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情感纠葛,主要围绕着“我”、付景年和沈雪婷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作者揭示了“我”内心的委屈与无奈,以及对家庭冷漠的深刻感受。文章中的人物对话和行为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尤其是家庭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情感偏向。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还暗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剧情解析
这一章节主要描述了“我”在家庭中的边缘化地位,以及她与付景年、沈雪婷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一系列事件,如付景年送沈雪婷收录机、替她道歉等,揭示了家庭内部的权力失衡和情感偏袒。同时,沈雪婷占用“我”的大学名额这一情节,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整个章节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压抑和绝望的氛围。
精彩节选
付景年 眉头紧皱:“时宜,你怎么突然说这样的话?”
见我不说话,他叹了口气:“你只是嘴上说不在意,其实还是怪我把你赶出去是不是?你看事情怎么能只看表面?”
“你要是不出去,我又怎么好劝雪婷和阿姨她们早点消气,你看,现在不就好了。”
沈时宜 沈时宜付景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说着,他抬手揉了揉我的头,又帮我捡起地上的东西。
看着他的背影,我真的很想问:“缓解我和沈雪婷矛盾的方法明明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用这种让我隐忍委屈的方式?”
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句:“我知道。”
因为,这个家里,没有人会在乎我。
因为不在乎,才会选择让我来受这个委屈。
眼眶突然一热,我低下头。
外面沈雪婷的声音响起:“景年哥,你送我的这个收录机怎么用啊?”
付景年捡东西的动作一顿,尴尬地看我一眼:“雪婷从小就喜欢这些时髦玩意儿,为了替你道歉我才送她的。”
“说好了一个月之后我们就去领结婚证,我答应的事情不会反悔,你别多想。”
他的语气一贯的温和,是我最喜欢的。
但他刚说完让我别多想,就把手中随便捡的两张纸递给了我,快步出去:“雪婷,别急,我来帮你看看。”
每一次,只要沈雪婷一声景年哥,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丢下我。
我看着他的背影,酸涩瞬间溢满胸腔。
我上辈子怎么就看不明白呢,他对我只有言语,对沈雪婷才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收拾完东西,我太累了,躺进微微湿润的被子睡了起来。
不是我不想换被子,而是只要我说了,换来便又是一阵不耐烦的辱骂。
他们虽然不像赵家那样动辄打我,但那语气里的轻蔑和鄙夷却更刺痛我的自尊。
这一晚,我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没有沈雪婷,我也没有被抱错。
我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又跟青梅竹马的付景年结婚,幸幸福福地过完了一生。
直到我被痛醒,外面天色已经大亮。
喉咙像是被刀片刮过,火辣辣的疼,浑身也烫得惊人。
或许是昨天淋了雨的缘故,我发高烧了。
我强撑着身体,想出去喝口水,再找点药。
一出房间,就听见沈雪婷清脆的笑声。
我站在楼梯口往下看去。
客厅里,沈雪婷穿着一身不知道什么材质的新裙子正在炫耀。
“妈妈你看,这是景年哥特意叫朋友从红港给我带的裙子,好看吗?”
妈妈笑意温柔:“好看,我女儿穿什么都好看。”
沈雪婷上前勾住她的臂弯:“等我赚钱了我也给妈妈买。”
我望着这母慈女孝的场景,又低头看了看身上洗的发白的蓝衬衣,不自觉攥紧了手指。
我这几套衣服,还是刚回沈家的时候,妈妈买的。
那时的我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什么都不熟悉,也不爱说话。
面对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我特别喜欢,鼓起勇气道谢。
但是我穿上之后,她并没有夸我,而是看了很久后转身出去了。
后来我听见她跟人说:“果然是小地方养大的泥腿子,好好的衣服都穿得跟偷来的一样,我一看见那张跟我长得像的脸就头疼。”
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给我买过新衣服。
可沈雪婷柜子里的衣服裙子,多得都塞不下,她不喜欢了就施舍一样扔给我。
“雪婷马上满十八,又要上大学,这是我送她的礼物。”
付景年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
我看见他对沈雪婷宠溺地笑着,这是他在我面前时从来不会有的神情。
沈雪婷咬了咬唇:“可是我用了姐姐上大学的名额,姐姐会不会不高兴啊?”
付景年还没说话,妈妈插话:“她嫁人了就该好好照顾景年,读什么书,要不是景年把她带回来,她连多读两年书的机会都没有。”
我一怔,心尖像是插了一把刀,血液好像也冷了下来。
沈雪婷的成绩,根本上不了大学。
这裙子根本不是付景年送她的礼物,哄着我随军,将我的名额让给沈雪婷。
——才是他真正送给沈雪婷的生日礼物。
人物分析
付景年:表面上温和体贴,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为了维护表面和谐,选择了让“我”承受委屈,而对沈雪婷则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上的支持。他的这种双重标准反映出他对不同人的态度差异,也暴露了他在处理家庭矛盾时的无力感。
沈雪婷:她是一个典型的被宠坏的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她表现出对母亲的孝顺,但其行为背后的自私和虚伪让人难以忽视。她占据了“我”的大学名额,却依然能理直气壮地接受家人的宠爱,这进一步加剧了“我”的痛苦。
“我”(女主角):性格内向且善良,但在家庭中长期受到忽视和冷落。她虽然试图理解和包容家人,但内心的委屈和不满逐渐积累,最终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她的梦境表达了她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
章节评论
情感共鸣:这一章节通过“我”的内心独白和外部环境的对比,成功地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尤其是“我”在面对家庭冷暴力时的无助感,让人不禁为她的遭遇感到心疼。
情节铺垫:作者巧妙地利用这一章节为后续剧情做了充分铺垫。特别是关于沈雪婷占用“我”的大学名额的情节,不仅加深了矛盾,也为后续可能爆发的冲突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