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水小生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25 09:48:29
状态: 连载
字数: 7.72万字
阅读人数: 18.9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李承影意外穿越到土木堡,在乱军之中救下天子朱祁镇。本以为凭着救驾之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大明帝国看似坚不可摧,其实弊端重重,文官集权,土地兼并,党政不断,内忧外患,绝非一场战役可以消弭。既然这个世界容不下我,那就改变世界!官拜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看谁敢惹我
【目录】
第1章 风起土木堡
第2章 转战怀来城
第3章 你要逃吗?
第4章 守城
第5章 烽火夜
第6章 血染身
第7章 壮士归
第8章 万里狼烟
第9章 风雨欲来
第10章 围魏救赵
第11章 振人心
第12章 不抛弃,不放弃
第13章 诱敌深入
...
第14章 诱敌深入2第1章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2025-03-25 09:48:29
【原文摘录】
周围一片混乱,火光四起,战马嘶鸣,刀枪交错,鲜血飞溅。
我是谁?
这是哪里?
发生了什么?
就在李承影一脸茫然的时候,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出现了。
“樊统领,请注意你的身份,锦衣卫还轮不到你来调配!”
李承影脑子里嗡一声,一个陌生的记忆涌进来。
这里是土木堡,自己的身份是一名旗手卫力士,说白了就是扛旗的小兵。
说话之人约五旬年纪,面净无须,正是当朝第一权宦,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方才那名身材魁梧的将军,乃是正统皇帝身边的禁卫统领樊忠。
这场战役正在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当明军抵达土木堡之后,掘地三尺无水,军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瓦剌也先看准时机,派出使者与明军和谈,假意撤军,王振信以为真,命人到河畔取水,明军听到这个消息,争先恐后冲到河畔,阵型大乱。
就在此时,埋伏好的瓦剌大军突然杀出,直奔明军中枢大营!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伏击,如果明军的主帅是英国公张辅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理应很容易识破,可是,实际掌权之人却是王振,从出兵的那一刻起,今日的结局便已注定。
樊忠怒目而视:“你这狗贼,葬送我大明五十万将士,今日若饶你,天理难容!”
“反了,反了!”
王振脸色煞白,伸手指着樊忠,又惊又怒。
樊忠突然仰天长啸,然后说道:“奸佞误国,吾为天下诛此贼!”
说完之后,再不犹豫,抡起铜锤冲上去。
王振哪里料到对方来真的,想要躲闪,哪里还来得及,只得眼睁睁看着铜锤砸向面门,嘭的一声,脑浆迸裂!
樊忠满腹怨气终于爆发,一锤接一锤,将王振砸成肉泥。
李承影上前,拉住樊忠,劝道:“樊将军,人已经死了!”
樊忠眼中的疯狂渐渐平息,转身看着李承影,问道:“你是何人?”
“旗手卫,李承影。”
“是何官职?”
“没有官职!”
瓦剌人已经近在咫尺,明军大溃,负责保护皇帝的亲军也在四散逃去,樊忠顾不得许多,说道:“召集其余的禁卫,速去保护陛下!”
说完之后,拎着铜锤返回战场。
李承影心中无比纠结,土木堡一战,明军主力损失殆尽,皇帝朱祁镇被俘,四处叫门,屈辱至极,救他干啥?
有这功夫,还不如趁乱逃走,先把命保住,再做打算。
“你还愣着作甚?”
李承影陡然一惊,抬眼去看,只见樊忠抡锤砸翻一名瓦剌兵,冲着自己大吼。
然而,就在他分神之际,另一名瓦剌部从身后突然杀过来。
—— 引自章节:第1章 风起土木堡
前方突然传来一个苍迈而雄厚的声音,李承影心中一震,抬眼看去,只见一员须发花白的老将骑在马上,正在努力收拢残军,稳住阵脚。
此人正是大名第一勋贵,英国公张辅。
李承影大喜,匆匆拉着朱祁镇上前,喊道:“英国公,我们在这里!”
张辅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何人?”
李承影此时来不及解释,便说道:“卑下旗手卫李承影,请英国公速速收拢军队,寻一处临时阵地!”
张辅老脸一沉,心说你什么身份,竟然给我下命令?
正待发作之际,却看到李承影身后站着一人,虽然灰头土脸,但是一眼就认出,竟是大明天子朱祁镇。
“老臣见过陛下!”
张辅赶忙下马行礼,朱祁镇伸手托住他的胳膊,说道:“卿家忠心,朕已知晓,非常之时就不要讲这么多规矩了,按李承影说的做!”
“李……李承影?”
张辅心头一紧,这个李承影是何许人也?
如今这局面,皆是因为陛下轻信王振那狗贼导致,现在又冒出个李承影,感觉不像好人啊……
朱祁镇也来不及解释,便说道:“若非李卿拼死相救,朕已命丧瓦剌人屠刀之下!”
李承影心中暗道,你若被人一刀砍死倒也罢了,而真实的情况是被人俘虏,抓去叫门,这种耻辱简直能把老朱家祖坟气炸。
“臣遵旨!”
张辅脸色有所缓和,然后对着身边的亲兵传达命令。
打仗最讲士气,大军溃败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有人组织,周围溃散的士兵重新看到希望,立刻集结起来,很快就聚拢了两千多人。
张辅则拿出随身携带的舆图,来到朱祁镇面前。
“请陛下先行至怀来,老臣带人殿后!”
朱祁镇还没说话,李承影抢先问道:“此处距离怀来城还有多远?”
张辅面色不喜,却也只得回道:“大约二十里。”
李承影看着舆图,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能进城。”
张辅皱眉,问道:“为何?”
李承影指着舆图,说道:“土木堡距离怀来城区区不过二十里,也先既然敢在这里发起总攻,此去怀来的路上,必有伏兵!”
张辅闻言,心中暗暗赞许,他也考虑到这一点,只是现在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周围全都是荒山野岭,无论躲在哪里,瓦剌大军围上来,结局都一样。
“如果不进城,我们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瓦剌人的冲击。”
李承影想了想,说道:“这样吧,给我找一身铠甲,要颜色鲜亮,最好和陛下的黄金甲胄有几分相似。”
张辅问道:“你想做什么?”
“我去将伏兵引走,你带人护送陛下进城!”
—— 引自章节:第2章 转战怀来城
“城上的守军听着,若陛下有任何闪失,尔等便是谋逆之罪!”
李承影急不可耐,开始大喊大叫起来。
过了半晌,上面的人说道:“我是怀来卫指挥使王麟,如今敌我难分,我也没听说过禁卫统领有个叫李承影的,除了玉玺,你还有没有其他凭证?”
“陛下就在后方,你自己不会看吗?”
李承影本就是个旗手,哪里有什么凭证。
王麟想了想,说道:“让陛下过来!”
“你等着!”
李承影当即催马折返,将情况如实汇报。
只要怀来城还在,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大敌当前,城上守将谨慎些也是好的,至少说明怀来城防御工事做的不错。
张辅怒道:“康能那个狗东西是不是傻了,明知圣驾在此,还不前来迎驾?”
李承影摇头道:“不是康能,是个叫王麟的!”
“王麟?怀来卫指挥使王麟?康能去哪了?”
“不知道!”
朱祁镇说道:“王卿家是四朝老臣,对朕绝对忠心,传朕旨意,移驾怀来!”
张辅还是有些担心,说道:“王麟和老臣是旧相识,还是让老臣去看看吧!”
李承影急忙道:“来不及了,瓦剌追兵顷刻便至,不能再等了!”
张辅沉思片刻,说道:“既如此,你带人守在陛下身边,老夫来打头阵!”
怀来城头上,王麟焦急等候,看到前方再次出现一队人马,似乎有千人之多,赶忙下令放箭示警。
很快,对方一人一骑上前来,大声道:“城上可是王麟?”
王麟心头一喜,这个声音他莫非是……
“城下可是英国公?”
“正是老夫,圣驾在此,速开城门!”
王麟哪里还敢怠慢,立即下令开城门,并亲自出城相迎。
“臣怀来卫指挥使王麟,恭迎圣驾!”
朱祁镇骑在马上,说道:“卿家不必多礼,敌军随时可至,先进城!”
“遵旨!”
王麟头前带路,将皇帝朱祁镇迎至指挥使衙门,又吩咐手下紧闭城门,加强守卫,准备随时迎敌。
进城之后,朱祁镇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面前几位得力干将,唏嘘道:“今日遭逢大难,全赖诸卿忠心护驾,朕不甚欣慰,英国公!”
张辅应道:“臣在!”
朱祁镇说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仰仗卿家。”
张辅不假思索,说道:“瓦剌人寻不到皇上,定会追到怀来,臣建议,明日一早,派出全部骑兵护送陛下回京,只需一天时间,就可以撤回居庸关。”
居庸关坐拥天险,纵使瓦剌有千军万马,也无法再进一步。
朱祁镇又问道:“若朕将骑兵带走,瓦剌人攻打怀来,又该如何应对?”
—— 引自章节:第3章 你要逃吗?
“古人有云,哀兵必胜,想要打败瓦剌,就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只要陛下留在前线,三军用命,还怕了瓦剌不成?”
“你倒是说说看,究竟有什么良策?”
“瓦剌人不擅攻城,我们依靠怀来城的防御工事,耗也耗死他们,只需等到勤王兵马到来,必能反败为胜!”
张辅愣了一下,今晚实在是被打蒙了。
只想着逃命,却没有考虑过如何破敌。
李承影的建议看似冒险,细细想来,却也算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了。
朱祁镇更是激动不已。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地逃回去,就算侥幸活命,土木堡也将成为自己一生的误点,留下千古骂名。
如果能反败为胜,那就不一样了。
“李卿家,所言极是。”
“朕御驾亲征,经此惨败,愧对先皇先祖。”
“现如今,朕身边还有众位英勇将士。”
“只要万众一心,定可击溃强敌重铸光辉,我大明万事无疆。”
朱祁镇倒是兴奋起来。
他却不知大家心中仍有几分黯然畏惧。
他高兴只是因为可以洗刷如此耻辱的大败之名。
可现如今又有几人肯相信这个糊涂天子。
那个太监王振虽然死了。
可王振这些年来倒行逆施做出来的事情不也都是朱祁镇受益的吗?
这个年月对皇帝自然不能不敬,他的话只能听上三分。
此时的朱祁镇不如这个李承影,更让大家信任。
“李统领你且说说自己的计划,据守城池,大有可为。只是城中兵员极少,粮食短缺。”
“若被围住,短则三五日,多则七八日,勤王大军不来,我军也会自行崩溃。”
张辅说的道极有道理。
领兵作战可不只是儿戏,李承影则是早有计划,深谋远虑。
“英国公,您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知道如何守城,第一要务便是发动民众。”
“我们手中残兵不过万人,这城中却有着十万民众,从其中挑选形状之人补充兵员至少也能凑个万余人。”
“剩下的百姓虽然不直接参与作战,却可帮着防守,而城中也有水井民众家中也有存粮。”
“我军是防守作战,以逸待劳。再加上民众畏惧这些草原游牧怕被他们残忍而杀。”
“皇上又在此坐镇,自然民心向背,一望皆知。”
“当然,只有这点人马还是不够。”
“现如今我们收揽残兵,手底下也有数百骑兵,让他们皆作斥候。分散各处于山林旷野之中,寻找那些被打散的大明士兵民夫走卒。”
“他们大多在各处,只要见到我大明旗帜,便让他们直接到怀来城。”
“有了这些人在相处,冰原便不是问题。”
“这一夜马不停蹄,若是可以定可再收敛数万军民。”
张辅一听觉得这是个极好的计划。
—— 引自章节:第4章 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