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贝贝01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31 11:46:23
状态: 完结
字数: 8.39万字
阅读人数: 4.54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大明十四年,土木堡之战,大明战神被瓦剌活捉,大明二十万精锐全军覆灭。然而就在这种大明的危机存亡之际,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竟穿越到了朱祁钰的身体里。身后是野心勃勃的孙太后,身前是人心惶惶的文武百官。吾朱祁钰,誓要涤清大明,踏平清天下!还天下一个公道!还世人一个公平!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目录】
第1章 这个皇位,我不坐
第2章 夺权第一步,得位要正
第3章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第4章 吴娴妃
第5章 计谋
第6章 监国监到本宫头上了!
第7章 阻拦者,死!
第8章 喊冤
第9章 郕王英明!
第10章 暗流涌动
第11章 傀儡
第12章 调离
第13章 色诱
第14章 拉入大牢拷打!
第15章 自尽
第16章 暴君
第17章 对峙
第18章 心寒
第19章 春梅
...
第20章 图穷匕首2025-03-31 11:46:23
【原文摘录】
不过当朝皇帝都被抓去做俘虏了,这不就是天塌了吗?
太后孙若微坐在凤椅之上,旁边坐着年仅两岁的皇孙朱见深。
“平时你们一个个争的比谁都厉害,现在怎么不会说话了?”
“圣上还在的时候待对你们可都不薄,如今他处境如此危险,你们倒是出个主意,到底应该怎么办!”
满朝文武此刻都议论纷纷,在慌乱之中商量对策。
“启禀太后,陛下如今危在旦夕,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将他救出来才行,不如派人求和,去和瓦剌人谈谈条件?”
“对,求和,瓦剌要多少钱我们都给,实在不行就赔地!”
“微臣觉得想要救出陛下还需从长计议,可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如先让皇子殿下继位,请太后垂帘听政。”
“有道理,我等愿拥护皇子殿下继位。”
然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道身形挺拔,眉宇间透露着一丝坚毅男子走了出来。
“万万不可!”
“我大明自太祖皇帝起,便从未割地赔款,永乐皇帝五次御驾亲征,就是为了后世永不再受战乱之苦,捍卫大明江山,尔等竟敢轻易求和,简直就是大明的罪人!”
“而且瓦剌人就像草原上的饿狼,永远都喂不饱,求和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至于请太后把持朝政就更不用说了,主少国疑的道理你们不懂吗?历朝历代,幼帝继位的有谁落的个好下场?”
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于谦,此刻他目光犀利,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那些心怀不轨者彻底看穿。
朝堂之上虽然不少人都是朱祁镇和孙若微的心腹,可其中还是不乏有忠义之士,此刻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于谦的观点。
孙若微闻此脸色也有些难看,语气冰冷道:“于谦,你是兵部尚书,又曾跟随过先帝和永乐皇帝和瓦剌作战,那你说我们应该如何?”
于谦没有丝毫退让,环视众人一圈,一身浩然正气。
“眼下我们应该担心的是瓦剌人会挟持陛下一路南下,届时我大明定会再起战火,不出几日瓦剌的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到时候谁坐在龙椅上还重要吗?!”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确立一位新的皇帝,以站出来稳定局势,我的提议请郕王朱祁钰继承皇位,带领我等迎击瓦剌。”
于谦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群臣的赞同。
凤椅之上的孙若微脸色铁青,银牙都要咬碎了,她早就猜到了于谦的做法。
可即便此刻她再不愿意,也只能答应。
—— 引自章节:第1章 这个皇位,我不坐
“今日本王若是继承此皇位了,是乃篡位,既对不起先帝遗诏,亦无愧我大明的列祖列宗,是为不忠不孝!”
朱祁钰这一番铿锵有力的话顿时惊的满朝文武都接不上话。
珠帘后的孙太后也将双眼眯成一条线,若有所思的样子。
此刻连她都不知道朱祁钰是真不想当这个皇帝还是打了其他的算盘。
可殿下的于谦众人却急不可耐了,连忙开口道:“殿下,如今我大明国难当头,情况已经非比寻常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急需有人站出来啊!”
“就算是宣德皇帝在世,也不会错怪您的!”
朱祁钰却还是摇摇头道:“于尚书,此事不必再议了,本王心意已决,皇兄如今命在一线之间我若是继承了皇位,岂不是要被后人说成篡位?”
朱祁钰前些日子穿越过来,其实就一直在思考应对之策。
其实这皇位他当然想坐,可却不能现在就坐。
原因很简单,现在自己势单力薄,登基之后恐怕也会处处收阻,而且还会被扣上一个得位不正的帽子!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老皇帝临终前颁布的遗诏,而自己的皇位却是孙若微这个太后的懿旨所赐。
若是等到以后朱祁镇那个傻子回来了,到时候太后懿旨一下,还不是说废就把自己给废了。
得位要正!
别看这件事看起来只是个小事儿,不过朱祁玉清楚这在古人心中,非常重要。
朱棣为了大明操劳一生,可临终前的执念就是得到建文皇帝的原谅,而哪怕他有不世之功亦然有人说他是篡位逆贼。
想要彻底夺权的第一步,就是得位要正,不能落人口实。
此刻大殿之中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朱祁钰是什么意思。
不过其中几人却听出了朱祁钰的话外之音。
“殿下!”
开口的乃是吏部尚书王文,他已是古稀之年了,平时总是一副年事已高,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可实际上却是个活脱脱的老狐狸。
他知道如今必须在朱祁钰和太后孙若微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昔年,永乐皇帝五次出征攻打瓦剌,令太子洪熙皇帝监国。”
说着他直接对朱祁钰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声音恳切的开口道:“如今大明国难当头,老臣斗胆请殿下承祖宗之法,掌天子宝印,监国辅政!”
有人带头,此刻满朝文武都纷纷反应了过来,当即一个个跪了下来。
看见这一幕,朱祁钰的脸上这才扬起了一丝不经意的笑容。
不过他表面上却假装犹豫,转身看着珠帘后的太后孙若微,恭恭敬敬的问道:“母后,您以为如何?”
—— 引自章节:第2章 夺权第一步,得位要正
“那孽障,竟然敢在满朝文武面前违抗哀家懿旨,还如此大言不惭!”
“若是吾儿不归,那孽畜还不知道要如何羞辱我与皇孙,尔等食我儿俸禄,今日这能就容他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
孙若微说着又是怒火中烧,双眼也已通红。
如今儿子落在了瓦剌手中,她自然知道是凶多吉少。
而皇孙朱见深才两岁,根本无法担起大任,自然也无法继承大位。
如今之际,她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是今天在朝堂之上,朱祁钰所表现出来的城府,着实让她心惊。
“娘娘!”
王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开口道:“若您执意立陛下长子为君,则必主少国疑,如今外敌将至,切不可在此时做出如此贸然举动。”
“如今郕王监国,再怎么不恭,亦要尊称您一声母后,每日问安。”
“若是不然,依照祖宗之法,群臣定会请远在襄阳的襄王北上,代替陛下监国,且不说等襄王入京之际瓦剌都打到什么地方了。”
“若是真的让襄王如今,娘娘又该如何处之?”
“郕王虽有私心,但刚才在大殿之上的表现至少说说明了他并不贪图皇权,老臣还请娘娘以江山社稷为重,相忍为国。”
王文这一番话可谓是字字诛心。
以眼前的局势,就算不让郕王朱祁钰监国,满朝文武也不可能把朝政交到她手中。
若是她不支持朱祁钰,那结果就只有让襄王如今,要知道襄王之前已经监国两次了,而且他手里还有兵权,到时候又会是什么结果?
看着跪在面前的王文等人,孙太后又是气的一阵颤抖。
王文说的这些她又怎么会看不懂?
否则之前她也不会将皇位传给朱祁钰了,可如今看来朱祁钰的计谋和智慧远比她想象之中更为高明。
如果说他之前就顺理成章的坐上皇位,说不定还有臣子心生不满。
可如今这一番操作,不但得了权利,又得了人心,若是有朝一日想坐皇位了,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就算她看出来了朱祁钰的计谋又能怎么样?
自己还不是只能选择支持他。
她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
孙若微苦苦挣扎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嘴唇颤抖道:“罢了,罢了……你们都退下吧,去看看郕王有何退敌之策!”
“若是没有其他事,就不要打扰哀家了。”
“臣遵旨。”
看见孙太后松口了,一众大臣这才起身,纷纷赶去内阁。
当王文带着几人进入内阁的时候,朱祁钰正拿着手中的几面小旗帜,看着沙盘若有所思。
而他身边,于谦正在分析眼下局势。
—— 引自章节:第3章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他本以为主子监国之后,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却没想到第一天晚上竟然就熬到了天亮。
朱祁钰合上最后一本账册之后,这才抬头看着成敬有些疑惑道:“太后?”
孙若微会这么好心?
而且就算真的是她送来的,自己也不敢轻易食用。
“不,不是孙太后,是您的生母吴太后。”
听到这个名字,朱祁钰顿时反应了过来,脑海中也随即出现了母妃那慈祥的模样。
自从自己被立为郕王之后,和母妃见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然而这一切都是孙若微的阻扰。
孙若微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坐的稳,对自己和母妃一直是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吴娴妃为了不给自己招惹祸端,这些年也只能把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埋在心底。
还记得几年前,自己大病了一场。
吴娴妃心急如焚,为了出宫探望自己,不顾一切去求孙若微,跪地求情。
可任凭她在雨天里足足跪了一个晚上,孙若微还是闭门不见。
在之后的日子,她只能跪在佛像面前诚心实意的替自己的儿子祈福,原本乌黑亮丽的秀发一夜之间变的苍白,
他可以想象到昨天母妃得知自己担任监国之后,肯定就念子心切,想和自己见一面,可是又得知自己在忙于政务,所以不敢打扰。
想到这里,朱祁钰内心不禁涌起了一丝暖流。
如果说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还有谁会真心在乎他,那也只有吴娴妃了。
正在朱祁钰感慨之际,一个身穿飞鱼服的男子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臣,锦衣卫总指挥李要,参见殿下!”
“起来吧。”
朱祁钰挥挥手,示意成敬将桌子上的名单递过去,然后开口道:“按照上面的名单,全部抄家!”
李要接过来看了一眼之后,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他早就猜到郕王监国之后肯定会有大动作,可还是被朱祁钰的魄力所震惊了。
这封名单上面的可都是朝廷重臣,其中不乏军中的将领,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有孙太后身边的人。
“这……”
朱祁钰看出了对方的疑虑,开口道:“李指挥,既然如今是本王监国,那出了什么事儿,本王自会负责,你只管听命。”
有了这剂镇心药后,李要立刻拱手道:“遵旨,小人这就去办!”
“嗯。”
朱祁钰交代完之后,这才转头看向成敬道:“走,去念慈宫。”
“是,殿下。”
成敬闻此,心中大喜。
此刻的念慈宫。
吴娴妃头戴冠冕,端坐在主位之上,此刻她虽然看起来威严庄重,但紧握的双拳却已经彰显出来她内心的不平静了。
—— 引自章节:第4章 吴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