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大宅门小说精彩章节分享

刘家大宅门小说免费试读

作者: 湖州小老头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07-07 03:17:57

状态: 连载

字数: 10.86万字

阅读人数: 16.9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主人翁从一个小学徒开始,沿着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慢慢走向世界,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业走向世界的先河。仅仅十六年时间,家产富可敌国。发家以后的主人,义之善举,为全国各地的灾区排忧解难,立下了不朽的丰碑。朝廷所赐的功德碑上栩栩如生的篆刻那是记载着曾经的流金岁月,那无字碑里展示着民族的精

【目录】

第一章 丝行的学徒工

第二章 老板娘的干女儿

第三章 刘镛完婚

第四章 自起炉灶

第五章 上海探路

第六章 上海落脚

第七章 上海合伙开行

第八章 刘镛的智慧

第九章 洪英当了刘家保姆

第十章 千金出世

第十一章 南浔第一个救助站

第十二章 女人的心事

第十三章方秀珍的遭遇

第十四章风雪除夕夜

第十五章刘镛下水救人

第十六章为洪英私下相亲

第十七章刘镛暗中做媒

第十八章 洪英的心事

...

第十九章 洪英的态度2024-07-07 03:17:57

【原文摘录】

初秋时节的古运河,水宛如一道柔软的绿绸环抱着古镇,江南名园小莲庄荷花迎着朝霞绽放,嘉业堂藏书楼里的古籍默默不语。霞光中,轻纱般的雾帐,给南浔这个江南小镇抹上了一片水晶晶的秋色。

我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穿街走巷,寻根溯源,仿佛回到那发黄的地方志所记载的峥嵘岁月。

1842年,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聪慧的南浔人凭借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从家乡的青石板路走向上海滩,与洋人做生意,开创了民族工业—辑里湖丝直接走向世界的先河,也涌现了一批巨富大贾,俗称“四象八牛”,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这些名门望族留下了很多宅第。当我跨入一座座名门宅第,高强深院,抬头凝视着一座座砖雕门楼,仿佛与那些身穿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的先贤会晤,聆听他们叙说百年沧桑的家风故事。

流连于青石板上历史的印记,是一缕蚕丝“织就”的流金岁月。

站在那镌刻了岁月痕迹的石桥上,望眼是悠悠长长的水、悠悠长长的路,穿透了历史的尘埃,浸透了百年的岁月,延续到了今天。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莲庄前后进驻包括“九八医院”在内的10个单位,他们对小莲庄既起到了保护作用,又起到了破坏作用。

是夜,我有机会多次和时任的管理员汤福璋、易晃两位老先生促膝长谈。了解了这里许多曾经发生的故事。

孩堤时代对南浔的记忆,我独自一人睡在小连庄桂花厅的楼上,细雨拍打着窗棂,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曾经发生的许许多多故事。那时,我就萌发要把这里的故事写出来,以传承我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耗时多年,我掌握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如今,才把它完整的整理出来,奉献给大家。

故事跌宕起伏,错综复杂。它涉及到地方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但愿广大读者喜欢。 

—— 引自章节:序

 

这里独特的缫丝工艺,逐步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

这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一条南北向的市河穿镇而。过河道两岸,商贾云集,屋宇林立。从每年的四五月开始,一直到10月,家家户户: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茧箔山立,续车之声连屋相闻。吱呀吱呀的摇撸声与丝车吱吱呀呀交织在一起。流连于青石板上历史的印记,是一缕蚕丝“织就”的流金岁月。

清朝中期。

在一条小河边,住着一户人家,祖籍浙江上虞县,主人姓刘。清康熙初,远祖刘尚迁居吴兴(今湖州)南浔,在大桥湾泰安桥下设小铜匠铺。以帮人家修补铜勺、铜锅、修配钥匙谋生。

主人有个儿子,叫刘镛(1825—1889),字贯经,因排行第三,后来人称“刘三东家”。

刘镛15-6岁年纪,从小聪明伶俐。虽然家境已经破落,为了帮助父亲维持这个家和继承先祖的手艺,还维持这家小小的铜匠铺。平时在店铺帮人家修补铜勺铜锅,闲时,挑着担子走乡串巷,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一天下来,一点活儿接不到。

天下着蒙蒙细雨,担子上‘叮叮当当’的铜片碰撞声,由这条街转到那一条街。

一间不大的店铺,里面放满了各种锅瓢杂货。父亲刘焕章坐在小板凳上吸水烟。

刘镛无精打采地挑着铜匠担进来。

听到响声,刘镛母亲从里屋出来。

刘妈关切地说:阿镛啊,你回来啦!看你衣服都湿透了。今天有没有做到声意?

母亲心疼地拿起挂在柱子上的毛巾帮刘镛擦了一下身上的雨水。

刘镛无奈地摇摇头。

刘妈:哎!一个上午,店里也没有来人要修理东西,这‘百家饭’也难吃了。不管怎样,先吃饭。

一间破旧不堪的屋子里,刘镛与父亲、母亲隔边坐着。每人一碗稀饭。桌子上放了一碟酱菜。三人吃着。刘妈放下手里的筷子,拉起衣襟擦了一下眼睛。

刘妈唉的一声长气,说:这点酱菜也是张家伯伯酱油店赊来的,这种日子真的不知道怎么过。接着又说:阿镛啊,你爸年岁也不小了,虽然你还小,但这个家,以后还得要靠你。

刘镛抬头看了一下满脸愁云的母亲。

刘镛说:妈,您放心,这我知道。我是个男子汉,人家说,孝顺的儿子,讨饭都把父母拖住。我认为讨饭的儿子没有本事。今后,我不会用讨饭来养活你们。我已经16岁了,知道自己的责任。哎,爸妈,我想铜匠但不想挑了,想到丝厂里去学生意。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丝行的学徒工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南浔镇上人心惶惶,第一批从浙东逃难过来投靠亲友的人带来噩耗,说定海沦陷,过了十天,又一批难民过来,大家才知道镇海也被英军攻下了,两江总督裕谦殉职,几位总兵大人也英勇战死。所以这几日镇上逃难之人有增无减。

这天清晨,刘镛从店堂内醒来,先收拾好铺盖,卸下排门板,便拿着毛巾准备去河边洗漱。当他一开门,便看到门口拐角处站着一对乡下父女,那中年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样子,女孩约莫十五六岁,豆蔻年华,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乌黑的长辫一前一后,辫稍上扎着粉红的蝴蝶结,发尖在雪白的指间滑动;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似乎能拧出水来,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说不尽的温柔可人。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虽然出身农家,掩盖不住其青春的气息。

看到刘镛开了店门,中年男子急忙迎了上来。

中年男子躬了躬身道:这位小哥,劳驾禀报夫人,我们特来拜访夫人的。不知道夫人有没有起身?

刘镛打量父女俩一副疲惫不堪之态,一听他们是找老板娘的,连忙说:请进!请进!请稍等片刻。

父女俩进屋在厅堂上坐下来。

不多久,里屋的门开了,谈夫人出来,瞄见店堂里的妇女,便急急走了出来。

中年男子拉着女儿站起身来,憨笑着说:她干妈安福,打扰了。

老板娘说:哎,都是自己人,何必客气。是那阵风把你们吹来?然后拉着小姑娘的手,含笑道:哎呀,那时我在你们家,囡囡还在襁褓之中,十多年没见,已经成了大姑娘了。我那苦命的孩子,还未到坐上花桥,姆妈就走了。一边说,一边眼睛有点湿润,接着又说:反正,有干妈在,今后的陪嫁由干妈负责,嘻嘻。

夫人的一番话,把小姑娘说得面红耳赤。

谈夫人又问:女儿有没有学名?

男子躬身回话:她干妈,囡囡五岁的时候,乡里教书先生给取了名叫毓惠。

谈夫人点头:沈毓惠,这名字倒像个大家闺秀的名字,好。

中年男子频频点头,然后说:她干妈,毓惠就劳烦你调教了!乡下小孩不见世道,你该说的说,该骂的骂。

谈夫人说:沈大哥,你就放心吧,十四年前我和当家的贩布路过你们村,恰逢大雪封河,幸得你和大嫂收留我们几日,这才成就了我和毓惠的母女缘分!前几天,接到你的来信,说让毓惠儿到我这里帮衬,我求之不得。我没有女儿,只有几个淘小子,现在毓惠来了,儿女俱全,何乐而不为?

中年男子赶紧推着毓惠说:还不赶紧给干妈行礼!

毓惠急忙跪下,给夫人磕了个头。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老板娘的干女儿

 

有人在杀猪,有人在搭棚,有人在搬凳子桌子,厅堂上四盏宫灯高高悬挂着,宫灯里面的蜡烛火花在微风中跳跃,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最忙的还得数刘镛妈,儿子要结婚了,媳妇是南浔镇上也是有名望的谭老板的干女儿,自己家境虽然远不如谈家,也是她的体面。她一会儿忙着用红丝线缝被子,一会儿请来邻居大娘大婶帮助做糕、粽、团、园,象征着高中团圆的意境。姑娘们忙着在门窗上贴上大红喜字,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忙碌中,刘镛娘把刘镛父亲刘焕章叫到身边,说:当家的,看来,明天花轿前手头还有点紧张,你不妨去和顾公公商量商量,请他周转一下,顺便请他明天务必前来喝两盅。

刘焕章来到顾家,顾公公(福昌)正坐在厅堂吸水烟,见刘焕章进来,连忙放下水烟筒,起身相迎,笑着说:嘿嘿,刘老弟,这几天要忙了,恭喜啊,恭喜啊。

刘焕章掏出请柬,笑着说:儿子大婚,特请顾公公明天赏脸。

顾公公(福昌)笑着说:贵公子大婚,后生可畏。都是街坊邻里,乃也是我们南浔镇的喜事,我顾某一定前往恭贺。

刘焕章不好意思地说:谢顾公公抬爱,另外嘛……

顾福昌笑着说:你说你说。

刘焕章说:谈家也是体面人家,明天花轿前还有些短缺,故与您商量。

顾福昌一听心里有数,笑着说:好说好说,还缺多少?

刘焕章不好意思地说:大概还缺二十块大洋。

顾福昌从内屋拿出二十块大洋交于刘焕章,然后说:贺礼按理明天,另外提醒你,还有张、庞、邢等几家他们已有打算,你得亲自再跑一趟,婚事不可不请自来。

刘焕章说:有劳大家破费,实在不好意思。

顾福昌说:这体现我们南浔镇精诚团结。

因为,女儿要出嫁,“谈德昌丝行”把职工提前放了假。

毓惠虽然不是谭老板和夫人亲生,但他们讲情讲义,他们永远记得是他们困难的时候毓惠的亲生父母收留了他们,因此,他们真的把毓惠当作女儿对待。

谭夫人更是忙上忙下。

她叫人总管去置办几只樟木箱。

又叫丫环去购置各种胭脂花粉、箱包。

她又亲自去办了各种珠宝首饰。

腊月初八,是个黄道吉日。这一年是两头春,天气特别晴朗。

早晨,刘家门口开始热闹起来,前来恭贺的人陆续不绝。

刘焕章在门口一一迎接。

不久,顾福昌、张颂贤、等一齐进来。顾福昌走在前面,其他随后。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刘镛完婚

刘家大宅门
★★★★★
湖州小老头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