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一对夫妇因车辆故障而被迫在偏远、诡异的王灵村停留的经历,期间遭遇了一系列超自然现象,如纸扎人半夜捣窗、突然出现的邪笑村民,以及最终令人毛骨悚然的纸扎人敲窗事件,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恐怖氛围的故事框架。作者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逐步加深了故事的悬疑与紧张感,同时通过对古老村落风俗与迷信的描绘,探讨了传统与现代认知之间的冲突,以及未知事物对人心的深刻影响。
剧情解析
文章通过一次意外的旅程,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超自然元素的乡村,随着主人公的深入探索,逐渐揭开了村庄不为人知的一面——对封建迷信的极度依赖。祭祀活动的规模之大,以及村长对“宝贝桌子”的重视,暗示了这个村庄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古老的信仰或秘密。纸扎人的出现,则直接将故事推向了恐怖的高潮,预示着村庄内部存在着某种未解之谜,或是对主角一行人的警告。
精彩节选
要说我经历过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那个离奇的古旧村子。
即使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那可骇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94年的时候,我曾跟我老公回乡省亲。
半路车子抛锚,我和他被迫停宿在那附近的村子。
那村子偏僻又诡异,我和老公就像误入异世界的观光客!
纸扎小人半夜三更捣人窗,村子里突然出现的的莫名其妙的对这你咧开嘴邪笑。
诸如此类离奇事件,让我不禁毛骨悚然……
“哎呀怎么这么倒霉,车子坏了。”
我看着面前冒黑烟的车子,打了两拳旁边正在蹲着修车的齐言蹊。
车子是为了陪他回老家专门租的,没想到质量这么不好。
眼前只有一片荒凉,高高的山坡一座座堆起,显得我们二人格外渺小。
齐言蹊站起来,把手中的钳子扔到地上:
“不行,修不好了。”
我把车里的地图拿出来翻看。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老家还有五十多里。
我提议:“去附近看看有没有人,能帮帮咱。”
盛夏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两边荒芜的杂草也被晒的弯腰。
干等在这里迟早是要中暑的。
车里面的东西都是回老家带的礼,无法随身携带。
我将放在背包里的折叠刀放到口袋里,以备不时之需。
正在我和齐言蹊准备动身的时候,一个大叔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荒草地上。
“你们是往哪去的,在这里干啥?”
我向声音的方向看去,中年男人,一件老式布子的靛青色衬衫,看起来有四五十岁。
因为农村的风吹日晒,他的皮肤黢黑透红。
突然出现的人让我松一口气。
既然能有人那这附近一定有村子,起码我和齐言蹊不用露宿街头了。
我对中年男人发出求助:
“叔,我们车坏了。您能帮我们联系修车的人吗?”
他听了我的话眼中闪过精光:“车子得去城里找人修,你们先跟我回村子吧,这天要下大雨!”
我疑惑的抬头,烈日当空,甚至连片乌云都没有。丝毫不像是会下雨的样子。
但看男人笃定的样子,我们也半信半疑。
况且以现在我们的状况,也不得不跟他去村子。
齐言蹊转头去收拾东西。
背包里只装了几只削好的炭笔和我的速写板,并没有什么实用的东西。
他主动背起包,拉着我的手跟在那男人身后。
我是一名设计师,男友齐言蹊则是历史老师。
他家在华北农村,这次回来主要是见一下他的父母,商讨结婚事宜。
没想到竟然如此倒霉,倒要被迫停宿在附近村庄。
中年男人话不多,交谈中我只得知了他叫王任生,是王灵村的村长。
王灵村就是他带我们要去的村子,路程弯弯绕绕并不好走。
我们三个人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一桩坐落在荒野中的土村。
村口几根木桩子歪歪扭扭的支着木板。
板子上“王灵村”的字已经陈旧不堪。
村门上还留着被蚂蚁啃噬的痕迹,仿佛风一用力这门就要散架。
这里比我去过的大多数村落都要落后许多。
要不是偶遇王村长,我根本不敢想象这种深山老林中竟然还有一处村子。
远离人世,不被窥见。
刚进村门我就闻见一股异香,不似花的味道,要比那更为隆重。
可这么一个贫穷的村子,村门坏了都无人修缮,怎么会燃香?
让人不禁深思。
不过待我走进村中,看见那阔大的祭台,就知道这村子的所有钱都奉献给封建迷信了。
祭台少说有四十米长宽,工艺精巧,与这个落后的村子格格不入,看着就是耗费了大量的人物力。
台子上密密麻麻的村民们正在虔诚跪拜,距离比较远,我看不清台子上放着的是什么。
“ “村子出了事,在举行祭祀。”村长跟我们解释。
我并不想过多的关注祭祀的事情,倒是一旁的齐言蹊看的津津有味。
他虽然是农村里出来的,但却从来没有信过这些。
我疑惑的拉拉他的衣角。
他回头,饶有兴味道:“你看祭台上的桌子。”
因为身高的限制,我并没有很好的观看角度。
这时我才仔细瞧那张看似朴旧却却暗藏玄机的桌子。
红漆在多年历史的沉淀下已然暗淡,但通
体由极细小的雕刀篆刻出的祷文却引人注目。
这桌子一看就是从前留下来的好物件,但经历了百年沉淀并不会再过分张扬。
也亏的是齐言蹊眼尖。
一边的村长见我们对那桌子的讨论,露出赞赏的声音:“真识货,这可是村子的宝贝,镇着村子百年有余。”
伴随着村民的最后一次跪拜,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太阳被淹没身影。
雨滴密密麻麻的开始往下砸,我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
村长刚刚说会下雨,应验了!
我和齐言蹊被村长安排在隔壁李婶的家里住,李婶是个笑起来和蔼可亲的女人。
但听村长说李婶运气不好,年轻时丈夫去世,一个人辛苦把儿子拉扯大。
结果儿子去年在井打水时,不慎落了进去。
如今李婶孤家寡人,村民也都会格外照顾她一些。
李婶给我们收拾了一间空屋子,据说是之前留给她儿子做新房的。
我们本来很推脱,可架不住李婶的热情。
村子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比起城里睡的要早很多。
我和齐言蹊也早早的上了床。
习惯使然,我睡在了外侧,离窗子和门很近。
我不怎么困,但齐言蹊倒睡的很快。
或许是因为白天是他在开车的缘故吧。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身边人清浅的呼吸声和我手腕上的表在滴答滴答。
我渐渐有些困意。
“咔嚓——”
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什么木头被掰碎了一样。
我起先并没有很在意,只以为是风大。
可渐渐的外面的声音有些诡异。
“哒——哒——哒——”
一声声缓慢轻巧,富有节奏性的声音传了进来。
我瞬间清醒,睡意全无。
这声音若是放在白天或许无人在意,可在夜晚就显得格外诡谲。
我不知该怎么去形容,就好像一下下的敲在心尖上。
“哒——哒——”声音还在继续。
我浑身泛起鸡皮疙瘩。
夏天的被子本就不厚,我的脚露在外面,吓得我连忙收了回来。
我紧紧的闭上眼睛,去拽身侧的齐言蹊。
平常他睡眠都很浅,我稍微有点动作他都会醒来。
可现在他好像进入了深度睡眠,任我再怎么推拽也无济于事。
偏偏外面的声音还由远及近,我更是不敢动作。
此时我无比后悔选择睡在外侧,要是睡里面好歹还有齐言蹊给我挡挡,也不会这么害怕!
我安慰自己,恐惧源于未知。
于是我鼓起勇气转身,看向身后的窗子。
不看还好,这一看吓得我险些撅过去。
玻璃窗户上窗帘半掩,外面伴随月光照进来的,还有一张脸!!
一张惨白的脸,脸颊两边高高挂着两圈腮红,嘴唇也是鲜红的颜色。
一双眼框由黑线勾勒,眼白中精巧的点了两个小黑点,是瞳孔!
这是一个纸扎人,用在葬礼上的那种。
我忽的想到书中看到过的民间怪谈:“纸人画眼不点睛,纸马立足不扬鬃。”
而此刻窗外的纸扎人竟拖着僵硬的四肢,缓慢的向我走来。
我的心脏剧烈跳动,这一幕未免太过骇人,一向不相信鬼神之说的我此刻的认知已经被颠覆了。
我被吓得不敢出声。
只见那纸扎人依旧缓慢的向前走,最终停在了窗户前。
它用木头做的手,伸向了那玻璃窗户!
“咚——咚——咚——”
它一下一下的,敲在玻璃窗上。
力气不大,但对我的冲击很大,好像一下下的,敲在我的心里。
玻璃窗不算破,起码以这个纸扎人的力气是敲不开的,我稍稍安心。
但它在窗外,咧开嘴朝着我笑,阴森森的,可怖至极。
隐约间我甚至听到了那纸人的呵呵笑声,身体一僵,想起了那怪谈的后半句:
“人笑马叫皆不听,你若不记阎王请。”
我连忙闭上眼睛,用被子盖过耳朵,强迫自己不去想那窗外的场景。
可那惊世骇俗的场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敲击声和笑声渐渐淡去。
或许是那纸扎人也意识到自己无法进去,迈着木头四肢悄然离去。
……
人物分析
主角(我):理性、谨慎,面对困境时能迅速调整心态并采取行动,如携带折叠刀自保、主动提出寻找帮助。同时,她对新环境保持好奇但不失警惕,体现了其独立与智慧的一面。
齐言蹊:作为历史老师,他对古老事物抱有浓厚兴趣,即便出身农村却并不迷信,这种反差增添了角色的复杂性。在故事中,他的冷静和对细节的观察力(如发现祭台上的桌子)成为推动情节的关键。
章节评论
氛围营造出色:作者通过细腻的环境描述和适时插入的诡异事件,成功营造出一种压抑且不安的氛围,让读者仿佛亲身踏入了那个被遗忘的古老村庄,体验到主人公的恐惧与不安。
情节设置巧妙:从车子抛锚到遇到村长,再到目睹祭祀与遭遇纸扎人,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既推进了故事的发展,又不断加深了故事的神秘色彩,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