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新红上海棠免费阅读

涂抹新红上海棠完结版免费阅读

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12-27 13:56:04

状态: 连载

字数: 8.17万字

阅读人数: 8.4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古朴的青石街道上,公主仪驾行过,众人回避。赵清瑶稳坐在与王爷同级别的车驾上,看着外面纷纷避让的百姓,回想起刚才在宫中同母后的对话。“皇儿,当年让你下嫁忠勇侯府,也是为表彰老侯爷为国牺牲的功绩。”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

第9章2024-12-27 13:56:04

【原文摘录】

“既然现在已经查清,那方成羽是临阵逃脱,遇上流寇被杀的,我看这门婚事,你尽早和离也好。”

长秋宫华贵的宫室内,清瑶公主垂头沉默了良久。

从前,她敬佩老侯爷为护一方百姓平安,牺牲在战场上,尸骨无存。

也为此对忠勇侯府世子方序南生出过爱慕情愫。

待方序南三年孝期一过,公主下嫁忠勇侯府,十里红妆,万人空巷。

也算是京中的一段佳话。

可如今......

赵清瑶眼底的光闪了闪,她缓缓抬头,捏紧手中的绣帕,坚定道:

“母后,我同意和离。”

“只是要搬出侯府,还需要些时间整理东西。”

思绪回到现在。

赵清瑶定了定心神。

当年她嫁入侯府,父皇母后打开私库,几乎动用了一半的资产为她准备嫁妆。

嫁妆抬到忠勇侯府,堆金积玉,十几个账房理了半月才对好她的嫁妆单子。

既然要和离,这些东西,她必然要原数带走。

车驾缓缓停在忠勇侯府门前。

看门的小厮三两个聚在一起闲聊,却没人上前为公主放好下车的脚凳。

赵清瑶的贴身宫女夏书自小跟在她身边,最是贴心。

见公主被无视至此,她直接跳下车,指着小厮们训斥:

“呸!不长眼的东西,看不见主母回来了?还不赶紧来迎?”

不想这些小厮根本不怕夏书。

他们三人站成一排,中间的白了夏书一眼,阴阳怪气说:

“姑娘好大的脾气,这府里的正经主子都比不上你。”

“我们凑在一起是为候着柳儿姑娘吩咐的。”

“现在府里谁不知道,柳儿姑娘是老夫人的侄女,她的意思就是老夫人的意思。”

赵清瑶心底冷笑一声。

她那婆母郭氏不善经营。

老侯爷死了三年,侯府财产就见了底。

这些年府里一干人的吃穿用度,连发给下人的月钱花的都是她当年的嫁妆。

但这些人眼里没有她。

只认郭氏乡下来的侄女,郭柳儿。

“我们虽然也想来迎公主,可公主总不能不顾孝道,不听婆母的吧?”

听听,好一句不顾孝道。

自成婚至今,她堂堂公主之尊,在宫中还没侍奉过父皇母后,却时常要为郭氏侍疾。

郭氏每借口病一次,她便几夜睡不得一个好觉。

她事事亲力亲为,为郭氏擦身,倒秽物。

甚至亲自尝药,吃她吃过的剩饭。

因为她是丈夫方序南的母亲。

还因为她是为国捐躯的老侯爷的遗孀。

赵清瑶自小受过的教育,让她对家国百姓有着极其深重的爱。

身为公主,她可以随时为保百姓的平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为孝道,为忠义。

—— 引自章节:第1章

 

还不等夏书再出言训斥,郭柳儿便和方辞你追我赶,从府内跑出来。

年仅六岁的方辞,满脸都是笑意。

却在看见赵清瑶时瞬间收起了笑容。

赵清瑶下车,看着这个自己用心抚养了六年,却和郭柳儿更亲近的养子。

“辞儿,做什么去?”

“今天不是先生休沐,你此时怎么不在学堂?”

方辞把脸一皱,躲在郭柳儿身后。

六岁的孩童,还不太会隐藏心底厌恶的情绪。

郭柳儿毅然张开双臂护着方辞,仿佛她这个养母是随时会要了方辞小命的怪物。

还没开口说话,郭柳儿眼底先闪烁起泪光。

她仿佛怕极了,但又不肯退后,反倒显得她整个人不畏强权,倔强又可怜。

“公主,是我看今天天气很好,才约表哥和辞儿去郊外踏青的,不关孩子的事。”

“天气很好?”

赵清瑶反问:“前天赏花,昨天赴宴,今天踏青。郭柳儿,明天你准备带辞儿去做什么?”

郭柳儿一抖:“公主,这都是巧合,明天自然是让辞儿用功读书的。”

“呵,你昨天,也是这样和我说的。”

方序南慢悠悠出来,在看见赵清瑶和郭柳儿对峙时又赶紧加快脚步。

他几步跑到郭柳儿身边,紧张地问:

“怎么样?柳儿,你没事吧?”

郭柳儿流着泪,委屈巴巴地摇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还是方辞帮了个忙,抓着方序南的衣服,恨恨地指着赵清瑶。

“父亲,是她,她不许我们一起出去,还把柳儿姑姑吓哭了。”

赵清瑶不敢置信的看着方辞。

方序南不能生育。

这事只有他们夫妻两人自己知道。

为了照顾他身为男人的尊严,赵清瑶花重金让太医为其保密,只对外说是公主体弱难有子嗣。

方辞,是她亲手从贫民窟里抱回来的孩子。

她对他视如己出,尽心尽力抚养了六年,却不想,连他也站在郭柳儿那边。

赵清瑶自嘲地笑起来。

她本来还想和离后带着方辞离开忠勇侯府。

如今看来,这孩子倒是和方家更像一家人。

赵清瑶再没多说一句,看都没看三人一眼,直接带着夏书回了府。

当年为了祭奠老侯爷,赵清瑶自请将修建公主府的钱用以抚恤战场牺牲的将士。

因此,她大婚后,只修缮了侯府中的一座院子,取名‘爱莲苑’居住。

条件和她在宫中的殿宇没办法比,但好在有方还算清雅的莲池。

夏书找来当年的嫁妆单子,赵清瑶在莲池的凉亭上滑动算盘,开始理清这些年侯府的花销。

不知不觉,天色见晚。

院外的吵嚷声让赵清瑶分了神,墨滴落在白净的宣纸上。

她皱了皱眉,抬起发酸的脖子,问夏书:“谁在那吵嚷?”

—— 引自章节:第2章

 

夏书听了气得不行:“公主,她就会这样抹黑您。她是乡下来的,什么都不怕,您却要顾忌陛下和娘娘的声誉,忍气吞声,凭什么?”

忍气吞声?

赵清瑶倏尔一笑,淡声吩咐:“让她进来。”

小宫婢一脸不甘,但还是听话照做。

不一会儿的功夫,飞絮便跟着人进来,手里端着的托盘上放着道黑乎乎的小菜。

“公主殿下万安。”

飞絮端着东西简单行了个礼,脸上的不可一世和她主子一模一样。

“禀公主,我们姑娘为老夫人做了道家乡小菜,深得老夫人和驸马喜爱,想着也许公主会喜欢,便让奴婢送来给您尝个鲜。”

“我们家姑娘还说了,要是公主想学,她也可以教。只是驸马和老夫人都喜爱的菜,给旁人沾了手,只怕失了味道。”

赵清瑶抬眼一扫。

那是道素油蒸萝卜干,黑黢黢油腻腻的。

她开口:“的确是乡野人家爱吃的小菜,也只有在贫穷农家长大的柳儿姑娘才会。”

“本公主倒是不如柳儿姑娘手巧。”

“既然如此,那便能者多劳。”赵清瑶转头吩咐夏书,“等下你带人去依柳苑,将柳儿姑娘请去厨房帮衬。”

她故意把‘请’字加了个重音,随后说:“正好厨娘刘妈妈的儿媳要生产,本公主已经许她回乡探望了。”

飞絮脸色变了又变。

这分明是把他们姑娘看成侯府的下人,打她的脸。

“公主,我们姑娘......”

她话没说完,就听赵清瑶问:“你们姑娘不愿意为老夫人和驸马做饭?”

飞絮脸色更难看了。

说愿意,不是。

说不愿意,也不是。

等人离开。

夏书笑得缩了缩脖子,又重新站好:“公主,您这招可太好了,奴婢一定让人好好看着她做活,日夜劳作,把全府的饭菜都做完为止。”

三天后。

方序南闯进了爱莲苑。

夫妻一场,他一进门就指着赵清瑶的鼻子怒骂:

“赵清瑶!我真是看错你了,柳儿她究竟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她?你知不知道,今天,她都累得晕倒了。”

“晕倒?”

赵清瑶坐在茶桌前没动,素手捏着茶盏,提醒,“那就去看大夫啊,否则误了午饭的时间,驸马和老夫人是要挨饿的。”

既然她喜欢给这两人做饭,那就老老实实做个够吧。

“你!”

方序南更生气了,眉头蹙起,情绪激动,指着她的手都在发颤:

“你从前不是这样的,怎么变得如此不可理喻,难怪辞儿更亲近柳儿,而不亲近你。”

赵清瑶抬眼。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被人用手指着。

可方序南似乎是以为提起辞儿,便能伤害到她,于是略有些得意,继续说:

—— 引自章节:第3章

 

方序南脸色一变,似是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喊了一遍她的名字:

“赵清瑶?”

赵清瑶笑了笑:“驸马,你和本公主成婚多年,眼中就没有皇家和陛下了吧。”

“指着公主的鼻子辱骂,若我告回宫中,你猜会怎么样?”

方序南老老实实被罚跪在爱莲院前。

赵清瑶继续品茶,一旁的夏书还有些不安。

“这......公主,驸马他毕竟是您的夫君,若是闹成这样,日后您在侯府这日子可怎么好?”

日后?

赵清瑶摇头轻笑。

日后,忠勇侯府这个鬼地方,她再也不会踏足一步。

屋外很快下起了细雨。

小宫婢又来禀,说是老夫人胸口闷得难受,让公主去侍疾。

赵清瑶点了点头,吩咐:“那就把郭柳儿给郭氏送过去吧。”

既然郭氏这么满意郭柳儿,那就让她和自己的侄女好好一起养病。

小宫婢领命离开。

又过了半个时辰,夏书一脸喜色进来:“公主,郭柳儿还在依柳苑里装晕,被奴婢带着人,扯着两手两脚直接抬进老夫人的院子。”

“外面细雨一浇,她就挣扎着嗷嗷直叫,把敷在脸上装病的粉都浇融了,糊了一脸,一进老夫人的岁寿轩就把老夫人吓晕了。”

晕了好。

收拾两个,晕了一个,这三人也算安静一段时日。

之后的几天,赵清瑶让人把私产铺子上,凡是和侯府有关的人都换了下来。

库房也在日复一日的盘点中,找出了不少被驸马用市面上的次等货换走的上等器具布匹。

夏书将方序南请来的时候,赵清瑶的桌前已经摆满了清点出来被换货的名册。

赵清瑶手拿茶盏端正坐着,心底只觉得一阵悲凉。

这些年,整个忠勇侯府,明面上吃她喝她,暗地里还要偷她辱她。

证据在前,方序南没有否认的机会。

他眸光一动,上前两步,终于是拿出一些刚成婚时的温和:

“瑶瑶,我知道自己做错了。”

“只是,你相信我,那些钱,我拿去为辞儿在京郊囤了几千亩上好的田地。”

“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左右你的私产,未来都是辞儿的。”

“为夫这也是为我们两个的孩儿考虑。”

我们两个?

赵清瑶收敛不住心底厌恶的情绪,瞥过眼去。

他们刚刚成亲的时候,倒是有些浓情蜜意的。

方序南自从在宫中春日宴上见过了她,情诗和信件便不要命似的托人往后宫中送。

父皇母后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因为他实在做得太过,让父皇都不得不下旨斥责。

圣旨的大概意思是命他多读圣贤书,少些女儿家的小心思。

那之后的几天,方序南果然消停了。

到了第三天,赵清瑶又收到了一封信。

—— 引自章节:第4章

涂抹新红上海棠
★★★★★
佚名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