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年前被将军捡回去的小说免费试读

我是三年前被将军捡回去的
★★★★
每天一篇小故事
豪门 - 连载

章节小结

本文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了一个充满忠诚、智谋、爱情与牺牲的故事。主人公作为一位身处复杂局势中的细作,却在与将军的相处中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同时背负着对弟弟的挂念与对大皇子的承诺,展现了人性的矛盾与抉择。

剧情解析

文章以议和为转折点,揭露了主人公作为细作的真实身份,以及与大皇子之间微妙的联系。随着将军受封,故事进一步展现出朝廷的权谋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主人公最终的选择成为悬念,预示着后续将有更多关于忠诚、爱情与家族荣耀的探讨。

精彩节选

我有着自己的使命。

将军是一个极好的人,帮助我们改善边关的生活。

期间敌国总是会来挑衅,但将军总是能迎刃有余。

可没想到今天将军回来时,却说到敌国将军想要议和。

我不由得慌了神。

我听到这里,神色有一丝慌张,稳住身子放下茶盏。

尽量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紧张。

将军端起茶盏放在嘴边轻吹,抿了一口后缓缓问道:“卿儿,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我没料到将军会问我,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抓茶盘的手紧了几分,压制住情绪后缓缓说道:“卿儿不知。”

回想这三年将军并没有拘束着我,也不会因为我在一旁就避开我讨论战场上的事。

记得有一次在敌国进军时,将军只用了一招便让敌国退兵。

火烧粮仓,不过不是真的烧,把敌军的粮食换成粮草,既拿了粮食又让敌军退了兵。

还有一次,一大早敌国军师就在城门口叫嚣。

说的话文邹邹的,听来听去无非就是敢不敢出来一战。

身为军师脑子里的计谋却不及将军一半,反而像个壮汉一样,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然后那日敌国军师在城外从日出喊到日落。

不是将军不把敌军当回事,而是那天刚好忙着帮百姓收农作物,也就没有顾得上他们。

等忙完后,就发现他们准备退兵,将军急忙打开城门说道:“速战速决。”

气的敌国军师直跺脚。

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忍不住笑出声。

除了这些事。

我还记得将军有问过我想做些什么,我说我想识字,将军不问缘由却会派夫子来教我。

可是每次听着夫子说孔子孟子时,只能一直点头示意夫子讲的好。

一天下来大字不识一个,但也会按照书中所写,照猫画虎。

然后拿着我书写的横七竖八的字递给将军看。

在我满怀期待将军会夸奖我时,将军让我看着朗诵一遍。

我看着自己写的字张了张嘴巴却发不出声音,随即丢下一个借口转头跑掉。

往日的点点滴滴从我脑海闪过。

回过神来。

将军放下茶盏起身往外走,留下一句。

“吩咐下去,启程回京。”

简单收拾好东西后,将军给了我一封书信,让我安排一位将士先行把书信送往京城。

随后又让我安排了一辆马车候在城门内,城门缓缓从里面打开。

外面只有敌国将军君云萧一人。

他不同往日一身军衣,白色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流云纹滚边。

夕阳撒在他身上,给他渡上一层金光,长长的影子更显落寞。

他整个人也从战场上的严肃,转化为一位平易近人的翩翩公子。

不对,应该是平易近人的大皇子。

他不仅是漠北国将军更是漠北国大皇子。

这应该是我第二次见大皇子,我被派来当细作的时候匆匆看过一眼。

那时候大皇子是准备把我们姐弟带回漠北国,谁知战况激烈。

慌乱之中大皇子带走了弟弟,也不忘给我指了一条路,潜伏在许意将军身边。

我这个人除了头脑有点简单,没什么心眼之外,还有一个重大问题。

不识字。

以至于在接连收到大皇子的书信后,无一封回信。

我看不懂写了什么,也不敢寻人问信上写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在将军问我想做些什么的时候,我才说道想识字。

等我大致识得一些字的时候,我已经快要成为将军的人了。

没办法将军真的待我太好了,我实在是不忍心伤害将军。

但是我又不能不顾弟弟。

所以我开始回一些将军的日常给大皇子。

可是时间久了,长时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开始把将军所有不用的想法全写在信上。

我写了很多,但对于大皇子来说却没有什么用。

自认为我已经透露了许多,只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更偏向将军。

到后面听说大皇子回了一趟宫,书笺也就是在这时候断了。

等君云萧再次回来时,就听将军说到议和这件事。

接到大皇子后,我们先回到了景宁将军府。

将军府面前还停着一辆马车,我走过去在马车外同将军说道:“已经接到云萧将军。”

从城门出发街边百姓都在欢送我们。

我驾着马车,向百姓挥手,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景宁县。

心里还是会有些许期待,京城是什么样的。

赶了五天路我们才在申时赶到京城。

刚进城门,百姓夹道欢迎。

果然将军不论在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

人群里还能听到有人说。

“许意将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不愧是威武大将军子女,叫我们刮目相看。”

“多亏有将军,才能有我们安稳日子。”

听到这些我也为将军感到高兴。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还有些百姓敲锣打鼓。

我驾着马车还没走远,看到一位公公从远处骑马而来,手里拿着圣旨。

“许意将军接旨。”

我停下马车跳在地上,看着将军和君云萧从马车里下来,跟着他们一起跪在地上。

公公打开圣旨尖起嗓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将军许意,重夺边疆,护国有功,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册封为护国大将军,钦此。”

“将军接旨。”公公合上圣旨递给将军。

将军起身走过去接过圣旨,“臣接旨,谢皇上厚爱。”

公公笑着道:“恭喜大将军。”

将军拿了一袋银子塞到了公公怀里,“劳烦公公跑一趟。”

公公暗中掂了掂银子,收好银子后说道:

“天子还说,这几日就劳烦将军先照顾漠北国大皇子,过些时日再举办外交宴会欢迎大皇子。”

等李公公离开后,将军把圣旨扔给了我,随后又上马车。

我不敢怠慢卷好圣旨放在一旁,继续驾着马车回到京城府邸。

将军府。

看到眼前富丽堂皇却又很冷清的将军府。

担心将军会陷入过往的记忆里。

将军府一家十几口人,除了许意全都死于边疆。

听说那时他们迟迟没有等到援军,用生命保家卫国,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

我是三年前被将军捡回去的小说精彩章节试读

等到援军赶到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整个景宁县一瞬间成为人间炼狱。

将军知道后请求天子,允许许家一家人都葬于景宁县后山。

许家一家世世代代守护着边疆,于他们而言景宁县就是他们的家。

我记得将军一天夜里同我说过,如果哪天她死了,也希望能葬于此处。

作为许家唯一的女公子,天子为了更方便掌控许家,一直把将军养在宫中。

援兵赶到依旧阻止不了边疆作乱,那个时候将军主动向天子请缨出兵。

重新夺回景宁县,当天亲手埋葬了许家十几口人。

这之后将军仅用一年时间就让边疆焕然一新,百姓们开始安居乐业。

在我眼里将军一直都是一个善良二又聪明的人。

连我都能猜出来援兵不到肯定另有隐情,将军肯定也知道。

只是碍于没有证据证实。

功高盖主,手握兵权,远在边疆,只要身边有人随便提及一二,天子就会忌惮许家谋反。

哪怕许家一心只为守护这个国家,却也抵不过猜忌之心。

明面上天子不能左右许家,却利用这次支援,不费吹灰之力扳倒许家。

最后许家只留下一个全家忠义名声,以及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将军府很大,也很静。

进去后里面只有一位长年生活在这里的管事。

将军派我给君云萧安排住处,第一次来到这里我也显得手足无措。

好在有管事,等分清楚南苑是客房后,径直寻了一处离客堂近的院子给君云萧。

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君云萧叫住了我并拿出一封书笺递给我,“在宴会前找机会交给尚书大人。”

啊,我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我有些犹豫,思考片刻还是接过书笺。

备好热水,我来到了将军西苑,伺候将军沐浴。

许意靠在木桶里闭目养神,“ “有些事做不做结局都不会改变,所以你不用过于纠结。但我希望你能学会权衡。”

将军说的很有深度,我不知做何回应。

只能默默替将军加水,放下新的衣物,然后退出去。

夜里,出于私心我拆开了信。

里面是将军与大皇子来往的信笺。

信的内容无关战事,全是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在这之前将军和大皇子除了战场相见,其他时候根本不曾见过。

人物分析

将军:是一位智慧与仁慈并存的领袖,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生活中也关心民生,对主人公有着父亲般的关怀与教导,其深沉的情感与责任感令人敬佩。

主人公:处于复杂身份与情感纠葛中,虽然身不由己,但内心善良且忠诚,对知识的渴望显示了其成长的意愿,同时也体现了其在困境中求生存的智慧。

章节评论

情节紧凑,情感丰富: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快速推进,如敌国议和、将军受封等,同时细腻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人物性格鲜明:将军的智勇双全、大度宽容,大皇子的多重身份与复杂情感,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各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

我是三年前被将军捡回去的
★★★★
每天一篇小故事
豪门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