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与丁池年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因一杯加糖豆浆而分手的荒谬经历。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琐碎事物如何影响深厚的感情,并探讨了人们在面对误会时的固执与脆弱。故事以主人公试图挽回恋情为线索,展现了她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剧情解析
故事始于主人公计划在同学聚会上向丁池年求复合,但丁池年缺席。接着,作者回顾了他们的恋爱历程,特别是因一杯加糖豆浆引发的分手事件。最后,主人公意识到丁池年可能对她已无感情,但她仍无法放下这段感情。
精彩节选
自从和丁池年 分手 之后,我就天天想着要和他复合。
我连咱俩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这段爱情怎么能中道而崩殂?
唯唯诺诺想了一个多月,终于决定在同学聚会上不要面子地做出实践,死皮赖脸求原谅。
没想到丁池年竟然没来。
我只好主动出击,约他见面,哄好小男友,成就一桩从校服到婚纱的完美姻缘。
我和丁池年相识十年,相恋四年,还没到七年之痒就分手了。
我们研究生考进了同一所大学,毕业之后都回到家乡,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躲过了“毕业季就是分手季”,逃过了“上岸先斩意中人”,没想到最后还是败给了生活。
那天是我们在一起的四周年纪念日,恰巧赶上一个不用加班的周末,就约定一起出去好好地玩一天。因为刚开始工作都非常忙,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相思之苦积攒已深,就算每天视频通话得不到多少缓解。
眼看第二天就能见面,我兴奋地很晚才睡着。即便如此,仍然坚持早起化了全妆。
早上出门的时候多开心,下午回家的时候就多失魂落魄。
本来应该是恩爱有加的一天,我们却分手了。
分手的原因是一杯加糖的豆浆。
我从来不喝加糖的豆浆,丁池年却对早餐铺的老板说「两杯豆浆,加糖。」
我很生气,高中的时候他给我带了那么多次早餐,谈恋爱之后又给我买了多少次的早餐,从来没有一次弄错过。
怎么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反而记不清楚了?
我冷着脸没接他递过来的豆浆,「我喝豆浆不加糖,你忘了吗?」
我想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可他偏偏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吗?我不知道。」
我瞬间火冒三丈。
加糖的豆浆点燃了导火索,然后是剧烈的争吵。最后我扔下一句「分手」,然后扭头就走。
现在回想起当天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很离谱。两个人怎么就因为一杯加糖的豆浆在大街上吵起来了。
按理说还得发生什么事情才能导致分手这么严重的后果,可是我想不起来了。
从那开始我们就再也没联系过。如我所愿,我们分手了。
也许是我重新恢复单身对我打击太大造成的间接性失忆?
其实我从来没想过分手,如果丁池年当时拦住我,或者后来给我发信息哄哄我,给我个台阶下,我一定会原谅他的。
可他没有,直到现在都没有。
终于是我先忍不住要踏出求和的第一步,丁池年以前对我说过,他先对我动心,在这份感情中处于劣势。
果然是假的,要不然怎么还能让我低声下气地恳求他回心转意。
男人的每一句话都要持保留意见。
想着明天的同学聚会,手指在键盘上删删打打,再三犹豫还是没能把那句「你明天去不去」的话问出口。
算了,他每年都会参加,难不成为了躲我连他的好哥们、好兄弟也不见了吧。
事实证明,我低估他的铁石心肠了。
他真的没有来。
环顾四周,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就是没有丁池年。
有事?加班?记错时间?我在心里给他找了许多理由,可是天平还是倾向不想相信的那个——他不想见我,连复合的机会都不给我。
原本凭借这么多年的感情基础,我有九成的把握和他重归于好,现在只剩下五成了。
心情控制不住的低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老同学见面,一是谈谈近况,二是叙旧,三是展望未来,祝愿美好明天。
此时此刻已经进行到叙旧的环节,有人聊起互相的第一印象。
我对丁池年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我是先记住了他的名字,再记住了他这个人。
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我把它看作我人生的新起点,埋头苦读、呕心沥血,发誓要在新班级里站稳脚跟。
于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分班一个月,同学还没认全。
但是丁池年的名字和他的那张脸,我是记得死死的。
分科之后的第一天,新的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眯着眼睛看座次表。
我就坐在第一排,离班主任很近,这让我很慌,一道数学选择题迟迟没有答案。
正当我坐立不安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了我的名字。
「丁池月……」
我抬头看,班主任笑眯眯的,脸上的褶皱慈祥地堆在一起,我就不慌了。
「还有个叫丁池年的,你俩是兄妹啊?」
我愣了一下,这名字,可真巧啊。
「不是。」
「是姐弟啊?」
「……也不是,我不认识他。」
「挺有缘的,名字这么像,你俩是不是谁还有个弟弟叫丁池日啊?」班主任还挺爱开玩笑的。
「我没有。」
但是不知道他有没有。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丁池年的名字,牢牢记在了心里。几天后的一堂英语课让我把名字和人对上了号。
英语老师提问单词,我内心疯狂祈祷不要叫到我,作为一个社恐人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话太窒息了。
「丁池——」
完了完了。
「年。」
没完没完。
随着少年站起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身上。我比其他人多了几分探究的目光夹杂着看过去,想仔细瞧一瞧这位“有缘人”庐山真面目。
少年身高体长,背挺得直直的,样貌清秀。我的脑海里浮现“温润尔雅”四个字,长得还行,配得上这个名字。
丁池年对答如流,英语老师非常满意,自此对他青睐有加,几乎每节课都要提问他。
不只是英语老师,还有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很喜欢让他回答问题。
每次老师点他名字的时候,我心都要颤一颤,听到最后一个字才松一口气。
因为这一刻的提心吊胆,我想我得记丁池年这个人一辈子。
当然我也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总有一次要点到我的名字。我磕磕绊绊地背完唯物主义发展观,坐下时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往丁池年那儿瞥了一眼。
正好对上视线,心里突然有点小得意,提心吊胆的滋味不好受吧。
转念一想他大方自然回答问题的样子,点名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好像没什么意义。
除了点名时候我单方面的心惊肉跳,一切没什么不一样。毕竟都是高中生了,不会像小学生那么幼稚拿名字开玩笑。
又不是重名,也不会出现一个名字两人应的尴尬场面。
但是托了高中生眼高手低的福,还是有一些头疼的地方。
某天晚自习课间我依然奋笔疾书,和一道数学题死磕,可谓面目狰狞。
一张英语试卷突如其来横在眼前。下午刚做的课堂测试,英语老师这么快就批完了。
默默在心里感叹老师的迅速,脸也不抬地把试卷接过来,随手放在数学笔记下面,接着死磕。
「用韦达定理试试。」
这个声音……我抬起头。
丁池年一脸认真地看着我乱七八糟的演草纸。
这样都能看出来该怎么写?!
「我刚做完这道题,很熟悉。」面对我无声的询问,他笑了笑,解释说。
「谢谢你呀,我试试。」
「嗯。」
我低下头梳理思路,重新画图,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推理计算。
他还站在那不动。被人这样看着,我有点紧张,坐标系都画歪了。他这是要看着我做出来吗?
还好等我画完图,上课铃就响了,我顿时松了一口气。
丁池年果然有两下子,照着他的思路,计算也简单多了,不一会就解决了这道让我头疼很久的数学题。
这时候后桌递过来一张英语试卷。
怎么又有一张?一看名字:丁池年。
电光火石之间我心领神会。
怪不得丁池年不是英语课代表,却拿着我的英语试卷,给我之后还站在这里不动。
粗心大意的英语课代表看错了名字,我的试卷就到了丁池年的手上,然后他站在我这里等着他的试卷。
后来时间证明,粗心大意的不只是英语课代表。
高中三年,试卷、练习册、准考证,一切带名字的东西都被发错过。
以至于我们俩培养出一种特别的默契,每当被认错了名字,总是无奈地隔空对视一眼,他再过来交换。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记不住别人名字的同学。
就比如说我的前桌,好歹我也坐他后面快一年了,连我名字也记不住。
人物分析
主人公:深情且执着,对丁池年有着深深的依恋,即使在分手后仍努力寻求复合。
丁池年:曾经细心体贴,但在这次事件中显得冷漠,可能有自己的困扰或固执。
章节评论
分手的理由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揭示了两人在沟通上的断裂,以及在关系中的疏忽。
文章通过回忆的方式,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与丁池年相识的点滴,增强了故事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