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传统与情感纠葛的故事,通过主人公“我”与丈夫沈子淮以及青梅竹马燕渡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婚姻忠诚、个人选择与道德伦理的碰撞。沈子淮违背誓言纳妓为妾的行为挑战了传统婚姻的忠诚与承诺,而“我”在面对背叛时的反应,既体现了女性的坚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的局限。燕渡的出现,则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情与可能性,预示着新的转折与自我救赎的可能。
剧情解析
故事围绕沈子淮的背叛、主角的应对策略,以及燕渡的突然回归展开。随着情节推进,不仅揭示了婚姻内部的裂痕,也暗示了主角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未来可能的选择方向。燕渡的回归为故事增添了新的变量,预示着主角生活可能迎来转机。
精彩节选
爹爹葬礼后不久,沈子淮带回一个妓子,说要纳她为妾。
他曾为了入赘我家,发誓此生唯我一人,绝无二心。
就只许他变心么?我找来竹马做戏反击负心汉。
演着演着,竹马却说他多年未娶,是在等我。
这是闹哪出,从前说娶我亏大了的人不是你?
阿爹出殡的那天,沈子淮迟迟未到场。
本应由孝子摔盆,作为半子的他不来,我只好仓促顶上。孝女摔盆,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等我处理好阿爹的后事,回到家,沈子淮半揽着一个美貌女子,低头喁喁私语,不知他讲了什么,女子笑出声来,花厅里言笑宴宴。
我一时愣住,懵懵然不知往前走。
见我来了,沈子淮脸上有片刻的不自在:“这是落英,我与她自幼相识,后来家中闹了蝗灾,我们失散了。这些年我一直挂怀着,前些日子才有她的消息,她过得...不大好,我便去蜀地将她接了过来。”
原来他这些天的消失,连阿爹的葬礼都不曾到场,任镇上人说尽闲话,笑阿爹无人送终。只是为了这个女人。
我在这些日子为了得到他的一点消息,什么法子都用尽了。想过无数种可能,想着若是他不幸被劫匪掳去了,不论开价几何,我都会赎他。
可唯独没想过这一种。我心中酸涩,刚才一见就知他们之间不是寻常关系,枕边人念想了这么久的旁人,我竟是一无所知。
沈子淮说的含糊,我却要问个明白:“接到家里来,可征得落英姑娘家人的同意?子淮,要是没问清楚,捅到官府治你个拐带妇女的罪名可就不好了。”
沈子淮冷了脸,“落英沦落风尘,就是因为她的家人,你就不要多问了。”
“那你想如何安置落英姑娘,花房那边,我陈娘子说一声,跟着她--”
沈子淮打断我:“落英的出身不好,让她去花房可不尽受那些人的欺负了。从蜀地带她回来时,我就发起誓,要让她一生无忧,平安喜乐。”
沈子淮执了身旁的落英的手,轻声安慰着,眼里满是柔情。
我却不合时宜的想起每回沐濯之后,我总是趁这个空隙一边晾头发,一边看账本。
这个时候,沈子淮就会接过秋罗手中的葛布,将我的头搁在他的腿上,替我拢发。语含埋怨:「看账本也这么入迷,夫人什么时候也抽空看看我?」
据说沈子淮的母亲是难得的美人,他则像极了他的母亲。一双桃花眼又清又亮,我总是很难忍住不看他。
每当我看他的时候,秋罗就会红着脸无声的退出去。
从前他的目光只会落在我身上,如今已被另一个人占据。
或许,我夫君的心亦是如此。我慢慢的吸气吐息,努力平复自己纷乱的心绪:“那夫君的意思,是要将她纳为妾室了?”
“是。”
落英闻言忙不迭端了桌上茶盏递给我,“请姐姐喝了妹妹这盏茶,姐姐宽厚,看在子淮哥哥的份上,接纳了妹妹这可怜人。妹妹定记得姐姐的恩德,和姐姐一同好好侍奉夫君。”说完,朝沈子淮那边看了看,似是十分羞涩。
落英盈盈拜倒,怯怯的瞥了我一眼,垂了首,如水中芙蓉不胜风力一般娇弱,惹人怜爱。
就这般迫不及待,“沈子淮,你曾在我父亲面前,赌咒发誓,此生绝不纳妾,只我一人。父亲不在了,你的话便不作数了么?”
沈子淮摆手:“够了,从前的事我没忘,你对我的恩情我不会忘记,不然我也不会做了你们江家的赘婿,娶了你。”说话间沈子淮眼风扫过我的右脚,我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那只脚明明已经没了知觉,我却有一种往后缩的冲动。
“这盏茶,不喝也罢。”他揽过落英,大步离开。
他竟把我们的关系说成是我挟恩图报,都是我一厢情愿。
可沈子淮,是你先来招惹我的啊。
他原本是鞋铺里的一个小伙计,因为我,才入了父亲创办的芝兰室,放弃了制鞋,学了制香。阿爹只我一个女儿,待他也是如亲子一般,教他调香和打点生意,沈子淮也一跃成为芝兰室的主事人。
他这次一连失踪了半月,连阿爹的丧事都不管,迫不及待的带落英回家。沈子淮他,还值得我相信吗?或许并不值得我终身托付.......
这时,肩膀不留神被人从后面轻拍了一下。
回头看一身玄色劲装的男人,帏帽下是一张极英气的脸,剑眉凤目,鼻正唇薄,下颌落拓分明。
“方才唤你几声,你都不应。只是痴痴望着桥下流水,便这般想不开?”
来人是燕渡,他是阿爹还在香料店做师傅时,店主的儿子。他生来就对香味嗅盲,没有制香的天赋,也对继承家业毫无兴趣。
同我自小一起长大,算得上青梅竹马。这些年他去了北地,我又嫁了人,也少了联系。
我因为沈子淮纳妾的事情搅得心乱如麻,不知如何取舍,便出了府散心,适才出神许久,他怕是误会了。
我无奈解释道:“我只是在想事,没有要轻生。”
燕渡闻言几不可闻的舒了口气,我问他怎么忽然回来了,之前听燕父说燕渡怎么都不回来,甚至有在北地安家的打算,让他头疼不已。
燕渡不在意道:“想回来便回来了。江一苇,近来可好?”
我努力牵了牵嘴角,打趣道:“还好,倒是你,大男人戴着帏帽怕晒黑了?啧啧啧,看来北地的风沙不大么,你竟变得这么白了。”
燕渡偏了脸:“咳咳,我又不是只在北地一个待在,再说你....们女人不就是喜欢小白脸么?”他的耳后迅速攀上一抹薄红。
见他这般扭捏模样,我忍不住嘴角翘起,多年不见容音未改,他还是那般的少年气,不经逗的。
燕渡不许我笑,装出气恼的样子,片刻后眉目也带着淡淡笑意。
好像又回到了年少时那段好时光,有阿爹护着,还有燕渡时不时的捣乱。
流光容易把人抛,他还是原来的样子,我却泥足深陷,不知何去何从。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切终究是变了。
燕渡说,不日后即是国舅的生辰,他爹特地叫他回来祝寿的。李国舅本是街头杀猪匠,只因妹妹宜妃在宫中得宠,便在澧都自封国舅,他做事不讲道理,全凭自己心意,欺男霸女,为害一方。
燕渡向来嫉恶如仇的一个人,如今也肯做些表面文章了。
耳畔依稀听得燕渡道:“.......听说了,你若是有事,便来找我,反正我在家里也是落得清闲,什么时候来找我,我总是在的。”
甫一回府,丫鬟秋罗便向我禀报,我不在时落英将她支开,再回来时,屋里就如遭了贼一般,遍地狼藉。
我慌忙前去查看,果然妆盒的首饰散落一地,衣裳不是不见了外衫就是失了下裳。
匣子里装的那双鞋也不见了。
而落英正在书房帮沈子淮研磨,一身穿戴俱是我的爱物。红袖添香,莫不妙哉。我无心欣赏,扣了落英的手:“我本不欲拿你的出身说事,风尘中亦有卞玉京、李香君那等侠女、烈女,你却尽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不是你的东西便不要拿。”
落英轻咬下唇,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儿。沈子淮解释道:“落英来得匆忙,没有置办几身行头。我便让她去你那借几身,以后还你也就是了。”
“我从来不知道不问主人便可以随意处置的道理,沈子淮,你这是慷他人之慨!”
落英怯怯开口:“姐姐,落英错了,主君疼惜落英,落英也听主君的话。姐姐,我改日还你,你不要惹主君生气好不好?”
“脱下来,我不想再说第二遍。”
沈子淮闭了闭眼,眼里流露出对我无尽的失望,冷声道:“纵然她做的不对,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寻到别人的短处就这般揪住不放。”
这一刻我知道我输了,怎么辩都是输。
秋罗在一旁愤愤道:“姑爷,旁的也就罢了,可那双鞋是你送给小姐的定情信物啊,这个怎么能....”
沈子淮往落英的脚瞟了一眼,偏移了视线,“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再让人做一双就是了。”
“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人物分析
沈子淮:一位背弃誓言的男子,他既有对旧情人的深情,也有对现实的妥协与自私,展现了一个矛盾复杂的角色形象。
“我”(主角):坚韧不屈,面对背叛仍能保持理智,试图维护自己的尊严,体现了传统女性中的独立与自尊。
燕渡:正义感强,重情重义,他的出现为故事带来了一线希望,是一个正面且充满活力的角色。
章节评论
情感冲突的细腻描绘: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成功捕捉了主人公面对丈夫背叛时的复杂情绪,从震惊、愤怒到无奈,情感层次丰富,引人共鸣。
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沈子淮的决绝与“我”的坚持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燕渡的率直与温暖为故事增添了色彩,这种人物性格的差异加深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