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ai吃YU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10 10:24:38
状态: 连载
字数: 11.30万字
阅读人数: 10.5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顾府一夜之间满门皆灭,血火交织,霜雪满庭。她从此剪去青丝,换上青衣,化名顾行之,隐姓埋名,孤身踏上复仇之路。流亡途中,因善救一对无子夫妇而得庇护。她以“男儿”身份藏身村野,却常于月下独思,寒霜之夜,回忆往昔的亲人笑颜。仇恨与孤独在心中交织,柔软未泯,却不敢任人窥破。她踏科举之途,从布衣书生到朝堂之臣
【目录】
第1章 家族灭亡
第2章 新生之路
第3章 寄身张家
第4章 山路相逢
第5章 山中信念
第6章 新生之名
第7章 梦中奇遇
第8章 那不是梦
第9章 初见柳望之
...
第10章 柳府日常2025-04-10 10:24:38
【原文摘录】
雪兰推开房门,扑向床边的少女。月光透过窗纸洒下,将那张宛如玉雕般的容颜映得格外清晰。顾清颜静静躺在床上,双眸微睁,尚未完全从睡梦中醒来。
她的肌肤胜雪,细腻得如白瓷般无瑕,仿佛轻轻一碰便会破碎。眉如远黛,细长而带着天然的倔强之意;鼻梁高挺,唇瓣薄而柔软,微微上翘间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傲气。然而,此刻,她的眼中满是茫然,完全不知外界发生了什么。
雪兰一把抓住她的手:“小姐,顾府完了,您快走!他们是来杀光我们所有人的!”
“什么?”顾清颜怔住了,那双眸子清澈如秋水,带着一丝未褪的稚气,但转瞬间,眼神已如冰雪般冷凝。
庭院中,火光熊熊,映得她的脸越发如玉生辉。顾清颜跟随雪兰奔跑,微风将她如墨般的长发扬起,几缕贴在苍白的脸颊上,给那无可挑剔的美貌增添了一丝狼狈与楚楚动人。
耳边是刀剑相击的轰鸣,身旁是仆从接连倒地的惨叫。她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寒冷从脚底直袭天灵,紧紧攥着雪兰手腕的指尖已然泛白。
她终于忍不住问:“父亲呢?母亲呢?”
雪兰咬牙,拖着她一路向假山奔去,头也不回地低吼:“他们为您争取了时间!您现在是顾家唯一的希望!”
藏身假山后,顾清颜透过缝隙,看到了前院血流成河的景象。
父亲顾定山,那个一生驰骋沙场、顶天立地的铁血将军,正被数十名黑衣军围攻。满身鲜血的他单膝跪地,手中长枪被折断,眼神却依然如鹰隼般锐利。
“柳铭志!”他怒吼,声音嘶哑,却震得四周士兵皆是一颤。
“顾家忠心报国,为何你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不远处,柳铭志站在火光中,金令在手,冷眼旁观。他那张温文尔雅的脸上,挂着一抹轻蔑的笑:“顾将军,圣旨已下,顾家通敌叛国,罪无可赦。要怪,就怪你太过锋芒毕露,挡了我的路。”
顾定山仰天大笑:“荒谬至极!朝廷若是容得下你柳家,终将尸骨无存!”
柳铭志微微一笑,缓缓抬手:“杀。”
长刀破空而下,鲜血喷涌。顾清颜紧紧咬住自己的手背,直到鲜血溢出,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那一刻,她只觉得自己的灵魂仿佛也被撕裂了。
“小姐,走!”雪兰从后面推了她一把,将她拽向后山的密道。
顾清颜双眼失神,满脑子都是父亲倒下的画面,但脚步依然机械地跟随雪兰向前跑。到达密道口时,她忽然停下,回头看向燃烧的顾府,泪水无声滑落。
“雪兰,我不能走,父亲和母亲还在那里……”
—— 引自章节:第1章 家族灭亡
天刚蒙蒙亮,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破旧的小舟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仿佛诉说着夜晚的寒意。顾清颜蜷缩在舟尾,双手死死攥着父亲留给她的玉佩,目光空洞地望向远处。她的脸色苍白如纸,身上披着满是尘土的斗篷,长发凌乱地垂落在肩头,微微被江风扬起。
“小姐……不,不能再是小姐了……”
她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抚摸上自己的脸颊。这张倾城的容貌,昨日还是顾家的荣耀,是父母与长辈最为珍视的骄傲;而今天,它却可能成为追兵认出她的致命标记。
舟夫一言不发地撑着桨,但他的目光偶尔掠过她,透着复杂的情绪。顾清颜冷静地低头,从舟夫的破布袋里摸出一把生锈的小刀,闭上眼,手起刀落,将一头长发齐根割去。
“从现在开始,顾清颜不再存在了。”
黑发如丝绸般滑落在船舷,随风飘入江水中。顾清颜的目光空冷,手指摸上自己短而凌乱的发茬,镜中的倾城少女不复存在,而是一个眉目清秀、带着英气的少年。
她撕下一块斗篷,将胸口紧紧束缚,遮住柔软的曲线,又将衣襟高高扎起。江水中映出她的倒影——五官依旧精致,但清瘦的面庞上多了一丝少年人的干练与刚毅。即便如此,她的眼神仍旧透着不属于少年的深沉。
舟靠岸时,她已换了一副模样。舟夫挑起帘子,目光扫过她,眼神里有疑惑,但没有多问,只是摆摆手让她离去。顾清颜默默点头,抬步走向岸边,消失在薄雾笼罩的山林中。
林间的泥泞小道上,她每走一步,脚下都踩出一片黏腻的泥水。为了掩盖行踪,她刻意用杂草扫过自己的足迹,小心翼翼地避开官道,选择人迹罕至的荒野穿行。
饥饿如刀绞,她伸手摘下树上的野果,虽酸涩得几乎难以下咽,却被她咬紧牙关一口吞下。偶尔听到林间传来的狼嚎声,她的手就不由自主地握紧了腰间的短剑,目光如利刃般扫视四周。
“顾清颜,不,顾行之……从今往后,你只能靠自己活下去了。”她低声自语,声音清冷而坚决。
这时,一群粗鲁的汉子从密林中钻出,目光落在顾清颜身上,带着贪婪与轻蔑。
“站住!”
为首的一个光头大汉嗓门洪亮,手里晃动着铁棍,“嘿,还是个长得清秀的小公子!”
顾清颜握紧手中的树枝,冷眼看着他们,默不作声地后退一步,目光扫过周围寻找可能的破绽。
“还挺有胆子。”光头大汉大笑着,挥手示意手下上前,“抓住他!”
几个山贼涌上来,顾清颜迅速弯腰捡起一块尖锐的石头,同时用树枝抵挡扑来的铁棍。她虽寡不敌众,但凭借从小学习的剑术基础,硬生生与这些粗人周旋了十几分钟。
最终,她体力渐渐不支,被逼得步步后退。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 引自章节:第2章 新生之路
顾清颜挑着柴,步履轻缓地从林间小路走来。她身着布衣,肩膀微微下垂,身影略显单薄。路边的草叶上还挂着昨夜的露珠,随着她的脚步,微微摇曳。
林氏站在院门前,看到顾清颜远远走来,露出了和善的笑容,朝她挥手:“行之,快过来,早饭刚做好,吃完再歇会儿。”
顾清颜点了点头,将柴放在屋后的小棚里,拍拍手上的尘土走了进去。
张家的日子简单而安稳,却也充满了烟火气。顾清颜从不推辞家务,她白日随张大上山砍柴或下地干活,夜晚则在屋后独自练剑。村里的乡民虽时常好奇这个少年的身世,但她的寡言少语和勤劳能干,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在一次砍柴中,张大手持斧头,将一根粗大的木柴劈成两段,抬眼看到站在旁边的顾清颜,忍不住调侃:“行之,你小小年纪,力气倒不小,这柴挑得稳稳当当。”
顾清颜微微一笑,平静地回道:“是张叔教得好。”她手中拿着一把短斧,将木柴精准地劈开,动作娴熟而利落。张大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可惜你是个书生模样,要是个汉子,定是练武的好苗子。”
顾清颜的手顿了顿,低头淡笑,未作回答。
入夜,村中渐渐安静下来。顾清颜拿着父亲留给她的短剑,站在屋后的空地上。月光洒在她削短的发丝上,映得她的面庞越发冷清。剑锋划过夜空,动作虽不复杂,却透露出一股沉稳与狠厉。
她的额上渗出细汗,手心紧握剑柄,心中浮现的,是父亲教她剑术时的情景。
“清颜,剑不是为了逞凶斗狠,而是护家卫国。”
“若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你要用它保护自己,守住家族的荣耀。”
父亲的声音犹在耳边,而此刻,他的身影却永远消失在血与火中。
顾清颜收剑入鞘,抬眼望向月亮,低声道:“父亲,颜儿会活下去,会为顾家讨回公道。”
林氏常在夜里偷偷为顾清颜缝补衣物,总怕她一个少年在山间受冻。一次,林氏端着一碗热汤递给顾清颜,语气带着几分怜惜:“行之,你一个人流浪到这儿,可真不容易。这村里虽穷,却能容你歇脚,不用总觉得欠什么。”
顾清颜双手接过汤,抬眼看着林氏,那双清冷的眼睛中带着一抹微不可察的柔软:“多谢娘。”
她垂下头喝汤,掩住了眼中的湿意。
林氏见她喝得急,忙取出帕子递过去:“慢点,不急。”
—— 引自章节:第3章 寄身张家
月光洒在张家的茅草屋顶,透过破旧的窗棂投下斑驳的影子。屋内,林氏已睡熟,顾清颜轻轻掀开被子,穿上那身布衣,取下挂在墙上的包袱。包袱不大,却装着她从山林间积攒的干粮,以及她省下的少量铜钱。
她走到屋前的小桌旁,将早已写好的信放在桌上。信纸微微泛黄,笔迹清秀,字如其人,刚劲而不失灵秀,似一株迎风挺立的青竹。
信上写道:
张叔、张婶:
多谢两位对行之的收留之恩。行之非张家之子,唯有以“兄妹之情”相称。此番不辞而别,实因旧仇未报,心不安宁。家国仇怨,唯自力方能偿还,行之岂敢拖累好人?
小有积蓄,尽留张家,以作报答,不成敬意。
山长水阔,后会有期,望张叔、张婶珍重。
信末未署名,只在一角画了一枚简笔的梅花,象征着她的隐忍与决心。
天未破晓,顾清颜背着包袱,踏上了离开的路。
林间小路幽深,泥泞的地面因夜露而湿滑,偶尔传来树叶摇动的窸窣声。她的步伐坚定,心中却涌起复杂的情感。张家给了她短暂的安宁,但她知道,这一切都不属于她。
第二天傍晚,顾清颜在山道上发现一辆翻倒的马车。车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踉跄着站起,捂着胸口,神色痛苦。几名仆人似乎已逃散,只剩他一人狼狈不堪。
顾清颜快步走近,将老人扶到路旁的石头上坐下:“老丈,可有受伤?”
老人喘息着摆摆手:“无大碍,只是胸口憋闷,稍作休息便好。”
顾清颜拿出水袋,递给老人,又从包袱里取出干粮:“先喝点水压压惊。”她俯身检查马车的情况,发现车轴已经断裂,马也跑散了。
老人看着她,眼中露出几分欣赏之色:“小兄弟年纪不大,却冷静果断,倒让我这老头汗颜。”
顾清颜只是微微一笑:“我习惯了行路,见此情景,帮一把是本分。”
她搀扶老人到附近一处废弃的庙宇,将他安顿下来,又生起火堆,为老人取暖。
老人问她:“小兄弟独自一人行路,家中无人挂念吗?”
顾清颜低声道:“家已无存,只能独自漂泊,暂时谋生。”
老人闻言叹息:“你年纪轻轻,颇有胆识,又识字明理,为何不读书科考?若入朝为官,或许能安身立命,甚至造福一方百姓。”
顾清颜摇摇头,沉声道:“我虽会些粗浅文字,却无师可教,哪里敢奢望入朝?”
老人听闻,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摸着胡须道:“若你不嫌弃,老夫愿教你读书。你的资质不凡,若不学有所成,实乃可惜。”
顾清颜愣了一瞬,抬头看向老人。火光映在老人的脸上,他虽衣衫褴褛,但眼神清明,眉目间透露着一股难以忽视的威严。
“敢问老丈尊姓大名?”顾清颜试探性地问。
—— 引自章节:第4章 山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