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逍遥贵公子小说节选免费试读

大庆逍遥贵公子全集阅读

作者: 十三归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22 13:25:00

状态: 完结

字数: 8.21万字

阅读人数: 1.62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历史经济学教授李卓,穿越到大庆成为户部侍郎庶子,原本想搅动风云的他,却因太过出色差点命丧黄泉。后被主母送到自己娘家,欲用金银让李卓成为纨绔废物。李卓表示,这太合我心意了。从此,大庆多了一个出入勾栏,赏花钓鱼的纨绔公子。期间,李卓和他的钓友闲聊吹牛,废丁税,推宝钞,开海贸……某日,李卓震惊的发现,自己

【目录】

第1章 寄人篱下的庶子李卓

第2章 摊丁入亩

第3章 鱼小郎君名动上京

第4章 逼着李卓参加诗会

第5章 老庞的弟子

第6章 一条鞭法

第7章 李卓,字子锋

第8章 天香院遇李正

第9章 兄弟冲突,大庆四大豪族

第10章 这首诗便送给大哥了

第11章 徐孝同和知府临张家

第12章 震惊的林州知府,他竟是鱼小郎君?

第13章 我真不认识徐孝同啊

第14章 诗会盛况

第15章 诗会三题

第16章 李卓解题

第17章 佳作频出,白热化的诗会

第18章 诗会尾声,吃货小胖子

第19章 最后一首诗词来自鱼小郎君?

...

第20章 一诗一词十八响,大庆诗圣?2025-03-22 13:25:00

【原文摘录】

“阿福,加快些速度,再晚鱼都被老庞钓完了。”

“好的少爷,您坐稳了。”

被称之为阿福的汉子闻言,扬鞭加快了速度。

轿中少年唤作李卓,大庆户部侍郎李通的第六子,同时也是位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历史经济学教授。

十六年前,因工作劳累而猝死的李卓,成为李通小妾的腹中胎儿。

母亲因生李卓难产而死,自此一个偏房庶子,在李府成长。

李卓自小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一岁可说话,两岁便能认字,三岁读诵千字文,五岁便可成诗,天才之名冠绝上京。

直到八岁那年,李卓落入了水中,虽然幸得不死却是灵性全无,泯然于众。

十岁之时,李府主母张氏在经过李通同意后,将李卓送到了她娘家,也就是林州平阳张家。

自此已经六年,当初那半大孩子,已成为一翩翩少年郎。

那场落水,正是张氏差人所为,因为李卓的出色威胁到了她儿子的地位,李卓曾将此事和李通提了一嘴,却遭他一顿毒打。

怒斥他得了失心疯,污蔑张氏。

自此,李卓终于明白,在这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自己一个大族庶子若是太出色,母族又无势力的情况下,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彻底摆烂,选择潇洒肆意的过完一生。

在平阳的六年,李卓的日子过的很滋润,虽然时常会受到张府那些公子小姐嘲讽,但他们也不敢过分。

毕竟,怎么说李卓也是李通之子,不仅如此,为了让李卓变成一个纨绔子弟,张府在银钱方面更是给的很足。

李卓也如他们所愿,自此废学,十一二岁便出入勾栏之所,纵情山水彻底放飞自我。

他口中的老庞,是个年逾古稀的老头,唤作庞振,二人是三年前通过钓鱼认识的。

人是群居生物,尤其对李卓而言。

在大庆,能找到一个与他正常交流,且不用担心秘密被发现之人,简直难如登天!

老庞学识渊博,见识极广。

更重要的是,许是上了岁数,对于自己一些“离经叛道”之言,他也可接受,故此日子一久。

二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至交,从国家大事到诗词歌赋,无一不谈,老庞也成了,唯一知道李卓真实才华之人。

平阳城外二十里外有座小龙山,山中有个池塘唤作望月潭,正是李卓钓鱼之所,庞振就住在山中,有时李卓也会在他那留宿。

马车来到山下,李福很熟练的将渔具抱起,和李卓一同往望月潭走去。

他是李府派来专门照料李卓的仆人,李卓母亲昔日为丫鬟时,二人曾以兄妹相称,故而他对李卓也是极好,说视如己出也不为过。

—— 引自章节:第1章 寄人篱下的庶子李卓

 

但是张三夫妇生了孩子,年满十六之后,那么此后家里就要交三分税银,再生一个便是四份,以此类推……

可问题是,张三家的田亩不变,长此以往怎能承受的住?

一些当地豪绅,官僚这些特权阶级,他们的田亩是不需要交税的,于是张三家为了活下去。

只能被迫将家田,以先卖后租的方式,挂在这些豪绅名下,以此来免交税银,自此成为佃农。

每年收成这些豪绅要抽去很多,剩下的那些能保持温饱已是不错。

对许多农民而言,这是活着的唯一出路,要是不这么做,到时税银交不上来,下场便是人田两空。

故而,封建王朝存在时间越长,这种现状也越严重,到最后豪绅官僚连陌千亩良田,而大量农民只能沦为佃农。

遇到个天灾什么的,加上贪官污吏层层盘剥,更是民不聊生完全活不下去,只有造反这一条路。

李卓闻言笑了笑,而后有些兴奋的看向庞振,每次说到自己专业对口的事,他都会如此。

似乎找到自己曾经给那些硕士生上课的激情。

“老庞,这种做法太过片面,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自然是镜花水月,其实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

不管是如今的大庆,还是以往的朝代,都是在人上面想办法,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田。

田地它是一成不变的,农民之所以活不下去,在于结婚生子后,家庭人数在增加,可每份税银不变,这简直和强盗无异。

总结来说,这叫人头税,或者是丁税,所以想解决这一问题,便是将按人收取改成按田收取,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我称之为“摊丁入亩”。”

这一政策,是雍正在康熙定下的“新增人丁,永不加赋”上改良而来,雍正七年正式推行。

虽然它也有弊端,但放在封建王朝中,已经是能解决此事的最好方法。

“摊丁入亩?李小子,你的意思是,按照田亩来收税?老夫还是不太明白。”

庞振隐隐约约间,似乎摸到了一些什么,但又十分朦胧,看不清楚。

李卓吃了块点心,继续和他解释。

“举个例子,就拿我们的林州来说,假如朝廷规定一年丁银为十万两,土地十万亩,那么这一亩地就按照一两收取。

你若是占了二十亩,那就要交二十两,便是田多者多税,田少者少税,无田者无税,和新增人口无关。”

听完,庞振直接呆在了原地,犹如醍醐灌顶!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眉头紧紧拧起。

李卓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

—— 引自章节:第2章 摊丁入亩

 

虽然李卓对此不感兴趣,但其他人可不是如此,凭借风玲珑的名气,以及玲珑诗会的受关注度,每次举办都会吸引大量青年才俊云集。

毕竟,在如今的大庆,对诗词的推崇可谓到了巅峰,若是谁能拔得头筹,定然可名扬天下。

如此一来,不管是今后考科举,还是任何方面,都是极有好处的。

一念及此,他回头看向李福。

“可说叫我回去何事了?”

对于自己这位大哥,李卓没有任何感情。

“没有,就说让您尽快回去。”

李卓放下酒杯,不满的吐槽一句。

“真是麻烦,他自去参加玲珑诗会就是了,要我这纨绔子弟回去作甚?”

说归说,该回还是要回的。

便起身对庞振拱了拱手。

“老庞,你也听到了,我得先回去一趟,明日若是有时间再来。”

说完就和李福离开了此地。

而李卓不知,他这边一走,庞振也迅速放下碗筷,走入房中拿起笔墨开始书写。

“景润亲启:

上回和你提到的土地兼并一事,老夫已寻得良策,曰“摊丁入亩”,内容如下……亦是来自李卓,此人之才,冠绝日月!”

书写完后,迅速将之装起,换来老仆庞德。

“速将此信送去上京。”

庞德接过信封,一句没有多问,马上离开。

庞振来到门口,负手看着外面,嘴角露出一抹莫名笑容。

“未曾想到,在此山野之间,竟是能遇如此大才,真乃一大幸事也……”

“啊切……”

坐在车轿里的李卓揉了揉鼻子。

“阿福,不用这么快,安全第一。”

一个多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张府门前,李卓抬头看了眼后,大步走了进去。

此刻的张家无比热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原因无他,李正回来了。

虽然对张家而言只是外戚,但他毕竟是当朝三品,户部侍郎之子。

张家一商贾之家,能有今日之辉煌,和张氏为李通正妻不无关系,这也是张贤平生最为骄傲之事。

当年李通尚是一穷书生时,是他慧眼如炬,料定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将爱女嫁于他。

李通果然不负所望,高中进士,此后又在他的财力相助下,成为了当今朝廷大员。

看着眼前风度翩翩的外孙,张贤抚须而笑。

“正儿,以你之才,此番玲珑诗会必可一举夺魁,此后青云直上不在话下。”

李正面冠如玉,十分俊朗,闻言谦虚一笑。

“外公,此番玲珑诗会才子云集,正儿可不敢如此说的,对了,那李卓何时回来?”

听到这名字,张贤笑容收了一些。

“这小子已经彻底废了,老夫刚差人去寻了,在小龙山钓鱼,应当快了吧,你为何偏要他去玲珑诗会?”

—— 引自章节:第3章 鱼小郎君名动上京

 

李卓赶忙拒绝,去看看热闹当个吃瓜群众可以,至于去参加?李卓可是没有一点兴趣的。

且脑海中冒出一个问题,李正这么做要干什么?莫非是张氏的意思?自己暴露了?

李正冷哼一声,面露不悦。

“此番诗会你必须去,届时才子云集,对你而言是个长见识的好机会。

昔日你年幼之时,也素有天才之名,如今看看,浑身上下哪还有一点锐气?为兄让你参加,也是为了你好。”

李卓紧皱着眉头,他可不相信这种鬼话,直觉告诉李卓,里面有问题。

张文也在此时插言说道。

“李卓,表哥所言极是,让你去参加玲珑诗会,又非让你去夺魁,只是叫你看看,这当今天下才子的风采,好让你能改邪归正,发奋读书!”

“就是,李卓,此乃一届盛会!明明十几岁的少年,整日却只知钓鱼出入勾栏,此番就让你好好看看何叫高雅。”

其余人也都纷纷开口。

李卓见此,心知是拒绝不了了,看着他们的神态表情,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吧,既是大哥一片好心,身为弟弟也不能辜负,但我有言在先。

我只是去参加而已,可写不出什么好的诗词,若是引起什么笑话,你们可别怪我。”

李正满意的一笑。

“这才是我李家儿郎,你之才学为兄心里清楚,放心,为兄不会怪你的。”

“你清楚你个棒槌,我只需要一分力,你们都是臭弟弟。”

李卓内心妈卖批,表面笑嘻嘻,一拱手,用一副慷慨赴死的表情言道。

“既如此,那我便豁出去了,陪大哥走上一遭便是。”

“卓儿,你是去参加诗会,不是上战场。”

张贤深感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觉的张淑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此不堪入目的废物,哪有半分像鱼小郎君?

若真是他,自己愿捧粪而食之。

此事说完,李卓便从大堂出来了,回到自己房间。

“这些人到底发哪门子疯?让我去参加诗会,难道是老庞?”

李卓思来想去,只有这种可能,他在庞振那念过不少诗词,但三年来一直都相安无事的。

如果是老庞泄露,为何偏偏要是现在?

正在李卓思绪翻滚,苦思事情缘由时,房门被人敲响。

“进来。”

“公子。”

是一位身穿翠裙,约莫十五六岁的青秀丫鬟,手中端着一个精美的瓷碗,小心翼翼的走来。

昨日天气突然转凉了些,加上淋了些雨,回来后李卓就感觉鼻子有些痒,要感冒的征兆。

所以让李福吩咐厨房,帮自己熬了一碗姜汤。

面前女子唤作环儿,一月前李卓从外面买回来的可怜丫头。

—— 引自章节:第4章 逼着李卓参加诗会

大庆逍遥贵公子
★★★★★
十三归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