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缅栀白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1-06 13:02:23
状态: 完结
字数: 10.87万字
阅读人数: 6.7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前世倒霉,我掏心掏肺地围着王爷转了五年,没有换来他一次回眸。还没醒神过来,就被蠢表姐拉着葬身火海......重活一次,我选择换嫁他人。搞钱,搞事业,有空调戏帅哥美女,就是没空理他一下。也是奇了怪了,我越没空,他越粘上来。这人怕不是......犯贱?
【目录】
第1章 方府和江门
第2章 害我的人
第3章 仙音寺观音诞
第4章 梵楼遇故人
第5章 放下也需时间
第6章 深夜到访
第7章 又有来访者
第8章 绿孔雀改红鸳鸯
第9章 要爱护鸟类
第10章 故人与故人
第11章 又是警告
第12章 遇见叶凌凌
第13章 要为自己争气
第14章 打人不能打脸
第15章 听梦引恻隐
第16章 惨景又再现第1章 夜
第17章 新人格?
...
第18章 偶遇未婚夫婿2025-01-06 13:02:23
【原文摘录】
方舒窈不慌不忙地为她擦拭,顺便和她耳语几句。说了什么,我听不清,但是看她眉眼掩饰不住的欢欣,我更是确定,她和我一样,都重新回到了十八岁——将要出嫁的那一年。
方林氏一边听着方舒窈的话,一边瞄了瞄我。
那目光自然不会有多少善意,毕竟这个时候的刘桑比起另一个庚帖上的人,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这就是为什么,前世方舒窈没有任何犹疑地选了冉弋,就像是现在,她精准狠地先我一步,拿了刘桑的庚帖。
她是个绝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人。但也不得不说,目光着实短浅。
而我,依然眼观鼻地静静立在一旁,余光觑见方林氏的眉头渐渐舒展,虽有犹疑,却也只在一瞬,很快就被她掩饰了下去。
堂内寂静无声,衬得雨打屋檐的声音格外明晰。
能感觉到方林氏内心的挣扎,良久,她缓缓出声:
“你窈姐姐心疼你,毕竟你一介孤女无依无靠……”她停了一下,露出一副说错话的神态,转了话语:“冉家世代崇武,从不在意出身,冉家主母爽朗大度,最是不拘小节,你嫁过去,必是会善待你。”
方林氏又是一顿,“这桩婚事配你,是绰绰有余。许姑爷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
这声音听着略有些压抑生硬,像是从后槽牙硬挤出来的。
我在心里冷笑,几句话,又抑又扬,只是抑的是我,扬的却不是。
这是多看不上我们许家人,又是多么舍不下这桩姻缘,才能让方林氏这种一向装得温婉大度的人,都有些破功了。
她这最后一句,倒也不错,若是我真能如期嫁到冉家,而冉弋也是个福泽深厚之人,确实不枉费老许生前的一番呕心沥血。
我本姓戚,祖父是前朝宰相。九岁时,祖父被太后一党构陷,全族被屠,我是全家拼尽全力保下的唯一血脉。
戚家的门生宋泊简偷偷将我送到江门,隔年,我被老许看中,收养为继承人。
江门搞得是神神叨叨的一套,做的是坑蒙拐骗的勾当,老许是江门的大当家,何其敏锐的一个人,他虽不完全知道我的身份,却也能觉察到一丝不一样的感觉。
许多来江门的人,多少都有些不能为人道的秘密,所以老许没有深究,问过我生辰后,便把他幼年早夭的亲生女儿的身份,套在了我身上。对外宣称,我是他在外养病归家的女儿。
只是这事,仅有江门的几门老当家知道。
老许看中我的机敏沉稳,栽培我,而我也急需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好藏身。我和老许,其实最开始就是各取所需。
—— 引自章节:第1章 方府和江门
如今再次深一脚,浅一脚地踩上满地落叶,心头却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的温暖,像是久未归家的游子,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
我由心而笑,悠悠漫步,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叫唤——“表小姐,还请等一等。”
这声音我认得,是方舒窈身边的绿玉。我略一思索,算了算时间,立即明白了方舒窈的来意。
唉,还有半个月呢,急什么。
见我停下转身,方舒窈更是加快了几分步伐。
“幽静妹妹走的这般快作何,害得我一阵好赶。”方舒窈笑嗔,白净的面颊上浮起两坨红晕,想来一半是因为走的急,一半是因为太过兴奋了吧。
她一向嫌我憨直如木头,从前哪里愿意与我说话,如今居然会用这种半是玩笑的口吻,可见重来这一遭,她内心的狂喜。
而她这难得一见的态度,倒也让我不得不好奇,她到底是用何种理由,哄的方林氏毫无反对之意。
难不成直接告诉方林氏,她是重生而来的?
不对,刚才方林氏的神情只见犹疑担忧,不见惊奇。而且,方家世代经商重利,骨子里带着自私冷血,从不信鬼神之说,就算方舒窈说了,怕是反而会当自己的女儿得了失心症,从此深锁院中,让她再无自由,也是说不准的。
这一点,想来方舒窈更为了解。
因为想事,我有些微微出神,惹得方舒窈蹙眉不悦,“你这性子真的是......”
她轻咳两声,咽下无趣二字,目光在我身上打量了一下,似乎对我半旧的水蓝锦袄略有嫌弃,又是蹙眉:
“爹爹年前从蜀都回来,带回了不少的蜀锦,娘亲正好给你留了两匹。”
她示意绿玉上前,而我看着她手中托盘上的蜀锦,那老气横秋的花色,我心中的鄙夷比她更甚。
谁还缺这点料子呢。
我一直在方府营造的,都是安静朴素得容易让人遗忘的人设,所以从不在衣饰上花太多心思。
然而,不穿,不代表我没有。
江门生钱的路子虽野,却快。而且前些年,宋泊简将凉溪镇码头的生意越做越大,我手中能动用的钱,足够买下半个凉溪镇。
我要什么样的料子买不起,非要收下人家不要的?
“这样繁花锦簇,福寿绵长的料子衬窈姐姐才是,我年幼福薄,哪里敢用?万万使不得的。”
方舒窈一向当我憨直得有些傻气,不懂变通,听着这种大实话,一时脸上还真有些挂不住,“你胡说八道什么,这样老气的花色连我阿娘都看不上,怎能给我用!”
你用都不合适,那给我这个,比你还要小半年的人用,就合适了?
—— 引自章节:第2章 害我的人
因为这出意外,加之太后正好看重我毫无背景,便赐婚,让我嫁入慎王府。
而这段美人舍命救君子的故事,倒是成了京都街头巷尾的上好谈资,连我身上的伤痕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从前到底是妙龄少女,对容貌还是在意的。而且,少女怀春,我还对魏其修一见钟情,更是容易生出自卑。
别人明明是借着疤痕,赞扬我英勇善良。而那时的我却不懂,每次被人谈及,仿佛触了我的逆鳞,忍不住地发火,失了仪态。
以至于后来,魏其修把我当成粗鲁不堪的村妇,总是派人盯着我,生怕我给慎王府丢人。搞得我自己在京都举步维艰,许多原定计划难以施展。
这种情况下,别说为戚家复仇了,就差没把自己给暴露了。
现在想想,前世虽然死得早,还憋屈,但好在老天开眼,让我重来一遭。
因而,就当前世是一场浑浑噩噩如浆糊的梦,如今梦醒了,心明了,懂得分清人生主次,明白自己要实现的最终目的,这才是最要紧的。
我不会费精力地去追溯方舒窈的过错,不是因为我大度,而是因为,她不过就是我人生中不起眼的过客。我不愿再像从前那样,总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所以,我不介意方舒窈,要拉我当挡箭牌的那点小心思——
伤,我受,王妃的位置,她来享受。
她想着坐享其成,与我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说到底,也得看她有没有这福气不是。
前世的失败,更多是因为我受情感羁绊太多,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才会让自己处处受人掣肘,还被方舒窈给害死。
如今,我清醒地活在悲剧还未发生的现实,怎会让自己毫无准备地重蹈覆辙呢?
二月十九,观音诞。
一夜大雨,天明见晴。
山下湿寒渐消,映山红簇着山路,一路蜿蜒而上,偶有鸟啼轻翔而过,划破晨起宁静。
初春天气不大和暖,却不影响上山的善男信女的步伐,成群结队的,好不热闹。
人群往来,大家各自笑谈着,但是目光总是时不时地瞥向我身旁,窃窃私语,我本想视而不见,但那一抹明艳的翠绿总是钻入眼球,让人实在不得不在意。
碧银花冠,绿锦银丝对襟小袄,下面是绿石榴裙,身形妙曼,妆容精致,如一只绿孔雀,果然出众。
嗯,生怕自己不能夺了这春日的光彩。
渐风鄙夷低笑,压着嗓音,与我咬耳道:“这方家小姐果然到哪,都是光彩夺目啊。”
我微微挑眉,笑而不语。
方舒窈底子是不错的,容貌秀丽柔美,身形也好。
—— 引自章节:第3章 仙音寺观音诞
“我的意思是......冉家是极好的,幽静妹妹安心待嫁便是。怎么说你也算方家的一份子,我们还能害你不成?”
害我确实还不至于,但是此桩姻缘,最大的得利还是方家,我过得好与不好,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我也不在意。我等的是林羽娆的话。
只见她的神色果然露出一抹怀疑,随即又露出了然,瞟了我一眼,小声对着方舒窈道:“你是怕那个呆木头问过,就不肯嫁了是吧?我懂。不过,我也想知道,你之前是找哪里的大师批过命的?哪天也带我见见。”
“这个,这个......”
方舒窈结结巴巴,她本来就是因为重来一世,才会未卜先知,哪里是找什么算命大师。而重生一事,她最是不敢随便与人道。
林羽娆以为她是故意连她也瞒着,顿时拉下脸来:“舒窈,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你亲人,亏我事事为你着想,我也就是这点小事找上你,你竟是不肯帮忙,真是让我失望!”
“不是的,这个.......我......这个,大师日理万机,时常云游,我......我要先去确定一下他还在不在凉溪镇......”
“别说了,说来说去,都是推脱之词。”林羽娆不悦打断,“我今日身子不爽利,就先回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娆姐姐,娆姐姐......”
方舒窈想要喊住她,奈何人家根本不搭理。而她自己今日还有重要的任务,又怎么舍得走呢。
方舒窈气急败坏地瞪着我,而我用一种无辜而清澈的目光回望着她,看的她,更是怒火中烧。
不论她最后会不会编出一个算命先生来,她和林羽娆的嫌隙算是彻底种下了。
因为我和她都很清楚地知道,林羽娆再过几个月,便会给一个大她近三十岁的老县令当填房,过得并不顺遂。
所以,找了便得说实话,不找,便是没有真心实意。两种结果都会导致林羽娆心生不满。
林羽娆虽然护短,却也心胸狭隘,自大强势。这个嫌隙一生,怕是不会再护着方舒窈了。
而我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虽然她们从前只是用内宅的小伎俩膈应我,我也懒得应付。但是现在,我就是看方舒窈不顺眼,这点小事,我就不想忍了。
我心情颇好,面上依然是那种无辜老实的模样:“窈姐姐,我先到后山的桃林等你吧。你也是知道的,我最是怕这种人多的地方。”
—— 引自章节:第4章 梵楼遇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