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火如风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2-16 09:12:01
状态: 完结
字数: 8.07万字
阅读人数: 3.0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穿越大明,秦宇本想洒下科学的种子,却以妖言惑众罪名锒铛入狱,那只好不装了,给皇子授课!朱标:“什么,大明国祚不到三百年?孤马上就要病死了?”朱棣:“这海外居然有如此多富饶的土地,本王要去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姚广孝:“秦先生的屠龙术,小僧万万比不上!”可惜,朱屠夫手下的官狗都不当,秦羽还是决定跑路。
【目录】
第1章 在大明传播科学锒铛入狱?那就教授屠龙术!
第2章老朱偷听!皇子到来!大明三百年必亡!
第3章 一千万的宗亲!这样的大明不亡谁亡?
第4章皇子:算学真厉害,差点把咱们的子孙算没了!
第5章 姚广孝的震撼!妹子,咱是不是儿子生的太多了!
第6章 压轴宝物登场,竟是玉米棒子和地瓜藤?!
第7章 得罪宰相之子!秦先生,你闯大祸了!
第8章 众皇子亲王金令护秦宇!谁敢挡路,我就杀谁!
第9章 老朱的谋算,朱楝冒死进言
第10章秦大学士的智慧,远在韩国公与丞相之上!
第11章 古往今来史上第一勤奋皇帝!第二军事天才!
第12章 老朱:没想到真正懂我的人竟是你!
第13章当着他们的面说大明灭亡,这也太过分了吧!
第14章 让皇子们为之胆寒的屠龙术
第15章 年轻人就是这么单纯,好哄!
第16章 给咱盯死秦宇的一举一动,一切需求都可答应!
第17章 威胁强于大明能臣千倍!价值高出大明贤臣万倍!
第18章 侧妃成正妃,庶子成嫡子
第19章 物极必反!屠龙之人,终将成为新的恶龙!
...
第20章 姓马,名克思!他这是要屠祖龙啊!2024-12-16 09:12:01
【原文摘录】
国子监算学助教的身份,更是早已被革除。
辛苦编纂的的科学书籍,不知所踪。
嗯。
秦宇犹记得那几本书名,《几何原本》、《元素周期表》、《代数学》……
牢狱之外,夕阳余晖稍微有些刺眼,新鲜空气多么香甜,世上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的!
这科学知识,不教也罢!
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缓缓走上官道,正当此时——
“秦先生?”
一队气势不凡的年轻人,骑马经过。
乃是大明的几位王爷,其中燕王朱棣认出了秦宇。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人也勒马止步,纷纷侧目。
他们经常到国子监听讲,对秦宇印象深刻。
大地是个球形?
光线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火药燃烧,需要一种气体的支持……
尺规作图……
各种其妙的道理和实验,既有趣,又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各种日常现象。
曾经让各位皇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一个月前,秦宇就从国子监消失了。
“听国子监博士说,秦先生自认学识不精,找了一个地方苦心钻研……”
“怎么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众位王爷下马,好奇又惊讶。
秦宇自嘲的笑了笑,回头看看远处的牢狱。
可不是找了个好地方苦心钻研嘛!
自己还是太年轻!
“各位王爷,就此别过!”
“在下不再是国子监算学助教,也不再讲授那些科学知识。”
朱棣眉头一皱,“这是为何?”
“记得上回听讲,秦先生说火药燃烧,需要空气里的一种成分支持……本王可是惦记了整整一个月!”
“对呀,秦先生还说空气里有的气体轻而上浮,有的气体重而下沉……”
进入国子监的时间不长,秦宇渊博的知识,生动而有趣的讲课风格,严谨的治学精神,都得到了几位王爷的认同。
虽然他年纪不大,连博士都不是,几位王爷却发自内心的钦佩秦宇,称秦宇为先生。
“莫不是,秦先生被赶出了国子监?”
晋王朱棡眼珠子一转,结合秦宇披头散发的模样,察觉到了几份不对劲。
“若有难处,秦先生但说不妨,咱们兄弟几个向祭酒大人说情!”
“听三哥的!”
“三弟言之有理!”
“秦先生,请明言。”
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今年二十二岁,言行之间已经颇有威严。
以他们亲王之尊,留下一名助教,国子监祭酒不会不同意。
秦宇摇摇头。
他本是国内某985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季与宿舍的好兄弟一醉方休。
再睁开眼,秦宇已经来到了大明洪武十年,成为了国子监的一名助教。
—— 引自章节:第1章 在大明传播科学锒铛入狱?那就教授屠龙术!
秦宇自言自语,稍微活动了下筋骨,便沉沉睡去。
当天夜里。
秦宇小院的左邻右舍,连夜匆匆搬离。
只收拾了细软,其余家具器物等不方便懈怠的东西,都来不及带走。
原因无他,有人出了十倍的价钱,买走了他们的院子!
第二天一大早。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秦宇起床,在自己小院里跑了十圈,然后做起第十套广播体操。
知识武装头脑,锻炼武装身体!
这时,一辆马车悄悄停在了隔壁小院门口,从马车上走下来一位龙行虎步的老者。
“老爷,按您的吩咐,小的已经将秦宇小院周围全部买下,团团围住!”
“秦宇一切行动,都在监视之中!”
“嗯。”
老者淡淡的点了点头,扫视环绕周围的侍卫,“咱是应天城的黄老爷,你们都是黄家的下人,记住了。”
“是,老爷!”
侍卫躬身离退下。
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以乞丐之身,夺取天下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今日原本计划微服私访,扮成百姓在应天城附近走一走。
看看朝廷官员有没有糊弄他,黎民百姓能不能勉强填饱肚子,民间有没有冤情……
当了皇帝,朱元璋也没忘了自己小时候的苦日子。
但昨天下午,秦宇还在回家的路上,他口中的屠龙术就已经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作为一个慈爱的老父亲,朱元璋时刻关注着儿子们的成长。
在每个儿子身边,安插密探是理所当然的。
“屠龙术?”
“时代变了?”
“圣人之言,祖宗之法……”
看着密奏,朱元璋有了点兴趣。
出宫瞧瞧这秦宇有何高见,也不过半日时间。
就当微服私访,和村口的年轻小秀才聊聊天,唠嗑几句。
顺带的,朱元璋更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如何处理这件事。
秦宇隔壁的一个院子,有一座二层小楼,小楼上原本是储存杂物的,现在被清理出来,正好可以在里面,俯视秦宇院中的情形。
“眉清目秀,体格健壮,一位很精神的年轻人。”
这时朱元璋对秦宇的第一印象。
不过这小伙子做的动作?
“拳法不似拳法,腿法不像腿法,这哪门子的武术?”
“你们可曾识得?”
朱元璋行军打仗大半生,各路英雄豪杰都结交过,可谓见多识广,看了好一阵,却认不出秦宇动作之间的套路,便问自己的侍卫。
侍卫们纷纷摇头,表示从来没见过。
“罢了。”
朱元璋倒不在意,他大概能看出秦宇做的套路是有活动筋骨的作用。
大概是民间自创的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
—— 引自章节:第2章老朱偷听!皇子到来!大明三百年必亡!
这个房间正好和秦宇的堂屋背靠背,透过墙上的小孔,不仅可以看到堂屋内的情况,还能听见朱标和秦宇在屋里的说话声。
打算在暗中观察一切的老朱,听到秦宇的话,忍不住发怒。
脸色铁青,随时都有可能提刀冲过去,砍了秦宇的脑袋。
“殿下,稍安勿躁。”
“咱并非信口雌黄,更不是危言耸听,听我细细说来。”
秦宇却不急不忙。
只要太子朱标进了咱的院子,喝了咱的茶,就不愁屠龙术没人学。
“洪武皇帝开国,立国有十年了吧?”
“不错,今年是洪武十年。”
朱标的语气不怎么好,“当今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秦小先生何以说大明有亡国之祸,还断言大明三百年后必亡?”
“今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本宫断不会放过你!”
“算学!”
秦宇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据我所知,洪武皇帝立国十年,已经册封了九个王爷,想必今后亲王的数量会超过二十个?”
“父皇年富力强,儿孙满堂,册封二十多个亲王也不奇怪。”
朱标说道,现在他已经有十六个弟弟,包括夭折的,其中九个已经封王。
其余七个尚且年幼,和以后在出生的弟弟,将来也会一一封王。
“皇帝的兄弟和儿子,生来就是王爷。”
“天经地义,的确不奇怪。”
秦宇笑道,咱不光知道老朱封了二十五个王爷,还知道燕王朱棣以后会抢了朱允炆的皇位。
“按大明制度,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
“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锦四十疋,纻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
这些都是朱元璋封王时,昭告天下的。
“多吗?”
“不多!”
“圣上起兵反元,戎马半生,驱逐鞑虏,复华夏万里山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身为父亲,让儿孙们衣食无忧,乃人之常情。”
“就算二十多位王爷,加起来也不过百万石,实在不多!”
秦宇一番话,说道朱元璋心坎里了。
但接下来秦宇话锋一转!
“大明地大物博,供养亲王所需实在不值一提,殊不知压垮大明的,也正是亲王!”
“哦?”
朱标嘴角微微一扬,近年来倒是有人上书,说亲王供给太多,百姓不堪重负。
莫非秦宇也是同党,只不过故意哗众取宠,借此劝谏?
太子府,这类的上书也有一摞子了,朱标压根就没正眼瞧过。
“敢问殿下,作为皇室,儿孙多是福,还是儿孙少是福?”
“自然多子多福!”
—— 引自章节:第3章 一千万的宗亲!这样的大明不亡谁亡?
若不能使大明更加繁荣昌盛,将华夏国运推向更高的顶峰,自己何必冒着杀头的风险,抛出屠龙术这个大杀器?
“太子殿下不妨想一想,您将来要如何为大明解决供养皇室宗亲的问题?”
“咱?”
朱标还真想过这个问题,毕竟东宫太子府里,那一摞子进言亲王供给太多的奏疏不是假的。
但在朱标看来,哪怕父皇再给他多生几个弟弟,大明万里江山都有的是地方封。
离京就藩的弟弟们,还能镇守边疆,充当他的眼线,避免一些老将功劳太大,不能制衡。
但今天听秦宇用算学分析,朱标猛地惊觉。
是自己想的太简单!
“为减轻后世的压力,总不能让咱现在违背祖训,先亏待兄弟?”
“大哥,不能啊!”
几个王爷,一听这话,立马急了。
大哥朱标将来肯定要继承大业,他们这些王爷的生死荣辱,全都在于大哥朱标的一句话,一念之间。
“大哥,你是知道我的!”
“大哥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哪怕派我去南疆戍边,我都不眨一下眼,最多每年写几封信回京诉苦。”
“大哥,咱没什么志气,随便找个地方有几百户食邑就够了……”
“大哥,你要是嫌弃我了,就派我去带兵和蒙元拼命,战死沙场!”
秦王朱樉,晋王朱桂,燕王朱棣等人,纷纷表态。
个个忠心耿耿,情真意切。
这倒不是装的,朱标在皇子中极有威望。
这些王爷对大哥是一百个服气,没有任何二心。
“放心,这事儿咱做不出来,也不能做。”
朱标连连摇头,向弟弟们保证,“父皇定下的祖训,朱家子孙都不得违背。”
众位王爷这才松了一口气。
算学厉害!
差点把他们的王爷都给算没了。
“那么问题来了。”
秦宇笑问。
“皇室宗亲的供养不能削减,祖训又不能违背,众位殿下该何去何从?”
朱标沉默不语,一句话把他们都给问住了。
再多的奏折上书,再多的圣人之言,都比不上秦宇现在列出来的,明明白白的数据!
“不对呀……”
“史书上难道没有其他的王爷?”
老二朱樉嚷嚷道。
“历朝历代那么多亲王郡王,国家都是怎么供养的?”
“本王记得汉朝的王爷就挺多,刘备不就是中山靖王之后……”
“对!咱们参照历史,肯定有办法!”
关系到今后的处境,子孙的生死,皇子们脑子都转的飞快,纷纷出言。
“一千多年多过去了,改朝换代好几轮,也没见那个王朝有几千万的皇室宗亲?”
“秦先生……”
“汉朝刘姓宗亲多,刘备沦落到大街上卖草鞋了。”
—— 引自章节:第4章皇子:算学真厉害,差点把咱们的子孙算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