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我真逆天了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20 10:01:28
状态: 完结
字数: 8.44万字
阅读人数: 15.0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历史权谋轻松系统爽文)东汉末年,战火纷飞,黄巾起义,宦官乱政,穿越并州刺史董卓,身怀金手指,我董仲颖立志挽大厦之将倾,再为大汉续命百年。
【目录】
第1章 天既生我董仲颖,兴复汉室在黎明!
第2章 这系统?不要也罢
第3章 收徐晃稳李傕,将进京。
第4章 厉兵秣马,进京救驾
第5章 京城大乱,何进之死。
第6章 进京前夕,李儒施计。
第7章 夜杀宦官,北芒救驾
第8章 入夜进京,张章来投
第9章 群臣接驾,难休争端。
第10章 借刀杀人,张章投袁。
第11章 怒赶贾诩,计谋得逞。
第12章 伏杀何苗,张辽来投
第13章 牛辅担惊,系统任务。
第14章 与诩详谈,谋划未来。
第15章 弹劾董卓,董将齐心!
第16章 张辽练兵,“仙赐铠甲”。
第17章 策反吕布,血洗丁府。
第18章 示威天子,谋除袁绍。
第19章 宴请群臣,夜诛袁绍。
...
第20章 袁家大怒,欲讨董卓。2025-02-20 10:01:28
【原文摘录】
他揉了揉眼睛,试图清醒过来。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叹不已——宏伟壮观的府邸、精美的建筑、华丽的装饰,一切都显得如此陌生而又震撼。
“我这是在哪儿?此地竟然如此宏伟壮观......难道......这是穿越了吗?”董卓喃喃自语道,努力回忆着之前发生的事情。
董卓坐在长椅上默默沉思,目光落在身旁伺候自己的侍女身上。他心想:"看这侍女对我毕恭毕敬的态度,想必原主的地位定然不低。
前世的我虽然生长在华夏的书香大省,但从出生起便卷入了无尽的竞争之中。每日拼命学习,最终却在高考前一夜猝死于家中,真是悲催至极!
然而,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老天既然给我关上了一扇窗,必定会为我开启另一扇门。"
想到这里,董卓心中暗喜,决定要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华贵生活。
他悠然自得地想着以后美好的日子,顺口又向旁边的侍女问道:"今夕何年?"
侍女恭敬地回答道:"回太守,今年乃是中平六年。"
董卓听到侍女的回话,心中不禁一惊。
因为他据他对历史的了解,知道中平六年些许事情。
“中平六年?这可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的年号啊!
想此时天下大乱,先是爆发了党锢之祸,后又黄巾起义,接着开始宦官得权,十常侍乱政。
董卓马上又要进京废立天子,汉室衰微,群雄讨伐,最后割据一方,从此东汉政权也即将灭亡,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可惜啊,可惜!曾经强大的汉朝政权终究还是走向了衰落。”
“而就在这一年,那个奸逆的董卓想必已经受到何进的邀请,进京铲除十常侍了吧。他也因此权倾朝野,引得天下群雄纷纷起兵讨伐。
“听那侍女所说,我竟是一方郡守。既然身为朝廷命官,又蒙受朝廷的恩泽。复兴汉室责任在我。”
想到此处董卓开始从长椅一跃而起,给伺候他的侍女们吓得一激灵,没人敢吭声。
只见此刻董卓大笑起来,拔出佩剑,剑刃对着空气喊道:“吾乃忠义之士,大汉当兴!”
此声音震颤四周空气,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让前来求见董卓的李儒不禁有些诧异。
“岳父今日是怎么了?竟然会说出如此话语?”李儒暗自思忖道。
只见董卓目光凝视着远处,那里有一人正迈着步伐缓缓走来。此人气质儒雅,但神色却略显阴森,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待到李儒来到董卓府上,他恭恭敬敬地对董卓行礼道:“小婿李儒,拜见太守大人。”
—— 引自章节:第1章 天既生我董仲颖,兴复汉室在黎明!
张济也附和道:“李将军言之有理。我们可暗中派人打探京师情况,再作打算。”
董卓看了看张济所说的李将军点了点头,心想他就是飞熊军统领李傕了。
而后他看向李儒,问道:“文优,你意下如何?”
李儒眼珠一转,献计道:“主公,我们可假意答应何进的请求,率部进京。待时机成熟,再除去十常侍与何进,兴复大业便可徐徐图之。。”
董卓闻言大喜,拍案叫道:“好!就依文优之计行事!众将听令,即刻整顿军马,随我进京清君侧!”
“诺”
“此事既已定,诸位将领便好好准备。”
众将领听了董卓的吩咐,便准备厉兵秣马出征洛阳,而董卓便缓步前往自己府上。
“而今天下即将大乱,众将亦各怀心思,兴复汉室大业难成啊!”
“上天既然给我穿越到如今的董卓,虽将领各怀心思,但兵强马壮,大业可徐徐图之。”
就在董卓想着已经来到自己的府上,到达自己的府邸董卓便对身边侍卫说道:“前往李将军府上,让稚然来见我,我有事情与他一叙。”
侍卫接到董卓的命令,便前往李傕府上了,而董卓则不断回忆前世所知历史,他依稀记得,李傕麾下张扬部将有一名将徐晃。此人勇猛无比,是曹魏中的五子良将。
董卓坐在府邸中一处石桌前,不一会儿,李傕便来到了董卓的府邸。“拜见主公!不知主公找吾何事?”李傕恭敬地说道。
董卓站起身说道:“稚然啊,此次叫你前来,是有事要问你。”董卓微微眯起眼睛,“我听闻你部下有一名猛将,名叫徐晃?”
“没错,主公。此人确实身手不凡,但至于猛将之名,此人应稍逊一些。”李傕点头道。
“嗯......无妨,我欲见见此人,你明日将他带来。”董卓语气平静地说道。
“诺。”李傕心中疑惑,但还是遵命离去。
董卓看着李傕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着。他深知徐晃乃是难得的人才,若能收为己用,必能如虎添翼。
“李傕此人虽然深感董卓恩惠,但也并非善类,必须小心应对。”
待到李傕走后,董卓也不由得想起前世穿越小说,不由感叹他们穿越不是拥有金手指,就是天道所护,那些主角要么终成大道,要么一统四海。
而他自己却穿越成臭名昭著的董卓,前世他对汉朝是多么心驰神往,终希望有一天一睹汉朝风貌。
如今却是要以厉兵秣马的方式前往那古都洛阳,也算是完成了前世一桩心事吧。
突然想着,只听见
“叮——叮——叮。”
—— 引自章节:第2章 这系统?不要也罢
他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激昂地回答道:“多谢主公厚爱!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然而,董卓看着邢道荣那副激动的模样,却是一脸无语。
他心中暗自嘀咕:“这家伙不会误会了吧?他不会以为我会让他这个武力感觉还不如自己的人当护卫吧。”
不过,董卓并没有点明,只是微微一笑,转身朝着后花园走去。
邢道荣紧跟其后,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董卓失望。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时刻保持着警惕,仿佛周围隐藏着无数的敌人。
而此时的董卓,却完全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安全问题上。他漫步在后花园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心情格外舒畅。
他偶尔回头看看邢道荣那紧张的样子,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但也懒得解释什么。
当董卓走到一石桥时,邢道荣看到长亭边的池塘有一草鱼跳出,心中大惊,连忙将主公护在身后。
“何人在此处,有我邢道荣在此,休想伤害主公分毫。”
董卓听到邢道荣的话很是无语,而邢道荣却是得意扬扬的,好像等待主公夸奖一样。
看了邢道荣的神情董卓怒斥道:“邢道荣!你别这么大惊小怪,区区一条草鱼罢了。”
邢道荣见董卓神色有些愠怒,便默不作声,心中却想道:“吾护主心切,主公怎会如此生气?定是主公在考验吾。”
最后,董卓找了个借口结束了这次同游。邢道荣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恭敬地送董卓离开了后花园。
他始终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任务,主公定然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董卓回府后又对系统进行千言万语,看着天色渐晚董卓便准备入睡。
可入京在即,此时的董卓当然是睡不着了,便命人将文和请来。
贾诩来到董卓房间后,行了一礼。董卓让其免礼,随后问道:“文和,依你所见,此次进京应当如何行事?”贾诩思忖片刻,答道:“主公,如今汉室衰微,群雄割据。我们此去京城,需先掌控朝政大权,再逐步铲除异己,方能成就大业。”
董卓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此外,我们还需留意各方势力的动向,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必要时,可以采取怀柔政策,收为己用。”贾诩接着说道。
董卓笑道:“文和所言极是。不过,此行吉凶难料,还需小心谨慎才是。”
贾诩拱手道:“主公放心,诩自当为主公尽心竭力。”
—— 引自章节:第3章 收徐晃稳李傕,将进京。
就在这时,郭汜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对董卓说道:“主公啊!当下咱们军队士气正旺,正是出兵的绝佳时机!若再拖延下去,恐怕会错失良机啊!”
董卓缓缓抬起头,看了一眼郭汜,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别急,咱们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欠缺一封关键的信件。”
众武将听闻董卓所言,皆是一脸疑惑。他们相互对视,心中暗自思忖:“主公所说的信件究竟是何物?”
“主公,你口中的信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董卓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说话之人身上。经过一番思索,他突然想起此人正是自己的亲信之一——牛辅,而且还是自己的女婿。
“牛将军稍安勿躁,这封信件今天应该就会送达。待它送到之后,诸位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缘由。”董卓镇定自若地回答道。
众人听后,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好再多问。
忽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进来,单膝跪地,双手将一封信高举过头,“报!董旻将军的信到了!”
董卓迅速起身,接过信封,迫不及待地拆开阅读。他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众人见状,心情也愈发紧张。
读完信后,董卓将其递给了身边的李傕,“你们都看看吧。”李傕等人传阅完毕,脸上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没想到何进竟然如此狠毒!”郭汜愤怒地说道。
“幸好我们提前得到了消息。”李傕庆幸地说。
董卓深吸一口气,“如今局势已然明了,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他转身走向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出发,挥师洛阳!”
此时大军浩浩荡荡从河东郡安邑县南下,董卓骑马翻过了中条山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不由感慨。
“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
李儒听到董卓如此描绘中条山,不禁对其赞叹道:“主公真是好雅致,如此文采斐然,远胜那些世家大族子弟。”
董卓听了李儒的夸奖,只是嘿嘿一笑,谦虚地说道:“不过是一时感触罢了,哪能比得上你们这些用脑子谋略的谋士啊!”说完,他还轻轻摇了摇头。
李儒听了董卓的话,眼神向远方瞥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他回应道:“主公过谦了,像这般生动贴切的词藻,我等谋士确实难以企及。”
然而,董卓心里却暗自想到:“哼,就凭你小子的文笔,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这可是后世郦道元所描绘的中条山景象。”
—— 引自章节:第4章 厉兵秣马,进京救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