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兵崛起小说精彩章节试读

明末小兵崛起小说精彩章节分享

作者: 老牛俊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4-08-09 05:10:21

状态: 连载

字数: 5.83万字

阅读人数: 19.74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什么,刘博源又斩获了鞑子首级!”威武堡千户李耀满脸惊讶。延绥巡抚陈奇瑜:“刘千户,此次围剿流贼,还望能鼎力相助!”清兵入关,“快去请镇国将军进京勤王!”崇祯坐在龙椅上大声惊呼。

【目录】

第1章 魂穿明末

第2章 家中现状

第3章 鞑子来了

第4章 鞑子骑兵

第5章 庆功宴

第6章 财源

第7章 煤炉子与模具

第8章 千户召见

...

第9章 总旗2024-08-09 05:10:21

【原文摘录】

刘博源正要大步离开,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鸣笛声和叫喊声。

“快让开,全都让开,刹车失灵了……”

刘博源转头看去,发现离他十米不到的距离,一辆白色小车正快速的迎面向他驶来,正想着要闪避时,‘轰’的一声,刘博源被狠狠地撞了出去,伴随着金属的刮擦和撕裂的声音,还有旁人惊叫呼喊。

刘博源只感觉全身传来一阵阵的疼痛,想要努力从地上坐起来,却是没有了丝毫力气,只能轻轻的合上眼睛,耳畔隐约听见一片嘈杂的呼喊声和脚步声。

…………..

一阵阵的春风卷走了北风的严寒,许久未见的太阳也现出了身影,大地从冬寒中苏醒复活过来。

“好饿啊……”

刘博源双手怀抱着一根枪头上已是锈迹斑斑的红缨长枪,身子懒洋洋的靠在城门口,享受这春日里的阳光所带来的一丝温暖。

身后是高达三丈五尺的城墙,城门口的正上方有着几个硕大的字体“震福门”,而城墙上的城门楼正中央则挂着一个巨大的牌匾,上书“威武堡”三字。城墙的石砖经历过岁月的风吹日晒,早已经变成土灰色了,有些地方甚至连石砖都没有了,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刘博源紧了紧身上没有多少棉花填充且满是打着补丁的破旧袢袄,从这破旧袢袄上还能见着一些褪旧的红色。

头上戴着一顶已经缺了一边护脖的红笠帽。至于脚下的红袄鞋,都已经破烂的露出几个有些皲裂的粗糙脚趾头。

这样的一副着装,依稀能分辨出,这就是大明官兵的制式军服:鸳鸯战袄。如此的着装,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曾经把那不可一世的元蒙铁骑打的溃逃而亡的大明官兵。

此时的刘博源正眯着眼睛看着远方,隐约可见的山脉起起伏伏,一些低矮的小山坡上,树木也是稀稀落落,不远处还有一些村庄和墩台冒着炊烟。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啊,我怎么又活过来了?”

刘博源到现在还有些不清楚,自己当时不是被车撞了吗,怎么又会重生来到了这个四百年前的明末世界,占据了这具身体。

想起前世自己的父母,亲人和朋友,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不知道他们的生活过的怎么样了,想到这些,刘博源心中也是一阵内疚。

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刘博源也认清了自己的现状。

—— 引自章节:第1章 魂穿明末

 

威武堡是延绥镇三十六营堡之一,也是延绥镇中路十营堡之一,管辖着二十六座墩台,是一座周长不过三里的方型营堡,且只有三座城门,分别为东门震福门、南门镇朔门、北门威武门,南北相对的一条主道,再加上东门的一条主道,构成了一个T字形街道,贯穿整座威武堡。

刘博源家住在城南,所以每次从东门下哨回来,抄近道走小巷,都要花上半刻钟的时间。

……

一个用土坯垒起来的两米高围墙的小院子,两扇老旧的木门半开着。

刘博源推门而进,一栋土木结构的土砖房映入眼前,墙壁的墙皮脱落和屋顶的瓦片碎裂,显示着这房子的主人家境贫寒,没有钱财来修补。

这便就是他现在的家。

院子里的左侧角落里放着一些陈旧的农具,旁边还简单的用木板搭成了一个鸡笼子,隐隐听见里面有鸡鸣声传来;右侧旁是一个连接主屋的厨房,旁边还有一口水井。

主屋前的门口两边贴着一副半新的对联,这似乎在告诉人们新年刚过去不久。

屋里似乎有人,听到了推门的动静声,也没有出来查看,只传出一阵苍老的声音:“是我儿回来了?”

刘博源听到了这是他母亲罗氏的声音,随手把扛在肩上的长枪放在屋檐下,便走进屋内。

一台陈旧的织布机正摆放在屋内的一边,占据了屋内本就不大的地方,织布机前一道身材有些佝偻的背影,正背对着刘博源,织布机随着罗氏的转动,吱呀作响。

许是听到进屋的动静,罗氏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转过头来,看向刘博源:“源儿,下哨回来了,饿了没?”

刘博源望向自己这具身体的母亲,年纪不到四十的罗氏,头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白发,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许多,腰背也因为长期的劳作而变得有些驼背,衣服上修补的一块一块。

刘博源知道,自从他爹被征召抗击鞑子,一去不复返之后,自己的娘亲就一直辛辛苦苦地操持着这个贫困的家庭,舍不得给自己添一件新衣,为了就是让他能吃饱穿暖。

看着自己娘亲的模样,刘博源心中有些愧疚,自己占据了这个身体以来,也没有为这个家付出什么,反而是穿越至今两三个月的时间,自己似乎变得非常能吃,一顿能吃上三四个成年人的饭量,把家中本就不多的粮食吃的都快见缸底了。

再如此下去,那肯定是熬不到开春下种了。

因此,为了给家中省点粮食,刘博源只好忍着肚中的饥饿,笑着说道:“娘,我不饿,刚才大勇带了几个黑馍馍给我吃了,现在还饱着呢,一点也不饿。”

—— 引自章节:第2章 家中现状

 

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要去城外狩猎,那就必先利其器,刘博源把箭矢全部收回箭壶,准备等会修补一番。

“源儿,源儿,过来吃面了。”厨房里传来罗氏的喊声。

“好的,娘,我马上过来。”刘博源应声回道,说完便把榆木弓和箭壶放在炕上,走出里屋。

………….

桌上一大海碗冒着热气腾腾的白面条,上面还放着一个荷包蛋,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

刘博源咽了咽口水,眼睛看着海碗中的食物。自打穿越到现在,也快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每天不是黑面馍就是麸麦饼,实在难以下咽。今日这顿白面条,自然使得刘博源食欲大开。

一旁的罗氏一脸慈容的看着刘博源,温声道:“源儿,趁热吃,今日当值辛苦了,吃完就把碗放在桌上,娘来收拾。”说完便要走出厨房。

刘博源看着自己面前就放着一碗白面条,急声说道:“娘,你也来吃点。”

罗氏笑着道:“娘不饿,早晨已经吃过了。”(注:古时候因生产力低下,百姓一天也就早晚两顿,中午都是不吃的,至于贵族那就不同了。)

刘博源连忙道:“娘,这么一大碗,我也吃不完,我给您分一半。”说着赶紧拿了一个碗,分出一半到另一碗里,端到了罗氏面前。

罗氏接过刘博源递出的碗,笑着说道:“我家孩儿长大了。”

两母子高高兴兴地吃完这顿饭后,刘博源回到里屋,把榆木弓和箭矢拿到院中,把弓和箭重新维修了一番,以便出城狩猎。

忽然一声巨响传来,把正在院中的刘博源吓了一颤,手中的榆木弓差点掉在了地上,紧接着又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和叫喊声。

正在屋内织布的罗氏听到动静,惊慌失措的从屋内跑了出来,一脸的紧张的叫道:“源儿,源儿,快些躲起来,鞑子来了,是鞑子来了。”

刘博源心中也是一惊,他穿越至今,还没见过鞑子,却经常听堡内的老人讲鞑子弓马娴熟,能征善战,以一敌十,甚是凶残。

看到母亲罗氏一脸惊恐的神色,刘博源有些难受,作为一个儿子,没能让自己母亲吃饱穿暖,还要担心受怕的遭到鞑子的侵扰,这让身为男子汉的刘博源难以接受。

看着手中握着的榆木弓,这让刘博源有些安下心来,也下定决心要让鞑子吃个苦头,镇定地安慰道:“娘,您放心待在家里,我去看看到底发生何事。”

说完,连忙跑进里屋把红笠帽戴了起来,又把放在屋檐旁的长枪也拿在手上。

—— 引自章节:第3章 鞑子来了

 

很快的,在众人的视野中,几十个骑着战马的鞑子慢慢的奔跑过来,而在这些鞑子骑兵的前面,还有十几个大明百姓在四散逃跑。

鞑子骑兵似乎并不想直接对这些百姓下手,只是呼啸着来回驰骋,嘴中发出一阵阵狂笑,把那些惊慌哭喊的百姓驱赶在一处,往东门而来。

待到鞑子骑兵接近东门,刘博源发现鞑子人数总共三十多人,只不过鞑子向来都是一人双马或多马,所以才会造成如此气势。

看着鞑子骑兵在距离城墙百步之外停止了前进,把无处可逃的百姓围了起来,骑着战马在百姓中奔驰,不时的还拿起手中的马鞭抽打四周的百姓。

更有甚者,耀武扬威地纵马靠近城墙八十步之内,丝毫不在意城头上面色难看的明军士卒。

刘博源面色铁青,拳头紧握,心中怒火涌上头来,直接拿起手中的榆木弓,从背后的箭壶中抽出一支箭矢,搭在弓弦上,站稳身子,慢慢把弓拉至满月,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几个靠近八十步内纵马驰骋的鞑子。

这个时候,刘博源似乎感到一股如臂使指的感觉,只要自己松开箭矢,就一定能射中堡外的鞑子,只不过由于距离较远,暂时没有放箭。

就在这时,一个鞑子突然跑进到七十步左右,还没来的及调转马头,刘博源大喝一声,手中的箭矢“嗖”的一声,如流光般窜了出去,那鞑子还未做出闪避的动作,就被刘博源一箭射中胸膛,巨大的动能惯性直接把鞑子带翻马背,在地上滚动了几圈,最后一动不动。

一瞬间,整个战场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箭矢射来的方向。

“嗖嗖嗖!”

刘博源可没有因为鞑子的震惊而停下手中的动作,连续三箭射出,又有三个鞑子中箭而亡。

“好!”

一声叫好惊醒了众士卒,只见一军官模样的汉子正拍手叫喊,身后几个跟班似的士卒也呼和响应。

“见过百户大人!”

待得众人看清那汉子,连忙单膝跪下行礼,刘博源也面色诧异,但并未见礼。

“各位弟兄速速请起,战场凶险,注意保护好自己,莫因我赵世相而受险。”赵世相说完,又把目光看向了刘博源。

“这位好汉如何称呼?竟如此神勇!”赵世相面带佩服之色问道。

“回百户大人,小的刘博源。”刘博源赶紧抱拳大声回道。

赵世相走近身来,细看刘博源一会,发现其身高近六尺,身材也十分魁梧,这在大明也实属罕见。

—— 引自章节:第4章 鞑子骑兵

明末小兵崛起
★★★★★
老牛俊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