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因误解和谣言引发的校园欺凌故事。主人公马若琪因其父亲被误传为“杀人犯”而遭受孤立、排挤乃至诽谤,展现了个体在面对不公与偏见时的内心挣扎与反抗。故事通过一系列事件的铺陈,深刻探讨了名誉、身份认同、校园霸凌以及个人尊严等社会议题,同时也反映了主角性格中的坚韧与不屈。
剧情解析
故事围绕马若琪因误会而成为校园边缘人物的经历展开,逐步展示了谣言的传播如何一步步影响她的生活,直至她在关键时刻凭借自身实力获得认可,从而对抗欺凌。整个剧情高潮迭起,既是对个人抗争的颂歌,也是对社会偏见与人性阴暗面的深刻反思。
精彩节选
“我爸关进去这么久,马上应该快出来了。”
舍友李婷听见我这话后大肆宣扬我爸是杀人犯。
这个谣言让我被挤出文艺汇演排练队伍,被泼脏水偷名贵手表。
甚至被诬陷考试作弊,差点吃处分。
我彻底被边缘化了。
但我可不是好惹的主…
开学第一天,妈妈送我到宿舍,依依不舍地望着我,“宝贝,以后就没有小棉袄陪着我了。”
我宽慰道,“我爸关进去这么久,应该也快出来了,他陪着你不就好了。”
“这么些年,妈妈忙工作也没顾上你,全靠你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妈妈愧疚啊。”说完伤心地抹起眼泪。
很快,我爸是杀人犯,我是杀人犯女儿的事情就在学校传开了。
可我爸明明是闭关搞科研的伟大的科学家呀!
怎么就被说成了杀人犯?
而我也第一次成为了班上的边缘人物。
不知道谁在我宿舍的椅背上贴了“杀人犯之女专属活动区”的标识,
吃饭的时候,我端着餐盘刚准备落座,大家就闻风丧胆般避开我。
无论女孩们围在一起多么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只要我一靠近,立马警惕到鸦雀无声。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但我遵从爸爸的教育,小不忍则乱大谋。
也本着刚开学还没摸清形势,不要轻举妄动的观念。
暂时懒得和这些听风就是雨的 chun huo 一般见识。
但最夸张的,让我忍无可忍的事情发生在军训的时候。
这天教官告诉我们要选6个女生。
代表班级参加文艺汇演。
我们是计算机专业,班上一共就8个女孩子。
而我妈出生在文艺世家,我们市最大的传媒公司就是我妈开的。
从小就接受到专业的艺术熏陶。
这种活动我自然第一个报名。
我发现和我一同举手的是我舍友李婷。
她自信傲娇地昂着头说,“暑假我花了好几万学的爵士舞,我不但能表演,还能请我私教帮大家排练呢。”
这时我还不知道是她四处诋毁我,她更不知道我已经通过了舞协的中国舞十级。
“爵士舞我也喜欢,我们一起学习。”我热情回应。
李婷闻声看来,一见是我,吓得魂飞魄散一般,捂着嘴惊叫,“谁要和你一起啊!”
她还特别提高音调强调了那个“你”字。
一些同学也随之投来鄙夷惊惧的眼神,低声嘟囔着,“她要是参加,咱们就都别去了。”
教官一脸惊愕地看着我,他肯定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提到我就像见鬼了一样。
这时李婷又出头了,“表演需要配合,大家自由组队呗,反正只需要淘汰俩人,何况我还掌握着舞蹈资源呢。”
说完就轻蔑地瞪了我一眼。
我真想笑,一个爵士舞老师就叫舞蹈资源?那我妈那些文工团、话剧团的姐妹们是不是可以封神了?
女生们偷瞄了下我,挪着步子,纷纷加入了李婷那个阵营。
哟呵,这才开学,拉帮结派就开始了?
只有我另一个舍友高琳低着头、抿着嘴站在一边。
奇怪了,我此刻真的很想知道李婷是怎么快速收服人心的。
又为什么要排挤我。
只是因为我长的比她还漂亮?
直到有同学告诉我是李婷放出我是杀人犯女儿的谣言时,我才恍然大悟。
李婷这个断章取义没见识的东西,哪里知道我开学说的,所谓的关进去。
是闭关!
我爸是科学家!每次做重要研究和项目的时候他们都会封闭管理,妈妈说的这是行话,一直以来习惯了。
可李婷这一宣传,我就被贴上了“杀人犯孩子”的标签。
大家现在有如惊弓之鸟一般对我避之不及,李婷这个心机女反倒是借这个话题笼络了人心。
在李婷成功把我挤出班级文艺演出队伍的当晚,我正在宿舍琢磨白天的事。
突然接到了校艺术团打来的电话,“请问你愿意参加校舞蹈团吗?我们正在准备军训汇报演出节目,想请你表演独舞一只。”
“没问题啊,舞蹈曲目我自己准备吗?”
“你是中国舞专家,你定好了给我们这边的老师看下就行。”
“我会好好准备的。”
我淡定地挂了电话,我并不惊讶,因为我爷爷是校董,而我是舞蹈专业人才。
反倒是李婷和张蕊炸毛了。
从我接电话的那一刻,她俩就鬼鬼祟祟地够着头,恨不得把耳朵贴上来。
李婷先沉不住气了,阴阳怪气地寒碜我,“你能准备什么舞蹈啊?”
白天的事我还气着呢,直接撂下一句,“管你什么事?”
听说李婷家挺有钱,看她吃穿用度,确实也都要点家底。
加上人长的好看,估计从没受过这种委屈。
只见她气得脸都僵了,跳起来冲到椅子边指着我,“你这是什么态度!”
我也怒火中烧,从小家教告诉我,指着别人说话是很不尊重人的。
我也不是隐忍的个性,猛地站起来叉着腰,语气凶狠地威胁她,“你再敢指着我试试看呢!”
李婷忽然做作地缩着脖子,跑到宿舍门口,装作受害者一般对着走廊大喊,“马若琪威胁我啊,杀人犯的孩子也要杀人了!”
她竟敢骂我父母是杀人犯,这触及到了我的底线,忍无可忍。
我逼近她,双手揪住她的衣领,恶狠狠地瞪着她,“我已经警告过你了,你不要欺人太甚!”
李婷哆嗦着,梨花带雨地哭了起来,“大家救我啊,马若琪当众行凶了!”
张蕊也在一边煽风点火,“龙生龙,凤生凤,杀人犯的女儿会杀人啊。”
我本来还对每天省吃俭用,熬夜在网上接活,勤工俭学的张蕊抱有的微弱好感完全一扫而空了。
现在,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毫不畏惧地冲围观人群喊。
“看什么看,疯狗乱咬人的话你们也信?”
而拽着李婷的手只更用力。
她的衣扣都被我扯掉了,狼狈不堪,在那挣扎着滋哇乱叫。
“给我道歉,不然我不松手!”
现在我特别感谢我从小练体能,训练出的良好身体素质。
在此刻,完全压制住了她。
张蕊这个胆小鬼,也只敢像武侠片上面的恶人配角一般。
在外围张牙舞爪,就是不近身。
后来宿管阿姨来当和事佬,好言相劝,我才肯松手。
虽然没得到李婷的道歉,但至少我气势上没输。
借此也给了她们颜色看。
我也不是好惹的!
当时我真的气疯了,我没惹任何人,就向我泼脏水。
随便给我下定义,带着有色眼镜去评判我。
纵使我是杀人犯的女儿,我做错了什么,就要遭到此等侮辱和歧视?
杀人犯的孩子就不配得到尊重和认可了吗?
我最见不得在弱者身上找存在感和优越感的人。
而李婷和张蕊正是这种人!
爸爸一贯教导我,不要惹是生非,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所以对同学矛盾,我一向喜欢冷处理。
开学以来,我本不想树敌,更想低调。
毕竟
人物分析
马若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自尊心的主角,面对不实的谣言和恶意的排挤,她选择隐忍但不失时机地反击,展现了智慧与勇气并存的性格特点。
李婷:典型的校园小团体领导者形象,通过散布谣言和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舆论,反映出她的虚荣、嫉妒及缺乏同理心。她的人物设定揭示了校园欺凌背后的心理动机。
张蕊:作为李婷的附和者,她的行为更加凸显了群体压力下的盲从现象,同时,她的煽风点火也说明了在特定情境下,人性中的恶可能被轻易激发。
章节评论
文章巧妙地构建了紧张的校园氛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场景,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和其内心的波澜,引人入胜。
作者在叙述中巧妙植入了反转情节,如马若琪从被排斥到接到艺术团邀请,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展示了个人才能与家庭背景的复杂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