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皮瓜子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31 08:07:56
状态: 完结
字数: 3.10万字
阅读人数: 7.1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计划。2023年,西部计划实施第20周年。20年时间,50多万名大学生离开城市,奔赴西部,去往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周游,怀揣着对梦想和爱情的期待,不远千里,来到了西部小镇达坂城。一年的志愿者生涯,他见到了什么是地广人稀、什么是民族团结、什么是甘于奉
【目录】
第1章 达坂城
第2章 急性胃肠炎
第3章 年轻的书记
第4章 离家出走
第5章 叛逆少年
第6章 先天探店圣体
第7章 结对亲戚
第8章 乡愁
第9章 走马上任
第10章 面见领导
第11章 初来乍到
第12章 盐湖风光好
第13章 警示教育
第14章 铁饭碗
第15章 公文流转
第16章 值班
第17章 迷茫
第18章 探店初试水
第19章 分工协作
...
第20章 公文写作2025-03-31 08:07:56
【原文摘录】
对于车上的十几名刚刚大学毕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来说,这样的景象让人心神恍惚,更让人茫然无措。
周游坐在车上靠窗的位置,忍不住向前喊道:“陈主任,陈主任——”
闻声,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干部转过头来,问道:“哪位同学喊我?”
周游举起手来,问道:“陈主任,团委不是说我们分配的单位就在乌鲁木齐吗?怎么现在离市区越来越远,感觉都快进山了,是不是司机师傅走错路了啊?”
听到这话,其余十几名志愿者也都不再摆弄手机,眼中露出相同的困惑。
见状,中年干部很淡定,微笑道:“大家放松点,不要叫我陈主任,我全名叫陈启东,没比你们大几岁,你们叫我陈哥就行。”
“司机师傅没有走错,团委更没有说错,你们分配的单位就在乌鲁木齐,只不过,具体的工作地点是在达坂城区。”
“达坂城区?这地方不属于乌鲁木齐吗?”
志愿者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听说过这个略显拗口的地名。
陈启东解释道:“当然属于了,你们刚才上车的时候没注意吗?咱们车上挂着的可是新A牌照,正儿八经的首府地区。只不过达坂城区稍微有点特殊,距离市区大约有一百多公里,不远,真的不远。”
陈启东望了望窗外的景色,说道:“马上就到盐湖了,大概再开五十分钟,咱们就能到区政府了,是不是还挺快的?”
闻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问道:“陈主任,这么远的距离,那我们以后岂不是没法回市区了。”
“当然能回市区,就是得坐客车,每天有四到六趟,客运站那边也有拼团的黑车,去市区还是挺方便的。”
“啊,感觉白高兴了。”
坐在周游前面的男生长得白白净净,沮丧道:“我还以为自己运气挺好,被分到了乌鲁木齐市,条件没那么艰苦,没想到竟然是郊区,这也太不方便了。”
这话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虽然大家报名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之前,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眼下所处的环境还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落差。
眼见众人的士气不太高涨,陈启东想了想,拍手道:“我这里有个好消息,大家想不想听?”
周游将信将疑地问道:“什么好消息?”
陈启东笑着露出两排大白牙:“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达坂城区确实离市区比较远,可是地处偏远也有它的优势,很多打工人心心念念的人生终极追求在这里就可以实现。”
“什么啊?听着怪神秘的。”
“这里的上班时间是早上十点半到下午六点半,而且——中午还有两个小时的午休!”
—— 引自章节:第1章 达坂城
白衬衣快速从口袋里拿出手机,一边准备拨打急救电话,一边仔细观察徐振宇的状态,看他双手紧紧捂着肚子,蹲下来问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腹痛,恶心,还想不想吐?”
徐振宇点了点头,已经快要疼得说不出话。
见状,白衬衣收起手机说道:“看他的样子,大概率是急性胃肠炎,直接送医院吧。”
“不等救护车来吗?”
“恐怕我们到医院了救护车还没出门呢。来,搭把手。”
周游咬了咬牙,跟上白衬衣的动作,一起抬着徐振宇朝外走去。
万幸的是徐振宇身材偏瘦,两个人抬起来并没有多少压力,几步路的功夫就到了院子里的停车场。
两人合力将徐振宇放在一辆白色SUV后座上,白衬衣安排道:“我车里有矿泉水,你给他稍微喝点水。”
周游艰难地跟徐振宇挤在后排。
此时的白衬衣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慌张,有条不紊地把车子开出政府大院,同时也将电话打了出去:“马主任,你好,现在有个紧急情况,今天刚来了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有个男生好像是急性胃肠炎发作,这会儿疼得快受不了了。”
“我现在正带着人往医院去呢.......”
“好好好,谢谢马主任,我马上就到。”
周游看了眼徐振宇的情况,依旧是面色惨白,嘴里不断传来痛苦的呻吟。
白衬衣宽慰道:“别紧张,我刚才跟卫健委的马主任打过电话了,他已经在帮我们联系急诊了。”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周游就见不远处已经出现了“达坂城区人民医院”的牌子。
这下,周游算是明白白衬衣刚才为什么不愿意等救护车来了。
从两人开车离开政府大院,再到进了医院大门,总共还不到四分钟,就这点时间,恐怕还不够救护车里的急救人员做好准备。
白衬衣似乎看出了周游心中所想,笑道:“镇上就这么大,去哪儿都很方便。”
两人刚刚把车停稳在急诊门口,就见两名护士推着担架车飞奔而来。
一名看起来像是领导的中年妇女紧随其后,白衬衣见状马上迎了上去。
周游则被护士叫去,填写徐振宇的相关信息。
一番忙碌下来,徐振宇被挂上了点滴,整个人的状态稍微好转了一些。
周游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喘了口气,直到现在他的脑袋还有点懵懵的。
自己只是想去上个厕所,结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跑到医院来了,简直有种新兵刚入伍就去参加全军比武大会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他的手机还在区政府的会议室里。
没有手机的陪伴,在这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医院,着实有些不自在。
“他怎么样了?”
—— 引自章节:第2章 急性胃肠炎
别的暂且不论,单拿值班值守这项工作来说。
乡镇普遍人手不足,所以值班频率基本稳定在7-8天,如果遇上重要节点或者节假日,那就更频繁了。
到了团委,整个区委区政府的各个办公室加起来,足足有上百号人,值班频率也就变成了25-30天。
这对陈启东而言,已经是莫大的殊荣了。
毕竟他现在正是准备传宗接代的阶段,一个正常的作息抵得上无数保健品。
所以陈启东对这份工作格外地上心,生怕因为表现不好又回到乡镇。
结果好巧不巧,自己只是回办公室写点政务信息,一名志愿者就这么水灵灵地晕倒在了卫生间。
然后这名志愿者还好巧不巧,被现任团委书记的张文斌给送到了医院。
等到陈启东收到张文斌的消息时,区政府大楼里已经有不少人都听说了此事。
当分管人才建设的常委秘书来办公室向他询问具体情况时,陈启东只觉得自己的天都塌了。
此刻,陈启东气喘吁吁地站在张文斌面前,满心都在祈祷。
张文斌冲着他按了按手,淡定道:“别着急,你先坐下喘口气,多亏周游发现得够及时,再加上送来医院比较快,基本没什么问题,只需要安静休养就行了。”
陈启东这才敢放下心来,擦了擦汗:“呼,真是太好了,真是吓死人了。”
“其它的志愿者你都安排妥当了吗?”
“是的,按您电话里的要求,全都安排妥当了。所有志愿者我都亲自盯着让各自单位的分管领导领走了。”
“那就行,你坐下休息休息,我去给潘常委汇报一下。”
陈启东这才慢慢坐下来,望着旁边的周游,一把抓住他的手:“不愧是211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次多亏你了。”
“额......我不是211毕业的,我学校是双非。”
“哎,无所谓的嘛,事情干得漂亮就行。对了,你的手机我给你带过来了,你的背包我也帮你放到办公室了,你不用担心。”
周游接过陈启东递来的手机,有些木然地问道:“刚才我听你叫他,书记?他是什么领导吗?”
陈启东擦着汗说道:“是啊,我之前在会议室不是跟你们说过吗?团委的张书记要给你们讲话的,讲完话再让你们和自己服务的单位领导见面。结果因为这个突发事件,只能先让用人单位把人领回去了。”
周游皱着眉毛问道:“不是,他怎么可能会是团委书记呢?他才多大啊?”
陈启东嘿嘿笑了两下,问道:“张书记是不是跟你说,他跟你一样,都是志愿者?”
“是啊。”
—— 引自章节:第3章 年轻的书记
老马摘下身上的围裙,气得往地下一摔,骂道:“小混球,还真敢离家出走,一天天是学习不好好学,干活不好好干,尽想着给老子惹麻烦。”
“这次回来,非把他腿给打断。”
“老马,你先不要激动。”
张文斌急忙抓住老马的胳膊,安抚道:“家长和孩子之间最要紧的是沟通,你这样气冲冲地跑出去,就算能找到他,难道他不会再跑吗?”
“他敢!”
“老马,你听我的,你就踏踏实实待在店里做生意,我负责给你把孩子带回来,但是你必须得答应我,不能再打他了。”
老马黝黑的脸上满是愤怒,妻子过世之后,他把所有心思都花在这个儿子身上,就是希望他能给自己争口气,结果没考上高中就算了,天天也没有点正形,怎么能不让自己生气呢。
不过气归气,他也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把人找回来。
老马闷声道:“张书记,我听你的,只要你能把这混小子带回来,我肯定不揍他。”
张文斌笑道:“好,路上有什么情况,我再跟你联系。”
随后,张文斌跟旁边的罗站长握手道:“辛苦罗站长了,待会儿我自己过去就行了,你们先忙吧。”
罗站长赶忙抓住张文斌的手,笑道:“张书记客气了,我们也没做什么事,还得是您,临危不乱,指挥有方。”
一番交流之后,罗站长带着自己的队员离开了。
张文斌和周游重新回到车上,不过张文斌却没有着急出发,而是掏出手机先发了几个消息。
周游不禁问道:“张书记,不是去找人吗?”
张文斌边打字边解释:“是去找人,不过大海捞针肯定是行不通的,我们现在只知道马浩然坐上大巴了,还得知道大巴车的具体位置,我正在联系客运站方面的负责人,如果能知道是哪个司机开车,那么想找人就容易多了。”
周游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有些佩服。
扪心自问,如果是他遇到这种突发情况,肯定急得手忙脚乱,说不定这会儿就已经凭着刚才获得的那点线索去追大巴了。
不是说追大巴这种方式不行,而是这中间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相较之下,张文斌所说的方法是最为稳妥和高效的。
片刻之后,张文斌系上安全带:“客运站那边还没有回复,我们先往国道走,顺便买些吃的。”
“辛苦你了,今天刚来报道,还没休息就让你给我帮忙。”
“没关系,反正我现在也是闲人一个。”
十几分钟后,张文斌把车停到路边,说道:“今天中午就先对付对付,吃几个烤包子垫垫肚子。这家店的烤包子味道很好,生意也很好,通常到不了中午就全部卖完了。”
—— 引自章节:第4章 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