作者: 青松月下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1-19 06:58:00
状态: 完结
字数: 3.29万字
阅读人数: 8.1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鉴宝+盗墓+寻宝+探险】前期可能慢热,会有很多关于鉴宝的情节,不喜者慎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身为古董贩子爷爷和关中的一伙盗墓贼前往陕北一座墓穴中,回来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因病去世了。爷爷临时之前让我到津门投奔一个叫大金牙的古董贩子,后来,像是有无数股神奇的力量在背后推着我,让我前往爷爷临死之前下的最后
【目录】
第1章 少时离家
第2章 钱响堂
第3章 寻宝
第4章 李响马
第5章 进京
第6章 变故
第7章 关中盗墓贼
第8章 陕北高原
第9章 进山下坑
第10章 石人守穴
第11章 下坑
第12章 蛇潮
第13章 裂缝
第14章 麒麟门
第15章 血蝠
第16章 不是主墓室
第17章 别有洞天
第18章 峡谷
第19章 人葬
...
第20章 石辟邪2024-11-19 06:58:00
【原文摘录】
相反,我爷爷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靠着家里也有些祖上传下来的古籍笔记,爷爷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双眼。靠着眼力在江湖上鉴宝如神,几乎从来不马眼,在河洛一代也算有些名气。
但我爷爷并不下墓倒斗发死人财,只是做一些很小的买卖,江湖上的行话叫包袱斋。
后来建国后,爷爷在河洛的汝南一带定居,开了间收些古董的小铺子,也算是半隐江湖了。
受我爷爷的影响,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翻看着家里爷爷收藏的一些古籍。有些是家里传下来的,有些是我爷爷收藏的。
受当时某些特殊时期的影响,我上完初中之后就没读书了,后来就一直跟着我爷爷看铺子,日子也算过的清净。
直到我十七岁那年,那天我正在院子里的老爷椅上躺着,手里捧着一本不知道谁编写的《汉代金银鉴赏》,外面却突然闯进了一群人,这群人全部农民装扮,大多看着面容普通。
一进屋,我就闻到了一股很浓的土腥味,不禁皱了皱眉头。
但看到众人进院,我也只能起身上前,微笑道:“这位爷,不知道是请货还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领头的一人打断:“宋老先生是不是在这?”
带着一股浓郁的关中口音。
我笑道:“我是他孙子,有货尽管拿,还请老板让晚辈掌掌眼。”
那为首的人笑道:“我可不是来请货的,我们是来请宋老先生跟我们走一趟的。”
我微微一愣开口:“爷爷他年岁已高,而且我爷爷从不下坑。”
顿了一下又说道:“老板您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我这话说的已经很明显了,直接挑明了他们的身份,本以为他们会知难而退,却没想到出了些意外。
我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慢慢的从后头的屋子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旱烟,吸了两口缓缓道:“既然是陈把头亲自请我来,想必是遇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坑,我这把老骨头便跟陈把头走上这么一遭又如何。”
我听见了爷爷说的话,连忙上前轻声道:“爷,您不是从来不下坑吗?而且…”
爷爷打断了我的话:“你个狗娃子,天天操你爷那么多心干啥子?我不在的时候记得看好铺子。”
我顿时噎住,因为我知道,一旦我爷爷说过的话,以他的性格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我还是奇怪爷爷为什么会破了规矩。
而对面那个陈把头对着爷爷拱了拱手道:“爷们儿门清儿,老爷子既然愿意出山,那这就算是我给老爷子的见门礼了。”
说罢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盒子,递给了我爷爷。
—— 引自章节:第1章 少时离家
我们两人在街上走了半天,也不知道去沈阳道坐几路公交车,在原地大眼瞪小眼了半天,后来还是问了一下一位当地老大哥后才知道。
那老哥一听我们要去沈阳道,便以为我们是打京城来的古董贩子。
那个年代京城的潘家园还不成气候,津门的沈阳道才是有真正好东西的地方。
津门人做买卖又实诚,卖货不看价格,只以数量赚钱。所以当时的京城古董贩子大多喜欢头天到津门沈阳道来进货。
进完货的当天半夜就拉到京城的老槐树下开始卖,买的人大多那个手电筒,问价也不说话,而是用手比划,久而久之京城凌晨的古玩市场也就传出来个鬼市的叫法。
行话里面说先有沈阳道后有潘家园,这话可一点的不假。
我和陈胖子两个人站在沈阳道的门口,看着里面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胖子穿了件军大衣,身上背着大包小包,自然引起了旁边人的目光。
我开口道:“胖子,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你会说普通话,你去找个津门老乡去问问认不认识一个叫钱响堂的人。”
陈胖子点头道:“我看中。”
随后背着两个包就开始在大街上问人。
本来以为会要问上很长时间,但没想到陈胖子问的第一个人就问对了。
“老板,我们是从河洛地区来投奔亲戚的,您知道这儿有一位叫钱响堂的爷吗?”
“你说钱老板?沈阳道谁不认识?走走走,既然你们是钱老板的亲戚,我亲自带你们去找他。”
就这样,我跟陈胖子两个人被津门老乡带着左拐右拐,最后在一处木式的小楼前停了下来。
“老板,谢谢,生意兴隆啊。”
我对着津门的老乡道了声谢,开始仔细的打量着这座小楼。
上面挂着个木牌子,但不知道原因上面却没有写字。门是虚掩着的,胖子见没动静便想进去喊人。
这时,屋子里却突然传出来一道声音:“姐姐,您这物件儿我是真的收不了啊,求求您别来烦我了行吗?”
一口地道的老津门话。
我敲了敲门,门里传来了声音:“谁啊?嘛事儿?”
我推门进去,屋内一男一女,正坐在一对太师椅上,手里拿着茶碗,像是在谈事情。
男的中年模样,眼睛上带着个算命先生戴的墨镜,身穿一身黑色长马褂,想来就是那位钱响堂了。
而女人身段苗条,但面容看上去年龄却是不小了,身穿一身旗袍,盘着个头,也就是地道的津门盘头大姨。
我进门拱手道:“打扰到钱老板了,小子是河洛人,先不打扰钱老板做生意。”
却没想到那钱满堂听到我的话后猛呛了一口茶水,眼上的眼镜都掉了下来:“你爷爷是宋老先生?”
—— 引自章节:第2章 钱响堂
起身洗了把脸,穿上外套,到附近的早点摊子上买了两碗地道的津门嘎巴菜,回到楼上把陈胖子给叫了起来。
“胖子,别睡了,起来吃饭,赶紧赶早集去。”
陈胖子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开口道:“阿辞,起这么早干啥,反正我们离的近。”
“第一次来,不得先探探这沈阳道的门路嘛。”
其实钱响堂做的生意很好理解,就是在沈阳道或者其他地方收一些好货,然后自己拉到京城去卖。他在京城那边也是有铺子的,所以经常的要两头跑。
昨天钱响堂给了我1000块的本金,让我和陈胖子今天在沈阳道看看有没有开门的物件,说不定能捡个漏。
我踢了胖子一脚,让他赶紧穿衣裳。
胖子跳下去用清水洗了把脸,精神了许多……,指着沈阳道的方向开口道:“让我们向着美好与明天,前进!”
我哭笑不得,进屋拿了个布袋背到了身上,看样子就像是外地的包袱斋来津门进货一样。
看看胖子的体格,对他说道:“我看货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吓到人家,还有,一定要低调一点,中不中?”
陈胖子拍拍胸脯:“同志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我带着胖子出了门,大概六点多的时候,外面正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冷的,我打了个寒颤,不由的把双手插进了袖口中。
带着胖子,我们俩走进了沈阳道,沈阳道里的铺子大多已经开门,街边也零零散散的摆着几个摊子。
那些铺子里的估计都是些大货,而我的目标就是这些路边的小摊子。
那个年代的沈阳道,其实匀荒货不多,大多都是有些年份的老物件,但大多路份儿不太好。价格也就没那么贵。
匀荒货就是指那些真假掺半,鱼目混珠的货,路份就是指这些文玩的“出身”,好路份的货可能出自官窑甚至皇家的东西,所以价格自然高。
敢出来摆摊的,大多都是些走街串巷的“铲地皮”和包袱斋,眼力是有些的,但也不多,所以肯定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我带着胖子走到了一处摊子上,摊子手里拿着旱烟,模样瞧着像个农民,看见我的装扮开口问道:“京城来勒?”
我给胖子使了个眼色,陈胖子立马明白,开口道:“老板,就是从京城来的,听说沈阳道的俏货多,便来瞅瞅。”
当时有许多的京城人来沈阳道,那老板听胖子说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点了点头开口道:“你们京城的大老板都喜欢“一枪打”,我告诉你,我这可不能让你们一锅端了,这里面可有好东西。”
—— 引自章节:第3章 寻宝
我拿起了纸条,上面写着:阿辞,我先去跟钱叔干活去了,桌子上有果子,你饿了就吃点。
我忽然想了起来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连忙穿上衣服,洗了把脸,嘴里叼着个果子就出门了。
我飞快的跑进了沈阳道大街上,找到了钱响堂的铺子,赶紧走了进去。
但发现门里面居然没人,我又把后院跟后屋都找了一遍,但还是没见一个人影。
正当我以为胖子跟钱响堂已经出发去京城的时候,他们两个却从门口走了进来。
看见两人,我松了一口气,走上前去:“抱歉啊钱叔,今天起的有点晚,睡过头了。”
钱满堂笑道:“么事么事,我也是刚起来没多久,要怪就怪昨天晚上的酒太好咯。”
我笑了笑,陈胖子对我们两个说道:“不是我说你们两个,就这么小的酒量还这么喜欢喝,昨天晚上要是没我陈红军同志,你们俩今儿还在大马路上睡着呢。”说完还伸出了根小拇指来嘲讽我们的酒量小。
钱响堂笑道:“红军说的对,下次啊,不能这么喝了。”
我看着陈胖子得意的表情,忍不住给了他一脚:“中中中,就你能喝。”
陈胖子侧身闪过,愤愤开口:“宋辞同志,你这是在破坏我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啊。”
我不再理会胖子,而是转头问向钱响堂:“钱叔,现在去京城还晚不晚?要不我们现在赶过去?”
钱响堂坐了下来,把玩着手中的佛珠串,缓缓开口:“我和那位爷定的时间是晚上,这个不用急,有的是时间。”
我松了口气:“那中,没晚就行。”
钱满堂笑着说:“反正时间长,今天下午有个在东三省“搬砖头”的大行商要来我这儿来卖几个东西,到时候有你坐庄,我也是放心啊。”
“搬砖头”是隐晦的叫法,搬就是倒腾,砖头就是古玩。一般是指那些利用信息差,渠道多来赚差价的人。
这些人一般都是全国跑,而且只买好货,通常都是眼力非常老辣的才能玩儿的开。
我点头道:“既然是个大行商,想来眼力也是非常狠辣的,买漏怕是不太可能啊。”
钱响堂看着我笑道:“阿辞,你还真是不适合做生意。我和他就是承个香火情嘛,买东西只是顺便的,关键是要我和他手里的门路才是最重要的。”
钱响堂属于是坐商,就是指自己有铺子的古玩贩子。而与之对应的就是行商。
我恍然大悟,点了点头:“钱叔,受教了。”
钱响堂轻轻点了点头。
下午差不多三四点点时候,一辆面包车停在了后院门口。
—— 引自章节:第4章 李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