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献六良策给朱元璋小说精彩节选试读

开局就献六良策给朱元璋电子书

作者: 糖醋猪蹄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2-21 07:58:13

状态: 完结

字数: 8.45万字

阅读人数: 16.3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一睁眼,重生成为了燕王朱棣的次子朱高熙为了能让老爹在大伯朱标逝世后,顺利当上储君,自己当上皇储,朱高熙可谓操碎了心。但想做到这一切,搞定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关键。于是在某日深夜,朱高熙来到朱元璋面前:“皇爷爷,我有六策,可保大明万世!”……

【目录】

第1章 仙人托梦

第2章 六良策

第3章 惊了

第4章 建立皇庄

第5章 不狠是坐不了皇位的

第6章 心急的朱允炆

第7章 猖狂的扶桑人

第8章 蓝玉的又一个把柄

第9章 名门之后

第10章 一起走

第11章 名医戴思恭

第12章 老狐狸李善长

第13章 试枪

第14章 计划开始

第15章 略施小计

第16章 夜宿逍遥津

第17章 绝境

第18章 以假乱真

第19章 老爹送来的猛人

...

第20章 建昌卫叛乱2025-02-21 07:58:13

【原文摘录】

奉先殿内,一位浓眉大眼,体格健硕的老者背着双手正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

此人正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听到朱元璋的问话,他身下那位身穿绣有蟒型锦服的少年惶恐的再次一拜:“孙儿所言万万属实,绝对不敢有半点欺骗皇爷爷。”

这可不是他装出来的,少年是真的慌。

他其实也没想到,自己通宵看个岛国电影,结果醒来竟然就穿越了。

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洪武大帝的孙子。准确来说,他是燕王朱棣的次子。

深知历史的他知道。

自己这位便宜老爹在大伯去世之后,一直想谋划太子之位。

然而很可惜,朱元璋最终还是选择了建文帝。

这也使得老爹开始想着要起兵造反,自己登上皇位。

可是历史上朱棣虽然成功登基了,并且创下了永乐盛世。但其中的曲折,想必也十分残酷。

为了老爹能少走点弯路,自己也少遇点危险,然后顺势享福。

经过一番思考,朱高熙决定,自己还是提前给老爹在爷爷这增添些印象分吧!

谁让大伯应该再过不久,可能就会薨。此时不努力,后事真不好说。

所以他想出了一条妙计,用仙人托梦的借口,向爷爷传递一些信息,从而让爷爷知道,选自朱棣才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朱元璋从乞丐奋斗成大明王朝的皇帝,期间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所以他是非常信奉鬼神之说的。

不过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此时的朱元璋显然另有考量,并没有第一时间相信朱高熙所说。

对于这次召见的地点也可看出一二。

奉先殿,供着朱元璋父母、列祖列宗神位的地方,这其中的寓意可想而知。

朱元璋来回踱步,最终背过身子,看着高台上的神位道:“你说仙人给你托梦,说蓝玉要谋反?”

朱高熙不卑不亢的回应道:“是的,皇爷爷。”

“哼,荒唐!”

朱元璋猛地挥挥衣袖,转过身子:“说,是谁指使你这么干的。今天你若说出来,我可以饶了你。”

朱元璋很生气。

他还没死呢,没想到就已经有歹人开始出来兴风作浪。

自己这位孙儿虽然从小聪慧,但他并不觉朱高熙能干出写密信告蓝玉要谋反的事情。

对于朱元璋的反应,朱高熙也并没有奇怪,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没办法,谁让在朱元璋心底,大伯朱标才是他的最爱呢。

而蓝玉,恰好又是朱标正妻的亲舅公,属于铁杆太子党,支持朱标为正统。

这……也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

—— 引自章节:第1章 仙人托梦

 

虽然是重生者,心理年纪早是成人。但身体还是少年,在奉天殿呆了那么久,肚子早就饿得咕咕作响。

更何况这是朱元璋的赏赐,更别谈拒绝。

谢恩过后,朱高熙便坐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朱元璋坐在对面,饶有兴趣的看着朱高熙。

当朱高熙吃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朱元璋露出淡淡的笑容:“高熙,对于仙人托梦中的事情,你还记得多少?”

朱高熙顿时打起精神。

现在是切入正题的时候,可得谨慎回答。

略微思索后,朱高熙道:“孙儿愚笨,梦中之事记得六七,还有一些已经记不得了。”

他绝对不能说什么都知道,做人留一手,尤其身在皇室,更不能把自己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

但即便是六七,朱元璋还是很感兴趣。

他也从盘中拿起块糕点吃了一口道:“行,那你就把还记得的事情,跟爷爷说一说。”

朱高熙道:“回皇爷爷,未来咱大明王朝会有万国来朝的盛世出现。”

“哦?”

这让朱元璋兴趣更大了:“比汉唐当时还要盛况?那对于迁都的事情,仙人可有提及?”

“这个仙人倒是没有提及。”

朱高熙立马摇头。

他可不傻,现在朝野上下,每个人都知道朱元璋想要迁都凤阳老家,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提反对意见的。所以对于这个敏感话题,能不触碰还是别去触碰,省得碰的一鼻子灰。

刹那间,朱元璋眼角也不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但这种神情很快便消失了,他继续问道:“仙人还说了些什么?”

朱高熙缓缓说道:“梦中仙人言语其实孙儿也未参透,因为仙人说的都比较简明。如什么郑和下西洋、永乐盛世、万国来朝,包括孙儿在密信中提及的蓝玉造反。”

听到这里,朱元璋眉头一皱,没再说话。

整个文华殿内,只能听见淡淡的喘息声。

过了片刻,也许是他并未想明其中的含义,于是问道:“关于其中的预言,你参悟了多少?”

望着朱元璋那炙热的眼神,朱高熙浑身发毛。

别看朱元璋是他爷爷,可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情,要杀人,说翻脸就翻脸。

强行让自己保持冷静,朱高熙继续打起马虎眼:“孙儿觉得,仙人所言可能就是如同字面的意思。如“万国来朝”,则代表咱大明未来会出现此等盛况。而“永乐盛世”,则表明为人有位以永乐当年号的皇帝,在位时会创下盛世。但那些事情都是未来,所以孙儿听到仙人说起“蓝玉造反”时,便立马想起要禀告皇爷爷。”

—— 引自章节:第2章 六良策

 

本来他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这位从小聪慧的孙儿,对于治国之策,有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可现在一看,这已经不是有想法了,而是对治国之策深有探究。

但惊了之后,自然是喜。

无论是帝皇,还是其余家族。身为掌舵者,老了之后都希望一件事,那就是后继有人。

直到朱高熙将自己结合现代的一些政策,通过自己的理解全部写完后,他起身将纸上递上:“皇爷爷,孙儿写好了。”

朱元璋轻轻接过,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累了吧,你去一旁先睡睡。”

说完便对一旁的一位侍卫道:“让太子过来一趟。”

“皇爷爷,孙儿还是回去休息吧!”

见朱元璋想要见朱标,显然是有事要谈。他可不能没有眼力劲,还赖在这里。

而且所料不错,他们很可能要谈的事情,就是关于他所写的密信。

可是,有时候事情不会如他的愿。

朱元璋又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别怕,你就在这休息吧。”

“是!”

朱高熙无奈的应了下来。

他肯定是不敢真去休息的,只好站在朱元璋身后,老老实实杵着。

并没有等待多久,殿外传来了声响。

一位体型壮硕,甚至偏向肥胖的男子走了进来。

“恭问吾皇圣安。”

朱标走进之后,当即想要跪拜请安。但还没等他跪下,朱元璋快步上前拦了下来:“虽然礼数重要,但你身体刚好,这虚礼就免了吧。”

“谢父皇。”

朱标应了声。

在一旁观看的朱高熙,心底暗自点点头。

果然朱元璋还是最爱朱标,这待遇,纵观所有皇子皇孙里面,也就朱标能享受到。

不愧是在前世被各个文史家评为,华夏历代王朝太子中,权力最大的太子。

把握好两人交谈的间隙,朱高熙知道自己可不能怠慢。

他跟上前拜道:“拜见太子大伯殿下。”

朱标看了一眼,只是微微点了下头,算作回应。

来的路上他已经得知朱高熙也在殿中,虽然不知道原由,但他也未多想。

他关心的是朱元璋为什么深夜喊他觐见。

于是他想起了今天白日,自己所受到的密信。

他试探性问道:“父皇,今日儿臣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说朝中有位大将军可能有不轨之心。您喊儿臣来,是否……”

朱元璋压低了声音,平静道:“标儿,你说的是蓝玉吧!”

朱标又看了一旁朱高熙,欲言又止。

直到朱元璋摆手道:“但说无妨,这里无外人。”

这让朱标更为疑惑,平日有事,从来都只有他跟父皇私下交谈,不会有第三人。

—— 引自章节:第3章 惊了

 

激动的朱标双手微微颤抖,面目难以遮掩喜悦之情:“父皇,这几篇良策是出自何人之手?儿臣自跟在爹身边,也算是见过成百上千的朝臣策言。可是没有一篇,如此番所说的简洁干练,直戳大明核心。”

“嗯,的确是篇好良策。”

朱元璋颔首点头,平淡的应了句后道:“标儿,你觉得这六篇良策,会是朝中何人所作?”

朱标听后,猛地一惊。

脑中闪过刚刚侄儿朱高熙离开的身影。

再联想到此时的时辰,他不敢置信道:“父……父皇,莫不会是高熙?”

朱元璋再次点头。

见朱元璋承认之后,朱标更加疑惑了:“高熙自幼聪慧,再历次孩儿考校他们成绩的时候,高熙也的确名列第一。可……可那些学识跟这儿相比,也太……”

剩下的话他没有说下去。

因为在他看来,已经超出了他的思想理解范畴。

朱元璋也明白他的意思,但仙人托梦之事最好还是别让更多人知道。所以朱元璋没有再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而是改口道:“这六条良策写的虽有理有据,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还会有诸多问题。更不知其效果,所能给咱大明带来何种影响。”

“所以……咱准备先拿出一条良策印证其效。”

这下朱标全明白了。

深夜招自己来文华殿,蓝玉的事情只是小事,重点是父皇想实验国策。而把自己喊来,很显然是想把事情交给自己来主持。

至于良策是否为朱高熙所作,朱元璋并没有继续收,朱标也懂得没再多问。

“那父皇是打算先印证何策?”

朱元璋来回踱步,边走边道:“自大明立国至今,为了稳定西北,从而更好的获取马匹,大明实行了茶马政。用大明特产的茶叶,来换取外番的优良马匹。故此,茶叶的财政,一直是大明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按理来说,茶叶的收入应该会逐年增长。可实际上这些年来,茶叶收入逐年下降。其关键所在,便是有一群甘冒死罪,私贩茶叶到外藩的商人所致。”

“现在看了高熙所作的六良策,依咱看来,把皇庄盐铁充盈国库之策扩充来实施,不乏是一个好的办法。”

朱标眉头微皱,但很快反应过来:“父皇的意思是……让皇家牵头,咱们自己组织皇家商队。把茶马交易,也拉入朝廷管辖?”

听到朱标的回应,朱元璋深感欣慰。

自己看中的大儿子果然没让他失望,稍微一点就通。

此法虽然会限制民间交易,让一部分茶商少了收入。但至少能保证茶叶收入能稳定攥在朝廷手中,这样的话,能扼制茶叶财政逐年下跌的趋势。

“咱准备名义上让你主持,具体实施的人,你觉得让何人担任较好?”

朱元璋回到座位上,抬头看向朱标。

这个良策如果能成功,也能变相给朱标再积攒一些人心。

—— 引自章节:第4章 建立皇庄

开局就献六良策给朱元璋
★★★★★
糖醋猪蹄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