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岁岁昭夏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06-24 16:49:11
状态: 完结
字数: 10.31万字
阅读人数: 12.3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谢国公府的五姑娘一生坎坷,生母早逝,亲缘淡薄,糊里糊涂就被许了人家,婚后夫妻不睦,婆母不喜,最后更是可怜地落水而逝,结束了她这短暂又凄凉的一生!“好冷,好冷……”几声低吟过后,谢五姑娘慢慢发现自己回到了许婚的前一周。几番周旋无果后,一个风雨瑟瑟的下午,谢五姑娘去了一处地方,寻了一个人,递了一封信!
【目录】
第1章 最后的机会
第10章 似乎窥探到了真相
第11章 你在说谎
第12章 不可外传
第13章 您逃婚吧
第14章 他食言了
第15章 救命之恩
第16章 宫里来人
第17章 保命金牌还是催命符?
第18章 愿意,还是不愿?
第19章 殿下欣赏姑娘
第2章 要挟?交易?
第20章 殿下想见您
第3章 林医女
第4章 祖母
第5章 可有什么风声
第6章 念夕还没回来
第7章 他们想毁了她
第8章 彻查整个国公府
...
第9章 为何偏要是今晚2024-06-24 16:49:11
【原文摘录】
额头上已冒出不少薄汗,两侧的鬓发被汗水打湿,贴在了脸上。
侍女念夕听到声音匆匆赶来,一边拿着帕子给谢窈宁擦着脸上的汗,一边担忧地问道:“姑娘,又做噩梦了吗?这连着五六日了,再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说完,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向谢窈宁提议道:“姑娘,不如咱们挑个时间,去城外的元福寺上个香吧!往日老夫人身子不适,您去元福寺上香没几日,老夫人就慢慢好了起来。”
“这元福寺是灵的!”
谢窈宁没立即答应下来,直到等内心慢慢平静了,她才回道:“好。”
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今日便去!”
有的事,宜早不宜迟。
过几日便是……
想来现在那位应该已经在那里了!
稍加梳洗后,谢窈宁便带着念夕出了府。
……
去城外的路上,天色渐暗,慢慢下起了小雨。
雨水落到马车外檐,一下一下,如锤般敲在谢窈宁的心上。
这雨,像极了当初淹没了她的湖水一般,堵在心口,久久无法释怀。
前世她固守礼教,以《女戒》为言行参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唯恐不能达成书中要求。
未出阁前,她听过不少外人对自己的评价,多是端庄柔顺、谦逊知礼这些词。
彼时她还引以为傲,可直到成婚后被婆母、夫婿磋磨了数年后她方才醒悟。
什么知书达理,什么谦逊恭顺,不过是别人用来欺负她的“枷锁”罢了。
只可惜她醒的太晚、太迟了!
就在她准备去与那人说清楚、谈和离的路上,竟意外踩空,落了水。
可她记得,那个时间,那条路上是会有人经过的……
谢窈宁捂着胸口,呼出好几口浊气方才稳住心神。
她在暗自在心里安慰着自己:“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前尘已尽,现在她该想的,是如何改变那个即将到来的婚事!
她落水后再醒过时,正巧碰上她前世的婆母——将军夫人沈氏前来相看。
彼时,她故意穿着对方最不喜的衣裳,说着对方最讨厌的文绉绉的大道理。
当时,她也在不经意间看清了沈氏眉眼的嫌弃与讨厌。
可便是如此,第二日一早,她继母所生的妹妹谢眠宁却还是寻到了她院子里,夹枪带棒地“恭贺”了她许久。
她方才知晓,那将军夫人竟还是看中了她!
一次行不通,还有两次、三次……
可不知为何,即便她使了不少法子,那将军夫人竟还是不改最初打算,一根筋似的“抓”住她不松手。
距离前世媒人上门纳征还剩下不到三日,若让形势就这样继续发展下去,那她还是会陷入到前世那般境地。
她不愿意!
……
—— 引自章节:第1章 最后的机会
这一看,便发现她衣裳的膝盖处有些皱,看着很像是被人紧紧捏过一样。
对于这位堂姐,谢窈宁并不怎么熟悉。
同在国公府,身世相仿,按理说,应该是最为亲近的。
但谢宜宁性子冷淡,平素不爱与人交往。
谢窈宁也不是个主动的人,所以这么多年,除了……
谢窈宁瞪大了双眼,忽然想到了什么。
她与谢宜宁并不怎么熟悉,可前世,谢宜宁却时常出入林家。
说是前来探望她,可与她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不敌与她前世婆母沈氏待一起的时辰。
而且她若是没有记错,前世念夕曾告诉她要警惕谢宜宁。
念夕说她在去为沈氏送鸡汤时,意外听见沈氏与林承烨提起纳妾之事。
念夕当时听得并不真切,只听到了“宜宁”“委屈了”“时机不对”几个词。
当时她听念夕提起后并未太在意。
毕竟谢宜宁好说歹说也是国公府嫡出的四姑娘,给寻常人家当妾室是绝无可能的。
而且宜宁这个名字,也不是谢宜宁专属,若只是个同名的女子,她因此对谢宜宁心生芥蒂,倒显得她太过小气,不念及姐妹之情。
若一切都是真的,那“宜宁”指的就是谢宜宁,“委屈了”应当就是他们有心亦或者谢宜宁甘愿嫁给林承烨为妾。
而“时机不对”则可能是……要让她“退位让贤”!
她在林家虽不得林承烨和沈氏喜欢,但治家严谨、行事妥当,对待林府众人是赏罚分明,绝不会刻意为难。
不论是在林府,还是在京城,她的名声都算不错的。
而且林大将军也算看重她这个儿媳,她一嫁进林家,林大将军便勒令沈氏将中馈交付给她。
林承烨想要直接休妻,必定过不了林大将军那一关。
只要她活着,林大将军便绝无可能允许。
除非她……死了!
这一瞬间,谢窈宁觉得,自己似乎窥探到了真相。
毕竟那条路,那个湖,都不是什么偏僻之地。
她落水后呼救了那么久,愣是没有见到一个人过来,也没听到一个声音。
谢窈宁紧紧攥着双手,垂下双眸,隐藏了眼底的震惊与恨意。
这一切还只是猜测,现在她首要做的,还是把念夕给救出来。
等谢窈宁整理好了心情之后,她便见到对面的谢宜宁忽然站了起来。
她朝国公爷说道:“伯父,我忽然想起我有不少书还在院中放着,可否让我的侍女现在去将书收回房中。”
国公爷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听谢宜宁说完,随意地摆了摆手,算是应允。
—— 引自章节:第10章 似乎窥探到了真相
若心中无鬼,又怎会害怕?
就是不知念夕失踪是否与谢宜宁有关。
没多久,谢窈宁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贾护卫把那黑头套扯下,露出来的是一张中年男子的脸。
此人皮肤有些黢黑,脸上充斥着岁月的痕迹,其双眼看起来有些精明。
但在见到在场众人时,又很快收敛。露出一副茫然、憨厚的表情。
“禀国公爷、老夫人,此人名叫李仇,是我在厨房擒获的。当时搜查时,我让厨房的人都站出来,此人一直未出。后来搜寻到这人时,他正在水缸处偷偷摸摸。”
“我等靠近之后,他借口称自己没有听到,说他是国公府的老仆。”
“但当我让这李仇离开那水缸时,他支支吾吾的,就是不肯让出位置。我当时觉得不对,就让人将其绑了起来。”
“随后打开了那水缸,果真发现了异常。那水缸中躺着的,正是五姑娘的侍女念夕。当时念夕被绳索绑了起来,嘴也被封住。”
“后来我将念夕解救出来,将人弄醒后询问经过。她说她奉五姑娘命令去前院,但是在假山后被一个蒙面人打晕。念夕说其昏迷前,曾在那蒙面人手上看到了几处刀疤。”
“而这李仇手上,也正好存在着念夕所说的刀疤!”
贾护卫说完,便抓起李仇的手,露出了那几处刀疤痕迹。
“不对,不对,国公爷,老奴是被冤枉的。老奴当时只是去检查水缸中的水有没有打满,老奴才靠近水缸贾护卫就来了,老奴都没来得及打开水缸看,老奴冤枉啊!”
跪在地上的李仇被五花大绑着,无法求饶,只能用言语来为自己辩解。
“那你手上的刀疤又做什么解释?”贾护卫逼问。
李仇被问到了,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又解释道:“我是在厨房做事的,砍柴烧火,切菜备菜,都要接触斧头菜刀,被划伤是常有的事!”
“而且那念夕姑娘又不是指名道姓说是我把她给打晕了,贾护卫你仅仅凭借着她的一面之词就把我抓了过来,我真的是冤枉啊!”
李仇话说完,贾护卫也沉默了。
确实,念夕之前所描述的细节并未明确指向此人。
“胡闹!”国公爷拍了拍旁边的小桌,显然并不满意贾护卫此次的行为。
谢窈宁见状,连忙向国公爷和老夫人说道:“父亲,祖母,能否让我问问此人?”
国公爷听到谢窈宁话后,本想拒绝,但想到谢窈宁也是被刺客所刺伤,比在场的人都要知道那刺客的样子。
因而在与老夫人对过眼神后,点了头:“你且去问吧。”
谢窈宁起身,走到那男人前面。
—— 引自章节:第11章 你在说谎
刺客能够闯过国公府的重重包围,在绑架了念夕,刺伤了谢窈宁之后,还能躲藏那么久。
想来就是对国公府地形格外熟悉的。
李仇在国公府厨房做事多年,对国公府十分熟悉。且砍柴挑水运菜,都是一些力气活。再者厨房人员复杂,想要混进来并非难事。
因而他的确是最有嫌疑,也最符合这些特征的人。
谢国公吩咐完,又看向老夫人:“母亲,夜色已深,您早些休息。儿子晚点给各个院子都增派护卫,断不会再出现刚刚的事!”
既然谢国公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质疑。
等其余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昔微才端着一碗药出来,递给了谢窈宁。
“五姑娘,药好了,您快趁热喝了。”
谢窈宁接过,同昔微道谢:“方才辛苦昔微姐姐替我去拿药热药了。”
“姑娘哪里的话。”昔微摇头。
随后又想到了什么,与谢窈宁说道:“奴婢抓药回来时见到了念夕,我瞧她状态不对,便自作主张让她先回去,说姑娘这儿有我们伺候,不碍事的。”
谢窈宁点点头:“昔微姐姐考虑得当。”
“在说什么呢?”老夫人从屏风后走出来,语气松快了不少。
“祖母,没说什么。之前我手臂被划伤,大夫配了方子,当时药还没熬出来。等到了您这儿,我就让昔微姐姐去帮我端了过来。”谢窈宁解释道。
“府医离这儿倒是不远。”老夫人点头,算是大致了解了。
只不过,“昔微,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
昔微福了福身子,回禀道:“奴婢为五姑娘取药的时候,瞧见贾护卫在搜查,看了会情况后,这才耽误了。”
听昔微这么说,老夫人当即就发觉了不对。
昔微性子不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便是真的凑热闹也不会耽搁那么长时间!
老夫人本想问仔细些,但考虑谢窈宁还在此,便没有继续。
谢窈宁则是在喝了药后,稍坐了一会儿便同老夫人告辞。
等谢窈宁走出院子,老夫人才问昔微:“之前都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一五一十向我道来!”
“是,老夫人。”昔微仔细捋了捋之前的经过,然后就向老夫人回禀道:“之前五姑娘让奴婢去取药,奴婢在去的路上,瞧见了四姑娘的侍女桑儿。”
“四姑娘的院子在西边,但桑儿去的方向,却还是往东边走的。而且桑儿一路上左顾右盼,很是小心。”
—— 引自章节:第12章 不可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