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逆花生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25 12:53:28
状态: 完结
字数: 4.50万字
阅读人数: 5.5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秦过穿越大周王朝,成了武帝最不喜欢的皇子。 宫人在争宠,兄长在夺嫡,秦过却被贬出京,发配边关为国守疆。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朝堂掣肘,且看他如何逆风翻盘。 昔年匹马贬出京,今朝铁骑绕龙城! 秦过:父皇,儿臣回来看您了,快开城门啊。 太子:愚兄无才无德,这太子之位早就想让给贤弟了。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2-25 12:53:28
【原文摘录】
“还真是咱们殿下能做出来的事。殿下至今昏迷不醒,不会是被踢坏了脑子吧?”
“嘻嘻,就咱殿下那脑子,还用驴踢么?”
......
皇宫一角,九皇子居处,两个侍女叽叽咕咕议论不停,全都被躺在床上的秦过听进耳里。
他早已醒来,只是身体如鬼压床一般动弹不得。
但这具身体里的不再是大周朝九皇子秦过,而是穿越者秦过。
此刻,原主的记忆正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袋。
他正身处的是一个国号为【周】的帝国,当今陛下年号为【宣武】,时间是宣武十八年。
原主便是武帝的第九个儿子。
不过,武帝却有点对不起他的年号,虽然占据中原之地,拥兵百万,但在和周边国家的战争中连吃败仗,十分憋屈。
不过这一切和原主都没什么关系,因为他是武帝最不喜欢的皇子,那把椅子轮也轮不到他。
因为他是武帝酒后乱幸,跟宫女生下的孩子。
更不幸的是,原主的母亲在生他时难产去世,而原主似乎也因此损伤了大脑,生下来就有轻微的智力障碍。
俗称傻子。
武帝将此视为自己的耻辱,故而给他起名秦过。
爹不疼没娘爱,秦过由宫女抚养长大,唯一的爱好就是去上林苑和那些动物玩耍。
但是今天一早他去上林苑时,却意外撞见太子和镇北大将军正在一起密谋。
武帝虽然打仗很菜,但对军权极其敏感,最忌讳皇子勾结边疆重臣,原主再傻也知道自己看到了不该看的事。
他当时就想离开,一转身却撞上了太子府那位骑驴长史,慌乱之下碰到驴屁股,然后就被尥了蹶子。
这就是秦过穿越的全过程。
【权利欲超强的父皇,勾结重臣的太子,窝囊废本尊......这是什么爽文开局啊!】
秦过默默吐槽着,盘算自己该做什么。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怎么着也得坐一坐那把椅子,不然不是白来了么?
但自己开局太差,在朝中毫无根基,要想篡位——不对,要想替父皇分忧,唯有手握重兵,清君侧!
去边疆,搞兵权!
自己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的键盘强者,各种军事理论经典战例战略游戏信手拈来,还有九年义务化学物理双学位,怎么着也比混吃等死强吧?
不过,武帝把兵权看的比命 根子还重,自己又不受待见,要怎样才能搞到兵权呢?
就在他头疼之时,屋外忽然传来一阵吵嚷之声。
“王长史,殿下至今昏迷未醒,不便探望,还是请回吧。”
“哼,你个贱婢也敢拦我?我奉太子之命前来探病,难道你敢违抗太子的令旨吗?”
—— 引自章节:第1章
所有人都选择性遗忘了这位皇子,直到今天他直入皇城,跪在了巍峨的观文殿前。
这里不仅是皇宫的藏书楼,也是武帝批阅奏章的地方。
武帝勤政,一年中多半时间都泡在这里,但秦过却是第一次来。
“哎呦,九殿下,陛下正在里面和刑大人商谈国事,一时半会儿怕是没空见您,您还是先回去吧。”
说话的是武帝身边的总管太监李德忠,而他口中的刑大人则是镇抚司的司正,说白了就是特务头子。
武帝的治国水平暂且不论,他的疑心病绝对是大周历代皇帝头一份,镇抚司就是他监察天下的利器。
“公公放心,也不必为我通传,我不敢打扰父皇的大事。”
秦过义正言辞说道:“只是我如今身犯重罪,若不惩治,何以服天下人?今天我就跪在这里等待父皇发落!”
他就是来搞事的,当然不可能回去,不然谁知道父皇哪天能想起他来?
说不定等太子把他灭口之后,到头七武帝都想不起来自己还有他这个儿子!
李德忠叫苦不迭,他也知道武帝不待见九皇子,但君臣有别,他又不能真的轰人。
正纠结间,却见观文殿外又走来一群人,为首者身穿黄袍,面白微须,正是当今太子!
在他身后的随从抬着一张门板,躺着上面不停叫唤的正是太子府长史王放。
看到这一行人,秦过眼中精 光一闪。
总算来了,你们不来这戏我一个人可唱不下去。
不待对方走到身前,秦过便主动起身迎了上去,恭恭敬敬行礼说道:“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眼中闪过寒芒,旋即堆起笑意,扶住秦过说道:“诶,九弟快快请起,这里没有外人,咱们兄弟间就不必多礼了。”
“那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秦过本来也不想拜他,太子一扶就顺势站了起来。
太子嗔怪道:“又见外了不是,你我是亲兄弟,难道不能叫我一声大哥吗?”
秦过闻言,咧嘴一笑,干干脆脆地叫了一声“大哥”。
太子这才转嗔为喜,支开李德忠,拉着秦过聊起天来,一时间还真有点兄友弟恭的意思。
“九弟啊,今天这事都是误会,我派王长史到你那儿去真是担心你的伤,没别的意思。”
太子情真意切地说道:“说来说去,都怪王长史那头破驴瞎叫唤,惊扰了九弟。你放心,今天晚上我把那叫驴拉到你府上宰了,给你补补身子。”
【呵呵,驴叫唤就被宰,那我把你的事说出去是不是也要灭口?】
—— 引自章节:第2章
听到秦过自称有罪,不配封王,武帝也来了兴致,自己这个傻儿子还真有点意思。
武帝:“你有何罪?”
“儿臣殴打了太子府长史王放。”
秦过说完,叩首拜道:“依我大周律例,殴打朝廷命官当流放边关,发配充军。请父皇降罪!”
武帝闻言,脸上未露异色,斜眼看向了太子。
太子连忙上前说道:“父皇,此事儿臣已与九弟分说清楚,只是一个误会......”
虽然他不明白秦过为什么要主动提及此事,更恨不得把秦过宰了,但他还是不得不主动替秦过开脱。
万一武帝深究,挖出他和镇北大将军密会的事情就完了!
秦过却不领情,大义凛然说道:“太子殿下不必为臣弟遮掩!王放出言不逊,臣弟早就想揍他了!”
太子人都傻了,呆愣愣地看着秦过,那眼神好像在说:【王放确实对你不太尊重,但你也没必要揪着不放吧。发配充军对你有什么好处,怎么还上赶着求父皇治罪呢?】
武帝也有些意外,他发现自己竟也有点看不透这个儿子。问道:“王放如何出言不逊了?”
秦过高昂着头,义愤填膺说道:“王放说我大周诸将都是绣花枕头,说我边关将士全都不堪一击!”
此话一出,整个观文殿瞬间鸦雀无声,连窗间射入的阳光都渗着森森寒意。
武帝的脸上虽未露任何表情,但那略微抽 动的胡须显示他已在暴怒的边缘!
他帝号为武,在对外战争中却一直是输多赢少,王放哪里是在讥讽大周将士,分明是在讥讽他这个武帝!
太子的脸色更是精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秦过竟会说出这等话来。
污蔑!这时赤果果的污蔑!
这种犯忌讳的话,就算心里真这么想,王放也绝不可能说出来!
“父皇!”太子急急开口就想要分辨。
“住口!”武帝一挥大袖打断太子,指向秦过,“当时的情形,你给我一五一十地全都说来。”
“是,父皇。”
秦过躬身领命,再抬头时脸上已经写满悲愤。
“北胡连年入侵,杀我百姓,占我国土,儿臣以前虽有痴症,但也知边关将士的辛苦,父皇更是为此夜不能寐,儿臣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所以儿臣无事时便会去上林苑练习马术,想着有朝一日能为国杀贼,替父皇分忧。”
他这话倒不算完全扒瞎,原主喜爱动物,常去上林苑游玩,自然免不了骑马,甚至对马术颇为精通。
“昨天上午,儿臣在上林苑遇到了王长史,便向他请教如今边关的战事如何了,谁知他却出言讥讽,说我边关将士只会像乌龟一样躲在壳子里。”
—— 引自章节:第3章
他是个非常称职的太子,但遗憾的是,他只是太子。
原主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从某一天开始,再也没见过这个哥哥。
也因为这段记忆,秦过认定自己绝不能留在京城,只有在偏远的边疆才能放手发展自己的势力!
“老九,你为何非要朕定你的罪,莫非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武帝一边朝秦过说着,一边有意无意地看向太子,差点把太子的魂都吓出来。
不过,秦过真没有把太子拉下马的打算,反正那把椅子也轮不到他。
“父皇,儿臣坚持向您请罪,是因为儿臣真的想从军!”
秦过知道武帝起了疑心,已经无法再蒙混过关,只好祭出最后的杀招。
“儿臣以前昏昏度日时,就梦想有朝一日能为国杀贼,替父皇分忧。如今痴症好了,更是理解了我大周如今的艰难处境,心中一腔热血怎么也静不下来。”
武帝的身子微微前倾,审视着自己这个儿子,想听听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见武帝不置可否,秦过继续说道:“我大周地处中原,北有胡虏,西有诸戎,南有百越,几乎年年都有大战,将士们在前线抛洒热血,后方百姓也负担沉重。”
“但这些都是必要的牺牲,是为了守护我大周江山啊!”
“可朝中许多大臣却不理解父皇您的苦心,那些御史更是叫嚣兵凶战危,处处阻拦您的旨意。”
“就是因为大臣们心气不齐,所以前线才会军心不稳,以致战事失利!”
“若我大周能上下一心,何愁天下不能一统?”
秦过的话说到了武帝的心坎里,他从没觉得那些败仗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而是朝臣没有同心,将士不能用命!
看到武帝频频点头,秦过再接再励道:“所以,儿臣请命亲赴前线。”
“父皇试想,您连自己的儿子都送上了战场,那些怯战的鼠辈还有什么脸面阻拦您?”
“若儿臣侥幸立下些许功劳,定能振奋我大周军心;就算战死沙场,也能激起将士和百姓们的同仇敌忾之心!”
听到这里,武帝眼中也不禁露出欣赏的神色,但他还是有一点不解:“你能这么想,朕很是欣慰。但刀剑无眼,你就不怕死么?”
“父皇!”秦过挺胸抬头,高声说道:“儿臣当然怕死,但人固有一死,若能死得其所,又有何惧?”
“男儿生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与其庸碌一生,儿臣宁愿血染沙场,死在为我大周冲锋陷阵的路上!”
武帝瞳孔巨震,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傻儿子能说出这等话来。
“男儿生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