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画地成圈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08 13:09:36
状态: 连载
字数: 5.49万字
阅读人数: 12.7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潘家子弟潘宇和凤家千金凤瑶身处现代都市官场,面对社会不公、自私官员贪腐等黑暗现象,一层层剥开真相,在改革时代中历经下药、假死等磨难,在穿越掌权后进行改革并实现自身理想,惩治各种权谋反派,实现自身抱负。
【目录】
第一章 入仕遇冷,孤勇者的开端
第二章 孤影前行,困境中的破局者
第三章 微芒破晓,渐显锋芒惊众人
第四章 困局破茧,逆袭之途展锋芒
第五章 破难奋进,坚毅之心向曙光
第六章 荣耀之巅,辉煌成就震官场
第七章 诬陷临身,破局之路展锋芒
第八章 证伪诬陷,反击号角已吹响
第九章 诬陷将破,暧昧悄然而生
第十章 诬陷终破,项目迈向
第十一章 诬陷困局,惊现意外曙光
第十二章 新证在手,反击污蔑之敌
第十三章 阴谋揭露,荣耀归于勇者
第十四章 诬陷绝境,逆袭破局展锋芒
第十五章 威逼利诱皆不惧,证人吐实破局始
第十六章 惊现反套路,困局逆转展宏图
第十七章 诬陷尽破项目成,正义伸张展锋芒
第十八章 新诬又至,反套破局显智谋
第十九章 洞察人心,证人回心助清白
...
第二十章 破局逆袭,项目终迎曙光2025-04-08 13:09:36
【原文摘录】
潘宇,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家族在当地也算是有些名声,原本以为能进入一个核心部门,哪知道却被安排到这个偏僻的“政策研究室”。
说是研究室,实际上就是个清闲的部门,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一些过时的文件,写一些无关紧要的报告,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他看了看四周,几张旧办公桌随意摆放着,电脑屏幕上的屏保图案还是XP时代经典的蓝天白云,同事们一个个懒洋洋地瘫在椅子上,不是在刷手机,就是在闲聊家常,完全没有工作的热情。
坐在他旁边的赵刚,一个油乎乎的中年男人,正跷着二郎腿,磕着瓜子,时不时地看他一眼,眼神里充满了嘲弄。
这家伙明显是等着看他的笑话,估计早就准备好如何“欢迎”这位新来的冒失鬼了。
潘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混日子的,他有着更高的目标和志向!
就算是在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也要做出一番成绩,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年轻人,有股子干劲啊!”赵刚怪声怪气地说道,吐出一颗瓜子皮,“不过,我劝你还是省省力气吧,这个部门,进来容易,想出去可就难了!”
潘宇没有理会他的挑衅,直接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放下手中的文件,眼神坚定。
“我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这时,一个挺着啤酒肚、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随意地扔在潘宇的桌子上。
“小潘是吧?我是孙主任,这是你接下来的工作……”孙主任简单介绍了下部门情况,无非就是一些“我们部门历史悠久”“工作稳定”“大家都是一家人”之类的套话,然后就把潘宇晾在一边,仿佛他已经是个透明人。
潘宇也不在意,拿起桌上的部门人员资料和过往项目文件,一目十行地翻阅起来。
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迅速记住了所有信息,包括每个同事的姓名、职位、性格特点,以及过去几年部门完成的各种项目,甚至连一些细枝末节的数据都清晰地印在了脑海里。
“这小子,装模作样还挺有一套。”赵刚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暗自冷笑,“待会儿有你哭的。”
下午,部门例会在昏暗的会议室里召开。
孙主任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几份文件,漫不经心地说道:“今天有个新项目,关于‘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时间紧,任务重,哪位同志愿意承担?”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入仕遇冷,孤勇者的开端
周围食客的闲聊飘进他的耳朵:“听说新来的那个愣头青接了个大项目,我看够呛,没资源没背景,八成要黄。”“可不是嘛,孙主任那老油条怎么可能让他出头?估计就是拿他当个挡箭牌。”就连饭馆老板也忍不住过来劝了一句:“小伙子,别死磕了,有些事啊,不是光有热情就能成的。”潘宇苦笑,付了钱,起身离开,背影落寞得像一只斗败的公鸡。
回到部门,赵刚正眉飞色舞地跟孙主任汇报着什么,看到潘宇进来,立刻阴阳怪气地来了句:“哟,潘大忙人回来了?项目进展得怎么样啊?需不需要我帮忙啊?”他故意把“帮忙”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孙主任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慢悠悠地品着茶,等着看好戏。
潘宇没理会赵刚的挑衅,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继续研究项目方案。
赵刚见状,更加来劲了,凑到孙主任耳边嘀咕了几句:“主任,我看这小子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要不您再给他加点码?让他彻底死心。”孙主任眯着眼,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嗯,你说的有道理……”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李啊,是我,老孙……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潘宇仿佛没听到他们的密谋,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桌上的方案被他一遍遍地修改,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径直走向潘宇,“你好,我是某某报的记者王强,想跟你了解一下你负责的那个项目……”潘宇抬头,镜片后的双眼闪过一丝精光,礼貌地回应王记者:“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心里却在飞速盘算:记者?
这是哪阵风给吹来的?
与此同时,孙主任和赵刚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得意。
赵刚更是添油加醋地跟王记者说:“王记者啊,你可得好好挖挖这个项目,这其中啊,水深着呢!”他挤眉弄眼,暗示潘宇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潘宇不动声色,淡定地回答王记者的提问。
他知道,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坦诚项目遇到的困难,反而更容易赢得同情和支持。
他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资源匮乏的问题上,暗示自己是在困境中努力前行,博取王记者的关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王记者。”潘宇无奈地摊了摊手,“巧妇想下个蛋,连只公鸡都看不见!”
王记者果然被勾起了兴趣,追问道:“具体有哪些困难呢?能详细说说吗?”
潘宇心中暗喜,鱼儿上钩了!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孤影前行,困境中的破局者
报道内容客观翔实,将项目的前景描绘得十分光明,甚至还用了“未来可期”这样的字眼。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给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好消息来得快,麻烦也来得快。
项目到了关键阶段,需要的资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填也填不满。
之前答应全力支持的李部长似乎也遇到了什么难题,拨款迟迟不到位。
“潘哥,这……这可怎么办啊?”赵刚一脸的幸灾乐祸,语气里满是虚假的关心。
之前他可是没少在潘宇面前冷嘲热讽,现在看到潘宇遇到难题,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潘宇强压下心中的烦躁,他知道赵刚就是个落井下石的小人,没必要跟他浪费口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点小困难还难不倒我!”
嘴上这么说,可潘宇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时间紧迫,如果资金再不到位,项目很可能功亏一篑。
他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头疼欲裂。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请进。”潘宇有气无力地答道。
门开了,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走了进来,正是李部长的秘书张秘书。
他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径直走到潘宇面前,将报纸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说道:“潘先生,李部长请你过去一趟……”
张秘书将报纸放在李部长宽大的办公桌上,用手指点了点头版头条,“部长,您看,这小子动静闹得还不小。”
李部长戴上老花镜,细细地读了一遍报道,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这项目他之前只是例行批复,并未过多关注,毕竟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堆积如山,哪有闲工夫去管这些“小打小闹”。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居然能把这滩死水搅活了。
“嗯,不错,这小潘有点意思。”李部长摘下眼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正说着,孙主任腆着个大肚子,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部长,您找我?”他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报纸,心里咯噔一下,这小子怎么突然就上报纸了?
“老孙啊,这项目是你指导小潘做的吧?不错,很有想法,值得表扬!”李部长笑着说道。
孙主任一听,立马会意,连忙点头哈腰,“都是部长的英明领导,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提点了一下小潘。” 他心里暗自得意,这功劳,他算是捡着了。
这时,张秘书突然插了一句:“潘宇也来了。”
潘宇推门而入,看到孙主任也在,微微点头示意。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微芒破晓,渐显锋芒惊众人
“潘先生,关于您项目借用的资源……”来人顿了顿,语气变得微妙起来,像极了电视剧里反派即将放大招的前奏,“我们需要收回。”
晴天霹雳!
这几个字在潘宇脑海里炸响。
借用的资源被其他部门要回去了?
这简直是釜底抽薪!
他看着几乎停滞的项目,心急如焚,感觉自己就像煮熟的鸭子——飞了。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部门里传播开来。
赵刚,这位办公室里的“消息灵通人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各个工位间嗡嗡地散布着潘宇项目要凉凉的消息,还不忘在孙主任面前添油加醋一番:“主任,您瞧,我就说这小子不行吧,这下玩脱了吧,哈哈!”孙主任听着赵刚的话,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仿佛在说:小样儿,跟我斗,你还嫩点儿。
潘宇看着眼前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蛛网里的蝴蝶,挣扎着却无法挣脱。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他揉了揉太阳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行,不能就这么认输!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潘先生,方便谈谈吗?”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门外站着的是王记者,手里拿着录音笔,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潘先生,我听说您的项目遇到了一些困难,能跟我说说具体情况吗?”潘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可是个机会!
他立刻邀请王记者进屋,添油加醋地讲述了项目受阻的经过,着重强调了资源被无故收回的“不合理”之处,还不忘暗示某些人从中作梗。
王记者一听,顿时嗅到了新闻的味道,两眼放光,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潘先生,您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报道出去,让公众了解真相!”王记者信誓旦旦地保证,仿佛化身正义使者。
送走王记者后,潘宇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舆论的力量,有时候比什么都管用。
果然,新闻一出,舆论哗然。
上级部门迫于压力,不得不重新考虑资源分配问题。
而孙主任,则成了众矢之的,被领导叫去谈话,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他原本以为潘宇会来求他帮忙,毕竟他掌握着部门的资源。
可谁知,潘宇压根没来找他,反而更加积极地推进项目。
更让孙主任没想到的是,潘宇不知从哪儿搞来了一批新的资源,比之前被收回的还要好!
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
孙主任百思不得其解,感觉自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困局破茧,逆袭之途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