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背后小说节选免费试读

雪山背后电子书

作者: 萧紫安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22 11:08:10

状态: 连载

字数: 5.37万字

阅读人数: 9.1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雪山背后》是一部描绘主人公在一夜之间经历新旧社会交替变化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牛满仓(牛大掌柜)及其儿子牛富田(大牛)的生活。牛满仓是一个精明的庄稼人和商人,青海解放前夕为了避免被当作地主枪毙,他将家产分给了佃户和穷苦人,这一行为导致了家庭的一系列变故。在经历了一系列意外事件和颠沛流离的苦难后,

【目录】

一 引子

二 适者生存 (1)

二 适者生存(2)

三 知恩图报 (1)

三 知恩图报 (2)

四 集体劳动 (1)

四集体劳动(2)

五 欺人太胜 (1)

五 欺人太胜 (2)

六 无理取闹 (1)

六 无理取闹(2)

七 改邪归正 (1)

七 改邪归正 (2)

八 背井离乡 (1)

八 背井离乡 (2)

九 颠沛流离 (1)

九 颠沛流离 (2)

九 颠沛流离 (3)

十 险象环生(1)

...

十 险象环生 (2)2025-03-22 11:08:10

【原文摘录】

那天我正在乡卫生院值班,来看病的患者很少,我在值班室里正沉迷于《射雕英雄传》不能自拔的时候,突然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五十多岁,满脸皱纹的男人冲进门来,他扑通一声跪到我面前,我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吓了一跳。

我从办公桌后面跳起来,还没等我走到他身边,他就哭着对我说:“求求你大夫,请你救救我爹,他快不行了,你赶快去救救他。”

我朝门外看了一眼,并不见病人的身影,边扶他起来,边问他:“你爹在哪里?咋不见人呢?”

这时他才结结巴巴地说:“大夫,我爹在家,请你到我家给他看看吧!”

我说:“今天是星期天,卫生院里就我一个医生值班,不能出诊。”

我话音刚落,他扑通一声又跪到地上说:“大夫,求你了,请你到我家去看看我爹,他快不行了,去晚了恐怕人就没了。”说着掩面抽泣起来,两个肩膀不停地抖动着,伤心欲绝的样子。

看他伤心成这样,我再次扶他起来问:“你爹得的什么病?家在哪里?”

他抹了一把眼泪说:“我是牛家庄的牛富田,你叫我大牛就行,人们都这么叫我。”

“大牛,你爹得的啥病?快说,我好准备需要带的药品。”我一边这样催他,一边往出诊箱里装必需品。

大牛听我这么一说,立刻止住了哭泣说道:“我爹心口疼了好几年,上个月去县医院检查,大夫说我爹得了胃癌,活不了多久。在医院住了七八天,借来的钱花光了,病不见好转,没办法,只好拉回家。回家将息了一段时间,我爹精神好多了,也能吃一些面糊糊,昨天家里来了亲戚,他一高兴多吃了一点,今天早晨起来就开始吐血,这会儿不知道他怎么样了,大夫,赶紧去救救我爹吧!”

我背了出诊箱,给药房值班的人交代一声,随他走出卫生院,门口有一辆小四轮拖拉机停着,驾驶舱里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身上裹着一件皮袄,发黄的羊毛翻在外面,土头土脸的样子像一只老朽的藏獒蹲在那里。看到我们出来,他从驾驶舱跳下来,打开车厢的后栏板让我坐上去,车厢里铺了厚厚一层麦草。

我犹豫一下坐上去,大牛也坐了上来,四轮拖拉机冒着黑烟,“突……突……突……”地沿着公路往西开。

走了一段路,拖拉机离开公路,驰入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路面很窄,拖拉机颠簸得很厉害,我和大牛两个人坐在车厢里,被颠得东倒西歪,肠子都快颠断了。

—— 引自章节:一 引子

 

我爹出门做买卖总是骑着枣骝马,身后拉着四五匹骡子,骡子背上驮着各种用来交换的物品,比如盐、茶叶、马蹄铁、铁锨、镐头等等,这些物品都是从别处买来,再运到更远的地方把它们卖掉,他每趟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每次回来都高兴得不得了,好像赚了很多钱,一进门就嚷嚷着要吃裤带面。

我娘的耳朵特好使,她老远就能听见我爹马脖子上“叮零当啷”的铃铛声,她一听见铃铛响,赶紧跑到厨房去做饭,不到一袋烟功夫,我爹准能到家门口。

我爹吃裤带面的时候有个毛病,碗里总要放一勺猪油,每顿还必须有菜,无论荤菜还是素菜,只要有菜就行。他吃裤带面的时候动静很大,“呼…啦…啦…”吸进一大口,再夹一筷子菜塞进去,“咵嚓…咵嚓…”嚼两下,“咕嘟”一声就咽下去,一大盘子裤带面,两三分钟就吃完了,就像风扫残云似的,害得我娘在旁边伺候不及,他吃完一盘,赶紧就得把第二盘递到面前。

我爹不光会做买卖,务劳庄稼也很在行。那时候我们家有二百多亩地,一半租给佃户种,一半自己种。家里有两个长工,常年住在外院,他们除了干地里的庄稼活,还要干饲养家畜,垫圈出粪,劈柴挑水,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农忙时家里还会雇一些短工,帮着送粪、烧灰、犁地、播种、锄草、收割、碾场等。

我爹不去做买卖的日子里,他天天头鸡一叫就起床,起床先要喝罐罐茶,喝完罐罐茶才去地里劳动,害得我娘每天都要比我爹先起床,为的就是我爹起床后就能喝上罐罐茶。

我爹干起活来不惜力。就说割田这事,他一个人带三把镰刀,一个人占两丈宽的一行,从地头这边往地那边割,三把镰刀全部割钝的时候,也就到了地边上,中间他从来不休息,逼得在我家做长工,打短工的人都跟他一样地干活,谁都不敢偷懒。

好在我爹为人大方,从来不克扣他们的工钱,如果是谁家有个紧急情况急需用钱,只要一张口,我爹都会给予资助,要是借钱的人一时半会儿还不上,他也不逼人家要。

租我家地的佃户有时庄稼欠收,租子交不上或者交不够,只要租地的人说出理由,我爹也不催。遇到灾年,佃户种的粮食不够吃,他不但免租,还会接济一些口粮。

这样一来,在我家做长工的人也好,打短工的人也罢,都愿意在我家干活。所以,那时候我家从来不缺干活的人。我爹常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行。” 话虽这么说,但我爹还是喜欢挣钱,喜欢置地。

—— 引自章节:二 适者生存 (1)

 

后来我学奸了,用我爹给我的零花钱买一些黑糖、茶叶送给班排长,班排长看我这么懂事,每次迟到只是拿鞭子装装样子,打得没先前那么狠了,这样一来,我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我们被拉到乐家湾已经三个月了。三个月来,除了训练体能之外,还学会了骑马、刺杀、射击、挖战壕、匍匐前进、翻越障碍等等,我的身体也硬棒起来。

有一天天还没亮,紧急集合的哨子“哔……哔……”地响起来,我穿好衣服,背上行军背包,拿起汉阳造跟着大家跑到操场上刚站好,三辆吉普车一溜烟开过来,到了队伍面前,“嘎吱”一声停下来,车门一开,从车上下来三个军官,为首的人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年轻军官,他被其他两名军官簇拥着走到队伍跟前,他身穿军绿色戎装,戴白手套,腰挎手枪,威风凛凛地站到队伍面前说:“眼下共军打到了西安城,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打到兰州,打到西宁来。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的老百姓不被共产共妻,我们要打到兰州、打到西安、打到延安去,直到把共军全部消灭干净为止。因此,我给你们一天时间做准备,明天天不亮,队伍就要向兰州开拔。”

当官的训完话之后,队伍就解散了。大家听说队伍要向兰州开拔,很多人回到宿舍就哭了,张佳福对我说:“福田哥,这回完了,听说共军骁勇善战,把日本兵都赶走了,这回去兰州,说不一定今后连我爹、我娘的面都见不上。”

我对他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吧!”

其实我心里也是怕极了,汉阳造的子弹打在靶子上,那么厚的木板都会被打个大窟窿,要是打在血肉之躯上,人当场就没了,听说共军用的全是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三八大盖,那枪更可怕,子弹打在人身上,入口小,出口大,肠肠肚肚都会被搅碎,想一想浑身就起鸡皮疙瘩。

那一天所有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吃晚饭的时候很多人打了饭放在面前,却忘了动筷子。睡觉的哨子响了,人们还坐在院子里不肯睡,天气热得要死,人们紧张得要死,班排长一遍又一遍地做思想工作,安慰大家,人们还是特别紧张,夜深了,大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唉声叹气的,啜泣抹眼泪的都有。

—— 引自章节:二 适者生存(2)

 

这时就听见有个女子高声喊:“爹,你们快来看,这个人醒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接着就听到一个嗓音浑厚的男人说:“醒了就好,给他喂点面糊糊,不要喂得太多,喂多了会要他命的。”

“爹,我知道了!”女子答应着,开始给我喂东西。

几口面糊糊吃下去,我逐渐恢复了元气,当我慢慢睁开眼睛时,一个身穿淡蓝色汗衫,头上扎着两条大辫子的姑娘坐在炕沿上,左手端着一个黑瓷碗,右手拿着小汤匙正在给我喂饭。

姑娘看见我睁开了眼睛,她连忙从炕沿上起来站到地上。她用羞涩的眼光看了我一眼问道:“你醒了?”

我感激地朝她点点头,又朝四周看了看,发现自己正在一个很阔气的大房子里躺着,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很陌生。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昨晚走在荒野里,正在饥渴难耐,举步维艰的时候,隐约听见了几声狗吠,以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朝左右看了看,不见张佳福的踪影。

我慢慢坐起来,眼泪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我竭力不让眼泪溢出眼眶,可眼泪还是流了下来,顺着面颊一直流到嘴里,我用舌头抿了抿,有一丝苦涩的味道。

站在身边的姑娘见我哭了,她赶忙问我:“哎!你为啥哭?”

我用手掌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问身边的姑娘:“你看见我的同伴了吗?他是不是死了?”

那姑娘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你的同伴比你好多了,是他把你背到我们家来的,要不是他,你早就饿死了。”

听了姑娘的话,我心里好受了一些,又问她:“姑娘!我的同伴现在在哪里?他不会丢下我先走了吧!”

那姑娘微笑一下说:“你一声一个姑娘的叫,多别扭啊!我们认识一下,我叫胡秀兰,你怎么称呼?”

我赶紧说:“姑娘!我叫牛富田,你喊我牛富田就成。”心里想,这是谁家的姑娘,咋这么大方呢!

她接着说:“牛大哥你放心!你的同伴正在隔壁房间里睡觉,他好得很。”

得知张佳福安然无恙,我心里踏实多了,我问胡秀兰:“姑娘!这是什么地方?”

胡秀兰说:“你现在好好歇着,待会儿我爹回来你问他,我让你叫我秀兰,你偏要叫姑娘,我不陪你了,你自己把面糊糊喝了。”她说完转身走了。

胡秀兰出去之后,我端起黑瓷碗三下五除二刚喝完碗里的面糊糊,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胡秀兰,胡秀兰手里多了一摞干净的衣服。

—— 引自章节:三 知恩图报 (1)

雪山背后
★★★
萧紫安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