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淡心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03 06:41:29
状态: 连载
字数: 10.24万字
阅读人数: 19.8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沈若琳意外穿越成高门孤女,她手握药王谷长生秘法,是块任人宰割的肥肉。被逼无奈,只能以治病为条件求战神顾子川庇护。三皇子纠缠求娶,顾子川将人打出去,狗皇帝传召论道,顾子川自己顶上去。沈若琳要报灭门之仇,顾子川先杀红了眼。沈若琳后知后觉,她这大腿是不是抱得有点过了,刚想跑,就被顾子川一把圈住。“朕不想要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4-03 06:41:29
【原文摘录】
三皇子妃宋宝珠为人嚣张跋扈,领着一群府兵挡在门口。
“有人密报这喜轿不干净,里头藏了巫蛊之术,来人!把宋氏拉下来,搜身!”
喜轿哐当一声被逼落地。
沈若琳惊醒,茫然摘下红盖头。上一秒她刚结束完一台世界瞩目的针灸手术,坐直升飞机赶赴海外开会。
飞机遇见气流,几个旋转后,她眼前一黑,再睁眼就到了这里。
这是什么情况?
沈若琳挑起轿帘,悄咪向外看了一眼,亭台楼阁古香古色,百姓长衫短打粗布麻衣。
突然太阳穴一阵刺痛,不属于她的记忆汹涌而入。
原来她穿越成了沈家孤女。
沈家原本是世代清贵,祖父、父亲都是出身翰林院的阁老,但如今落魄,合族只剩下沈若琳一个孤女,任人拿捏。
沈若琳按着微痛的额角,尽量消化脑海中的记忆。
当年三皇子几次登门,亲自求娶沈家女,如今沈家败落,他便如此轻慢,拜高踩低,贬妻为妾,当真让人心寒。
皇子府侧门围满了看好戏的。
“成婚当日,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搜身,这还了得!”
“啧啧,这小女子往后肯定嫁不出去了!”
“何止嫁不出去,女子丢了清白,要是要浸猪笼的!”
“呦呵,沈家贵女、皇子侧妃扒光了给大家瞧,我等有眼福了!”
喜婆曾受过沈家恩惠,尽力阻拦,跪地磕头。
“皇子妃,老婆子以性命担保,喜轿上绝无赃物,求您给沈小姐留些体面!”
宋宝珠跋扈惯了,让人把喜婆拉开,几个轿夫也被控制住。
喜轿孤零零停着,任人宰割。
为首的府兵明显得了吩咐,神态猥琐,淫笑着挑开轿帘。明显想借着搜身彻底败坏新妇名节,让她没法进门。
宋宝珠得意旁观,只等沈家女羞愤自裁。
喜婆捏了把冷汗,屏息间只见那粗壮的府兵刚掀开帘子就嗷得一声尖叫,直愣愣向后仰倒。
一米八几的壮汉连还手余地都没有,就被沈若琳放倒。
宋宝珠脸上的笑僵住。
众人也都吓了一跳,尖叫着死人了,一哄而散。
一只纤纤素手挑开轿帘,沈若琳一身红妆缓步迈出。
今日出嫁,她妆容较往日秾丽不少,一双水眸一改怯怯,多了几分刚毅英气。
沈若琳神情冷淡,将指尖泛着寒光的银针藏入袖口,转眸看向宋宝珠:“现在还没死呢。”
顿了顿,又补充道:“一会儿就不一定了。”
宋宝珠梗了一瞬,印象中沈若琳向来怯懦自卑,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今日一见,却与传闻不同。她竟有这般好的身手,如此,便更不能让她进王府了!
—— 引自章节:第1章
“宋家如今鼎盛,三皇子肯定向着她。”
“沈家孤女这下惨了,惹恼当家主母,又不被夫君所喜。”
“这么一闹,她往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议论声入耳,沈若琳唇边挑起一抹冷笑。她一手医术出神入化,纵然不嫁又能如何?
见三皇子站在自己这边,宋宝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随即红了眼眶,开始茶言茶语。
“朗哥哥,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想要搜查一番,谁知沈家妹妹就喊打喊杀的,将人撂倒一地。”
“沈氏还未入门便如此不把我放在眼里,臣妾以后可没有活路了!”
宇文朗皱眉,轻抚着宋宝珠的后背柔声安慰,而后不耐烦地睨了沈若琳一眼。
“王妃不过管教你几句,怎可如此放肆?!竟敢当街谋害主母,还不跪下赔罪!”
沈若琳冷冷一笑,什么狗屁三皇子,心偏得没边,避重就轻,两三句话把过错全都推给她这个受害者。
今日是她恰好穿过来,换了原主,非被逼得羞愤自尽不可!
沈若琳脊背挺得越发笔直,朱唇微启,缓缓吐出两个字。
“不跪!”
原主性子软糯,任人捏圆揉扁,但她不是,她向来睚眦必报!
“你竟敢违逆我?!”
三皇子耍威风失败,垂眸怒视眼前女子。
印象里沈若琳对他总是含情脉脉,百依百顺,不然也不会在沈家鼎盛时答应他这个不受宠皇子的求婚。
可如今,她是疯魔了不成?
宇文朗额角青筋抖动,厉声呵斥:“不跪?连我的话都不听,你想怎么样?”
沈若琳定定看着宇文朗,一字一顿:“我要退婚,我不嫁了!”
话音落,全场一片寂静。
“这沈家女莫不是打击太大,疯了?”
“三皇子如今位高权重,她一个孤女竟然要退婚,简直是自找死路!”
宇文朗当街被自己的侧妃下了面子,气得脸色涨红。
“父皇赐下的婚约,你说不嫁就不嫁?”
宋宝珠乐得沈若琳被扫地出门,在一旁煽风点火:“朗哥哥沈氏肯定是在欲擒故纵,退了皇家的婚事,我看全城谁还敢娶她!”
宋家如今势大,要想惩治一个孤女,有的是办法。
众人怜惜地看向沈若琳,感慨,沈家女怕是要做一辈子的老姑婆了。
宇文朗咬牙,终究还是舍不下沈家夫人秘传的医术针法。
他本来只想磋磨一下沈若琳,不成想她会主动退婚。按理说,她爱他爱得如痴如狂,不该轻言退婚才是......
宇文朗眼眸一转,脸色稍缓,宝珠说的没错,她肯定是在欲擒故纵。
—— 引自章节:第2章
铁蹄之下,足以踩断一人筋骨。
沈若琳直愣愣冲过去,能保住小命算好。
偏有几个不长眼的府兵一时没反应过来,追在沈若琳身后,直接被守卫架刀扣住。
靖王车驾停住,车帘微动,里头寂静无声。
为首的年轻侍卫王明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睨着沈若琳,而后眼风扫过被扣府兵,落在三皇子身上。
声音冷厉:“谁的府兵冲,撞靖王!有何意图?”
宇文朗避无可避。
他上前几步,长袖里藏着的手止不住颤抖,咬牙跪在地上请罪。
“小侄家教不严,府中侧妃冲,撞王叔座驾,我这就让她给您赔罪!”
宇文朗狠狠瞪了沈若琳一眼,这该死的蠢妇,竟给他惹下如此祸端!
“沈氏,你还不滚过来赔罪!”
沈若琳是女子,并未如府兵一般被人扣住。
她不屑地瞟着宇文朗,欺软怕硬的东西,只会对她一个孤女耍威风算什么本事!
“三皇子,若你不派府兵抓我,我也不会冲,撞了靖王。祸根在你,该赔罪也是你赔!”
宇文朗梗住,不敢在靖王面前多做争执,只能再次伏低做小致歉。
“王叔的病可好些了?小侄刚得了一株百年人参,正好送给王叔补身子。。”
说完,他抬眸看向车内,可惜帘幔密不透风,根本看不清。
倒是那年轻侍卫,沉下脸色,冷淡道:“靖王向来康健,就不劳三皇子费心了。”
宇文朗脸上悻悻,心里暗骂,一个残废战神,在这儿跟他拿乔。等他继位,非把这该死的靖王削爵、抄家、流放,以报今日之辱!
见宇文朗吃瘪,沈若琳心里暗爽。
她细细观察马车,车帘后好像也有一双的冷肃地眼眸正在看她。
屏息凝神,细听之下可闻车内靖王呼吸声时急时缓。
沈若琳心里一惊,难道坊间传闻是真,靖王真的得了恶疾?
思忖间,王明已经让人放了府兵。
几个身穿粗布的府兵如同软脚虾一般,踉跄着站回宇文朗身后。
宇文朗没好气地瞪着沈若琳,大步上前擒住她的手腕。
“你这疯妇,还嫌不够丢人,赶紧跟我回去!”
沈若琳挑唇冷笑,指尖微动,狠狠戳中他手肘麻穴。
宇文朗被迫放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走到靖王心腹王明跟前。
沈若琳已有十足把握,压低声音耳语:“靖王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对吗?”
王明本不欲掺和进三皇子的风流债,听到这句猛然转身,脸色大变,按在剑柄上的手抑了抑,才没将剑拔出。
沈若琳见势不对,后退一步,朗声自白:“靖王殿下,家母出自药王谷,我承其绝学有一良方想献给您。”
—— 引自章节:第3章
顾子川霍然松手:“你最好不是骗本王。”
沈若琳抚着脖颈咳呛,缓过来后清了清嗓子:“我一个孤女,怎敢骗王爷。”
顾子川轻哼一声,未置可否。
她敢当街戏耍天潢贵胄,又爬上他这个杀神的马车,还有什么是她不敢的?
“王爷,请把手伸出来,我替您把脉。”
她是华国中医圣手,脑子里又留存了原主母亲传下来的绝技,想来等闲急症不在话下。
沈若琳小心翼翼探上顾子川的手腕,他肤色透着股不健康的冷白,几乎能瞧见血管青筋。
脉搏华而不实,虚浮沉慢......
沈若琳的眉头越皱越紧,她后悔了,她话说早了,顾子川的病她没法根治,只能帮他把寿数从三个月拖到六个月。
“如何?”
沈若琳略微沉吟,决定实话实说。
“王爷在南疆中了蛊毒,这毒物由二十种带有剧毒的虫草熬制而成,只有弄清他们到底是哪几样,所含比例,才能对症下药。但......”
二十种,比例不同,下锅次序不同,相对应的解药也有所不同,其中稍有差池立时毙命。
除非能找到熬制这药的人,否则解毒无异于天方夜谭。
“药王谷的秘术也无法解此毒?”
沈若琳摇了摇头,据实相告:“永生乃是无稽之谈,若家母真会此法,沈家又怎会只剩下我一人。”
根据原主记忆,母亲受朝廷征召,去南方救治鼠疫。与此同时,鼠疫在京城蔓延。
有人刻意将染病的毒物投进沈府,导致府内全族感染,不过三天全部亡故,只有宿在东山采药的原主逃过一劫。
沈母归来,满府缟素,她与夫君伉俪情深,一时接受不了便也跟着去了。
沈若琳细细回味原主记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怎么就这么巧?神医娘亲被征召,原主在外采药,沈府恰在此时被投毒,全家惨死。这其中必定隐藏着什么惊天的大,阴谋。
“怕本王杀你泄愤?吓傻了?”
顾子川语调微凉,食指轻轻扣动桌案,身上的威压直逼得人喘不上气。
沈若琳收回思绪讪讪一笑。
“世人对王爷多有误解,我却知晓王爷并非弑杀之人。不过是为了家国百姓以杀止杀。”
顾子川挑唇嗤笑,但看向沈若琳的眸光隐约有了一丝温度。
“本王不在意,你走吧。”
沈医女曾救治过他滞留在南方的五万兵士,今日他救下她女儿,算是偿了恩情。
顾子川轻敲窗棂,示意王明停车。
沈若琳却赖着不肯下去,她如今一届孤女,沈家老宅也因涉疫被封,无处可去。
又有三皇子那个不要脸的盯着,与她为难,她想傍上靖王这座靠山自保。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