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03 05:50:26
状态: 连载
字数: 9.82万字
阅读人数: 3.54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江予琳同学,你可是给咱们村长脸了!恢复高考第一年,你就成了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还是北平大学!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别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将来为咱们村争光!”“林老师,您放心,我一定继续努力,绝不松懈,将来一定为村里出力!”走出学校,江予琳的心跳得厉害,手心里那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
第九章2025-03-03 05:50:26
【原文摘录】
“林老师,您放心,我一定继续努力,绝不松懈,将来一定为村里出力!”
走出学校,江予琳的心跳得厉害,手心里那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仿佛有千斤重。她真的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北平大学!她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摸着那张纸,心里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抬头看着远处,天空湛蓝,白色的云朵叠加着一层层的燥热。
街巷里,自行车的铃铛声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学校的门口还挂着一条长长的横幅:“青年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祖国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革命在期待你们!”
江予琳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胸口涌起一股热流,仿佛未来的路就在眼前铺开。
她快步走回家,径直走到日历前,拿起红笔,郑重地在5月15日上画了一个圈。巧的是,这一天原本是她和未婚夫张路让约定回城的日子。
“你又不认识几个字,看什么日历?又想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张路让一进门,就看到她合上日历,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里满是讥讽。
江予琳的手顿了顿,心里一阵刺痛。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嘲笑她的学历了。
她从小生在偏远的乡下,父亲是村长,村里的教学条件差得可怜,连老师都是城里刚毕业的中专生,勉强教到高中。村里人都笑话她父亲傻,花钱供一个女孩子读书,可父亲从不争辩,只是默默听着。
而张路让,这个从城里来的知青,文采飞扬,字写得漂亮,村里红白喜事都会找他,
江予琳被他吸引,白天陪他练字,晚上听他讲故事,甚至偷偷把家里为数不多的荤菜留给他。
他偶尔读几段《红楼梦》,读到某些情节时,故意放声大笑,逗得她面红耳赤。那时的她,满心满眼都是他。
村里人都觉得他们是一对,连父亲也来问她的心思。
可当她以为两人互生情愫,鼓起勇气表白时,他却冷冷拒绝了,甚至开始疏远她。
直到那晚,她趁着知青聚会,溜进了他的房间。
那一夜的荒唐后,他醒来却满脸嫌弃,骂她粗鲁不堪。父亲得知后,逼他订婚,他才勉强答应,承诺带她回城。
那时的江予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她认为自己一定能和他有一个好的结果。
“我只是看看日子。”江予琳低下头,语气淡淡的,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张路让瞥了她一眼,随手翻开日历,看到那个红圈,冷笑了一声:“怎么,还在惦记回城的名额?”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江予琳这么干脆的回答,倒是让张路让有点意外。他本以为她会哭闹,甚至把她爹叫来跟他理论。可她什么都没做,只是淡淡地说了一个“好”字。
“你不是一直想去拍结婚照吗?下午三点半,我约了照相馆,你收拾一下,别迟到了。”也许是觉得有点对不住她,张路让的语气难得软了几分。可说完,他也没等她回应,转身就走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江予琳早就习惯了。他从来不是个体贴的人,除了对李红月。
李红月是第二批下乡插队的知青,按理说跟张路让没什么交集。可巧的是,他俩以前是高中同学,又都对文学感兴趣,时间一长,两人就走得近了。江予琳不是没吃过醋,也吵过闹过,可张路让总说他们是“知己”,让她别多想。
如今,他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她,要跟李红月领证。理由是为了让李红月早点回城。他已经决定了,江予琳自然没理由反对。
至于结婚照,她本来就不打算拍了。但想到入学需要几张证件照,她还是去了照相馆。
一进门,她就看见张路让和李红月头靠着头,正拍着红底照。
“对,男同志再往女同志这边靠一点,挨近些!都要领证了,怎么还这么害羞呢!”老板的打趣让李红月脸一红,往张路让身边靠了靠。张路让也顺势搂住了她的肩膀。
看到这一幕,江予琳心里一阵酸楚。张路让明明最讨厌拍照的。以前她求了他好几次,他都推三阻四。就连拍结婚证的照片,他也百般不情愿。可现在,他却主动搂着李红月,笑得那么自然。
看来,他是真的喜欢李红月,喜欢到可以打破自己所有的原则。即使真正要和他结婚的人,是站在门外的她,而不是李红月。
“这才对嘛!你们二位同志真是郎才女貌,到时候别忘了给我宣传宣传!来来来,下一个拍证件照的!”
轮到江予琳时,张路让才注意到她一直站在门外。看到她目睹了刚才的一幕,他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还是先发制人:“你怎么现在才来?时间都过了,我好不容易排的队。”
“我看错时间了,所以来晚了。”江予琳语气平静,听不出情绪。
可张路让还是不依不饶,揪着她迟到的事不放,非要她认错。眼看气氛越来越僵,李红月赶紧站出来打圆场:“江姐姐,照相馆的号是路让排了好久的,你没准时来,机会也不能浪费,就让我和路让先拍了。你别生他的气。”
李红月语气卑微,小心翼翼地说完,又转头看向张路让:“江姐姐一向有时间观念,之前报道从来不迟到,今天肯定是有事耽搁了。”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只是觉得屋里有点乱,顺手收拾一下。”江予琳头也没抬,继续叠着手里的衣服。
“平时也没见你这么讲究。”张路让哼了一声,转身进了房间。
江予琳依旧没看他,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仿佛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
江予琳把录取通知书递给父亲时,江父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他小时候成绩一直很好,可家里穷,供不起他上学,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好好读书。如今看到女儿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眼眶都红了。
“予琳,你真是给老江家争光了!我这就去广播,让全村人都来家里热闹热闹!”江父说着就要往外走。
“爸,这次就别庆祝了吧。”江予琳赶紧拦住他。
“怎么了?”江父有些不解。
“这次村里报考的人不少,只有我一个被录取了。要是大张旗鼓地庆祝,别人心里肯定不舒服。您还是村长,这事儿还是先瞒着吧。”江予琳轻声解释。
江父听了,心里一阵欣慰,觉得女儿懂事,便点头同意了:“行,不宣传就不宣传。但咱们自己关起门来庆祝是一定要的!我这就让你妈做一桌好菜,咱们一家人好好吃一顿!”
“好。”江予琳看着父亲开心的样子,心里也轻松了不少。她想,总算没让父亲失望,也没让自己失望。
因为说好了是小聚,江父只叫了张路让。可没想到,张路让居然把李红月也带来了。
“叔叔阿姨,这是我高中同学李红月。队里的伙食太清淡,我就想着带她一起来吃,你们不介意吧?”张路让笑着解释。
江父江母一听是老乡,也没多想,热情地招呼李红月坐下。
刚一落座,张路让就拿起热水壶,仔仔细细地给李红月的碗筷烫了一遍。江父看在眼里,脸上的笑容有点僵。
“来来来,别拘谨,多吃点菜!”江母赶紧夹了一块猪肉放到李红月碗里。
李红月接过肉,却没吃,而是夹到了张路让碗里:“路让,我不吃肥肉,给你吧。”
张路让也没推辞,直接吃了下去。
江父江母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一旁低头吃饭的江予琳,总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劲。
江予琳全程没说话,只顾着低头吃饭,仿佛这一切都跟她没关系。她这反应,让老两口也不敢多问。
晚饭结束后,江予琳像往常一样去洗碗。没想到,李红月也跟了进来。
“江姐姐,我帮你一起洗吧。”李红月一边说,一边挽起袖子。
“不用了,你是客人。”江予琳直接拒绝。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可张路让看都没看她一眼,直接蹲在李红月面前,仔细检查她的伤势,语气里满是心疼:“怎么烫得这么厉害?江予琳,你是故意的吧!”
“不是我,是她自己没拿稳。”江予琳实话实说,心里没有半点心虚。
“红月是客人,你再不喜欢她,也不用耍这种心机!”张路让皱起眉头,语气里全是不耐烦。
“路让,我的手好疼……”李红月哭得梨花带雨,举起右手,声音里带着委屈。
“别怕,我马上带你去卫生所!”张路让瞪了一眼还坐在地上的江予琳,随即一把抱起李红月,头也不回地往外冲,完全没管江予琳的伤势。
临走时,李红月回头看了一眼江予琳,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挑衅。可江予琳清楚,大部分热水都泼在了自己身上,李红月的手上只是溅到了一点。
手上的疼痛让江予琳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心里明明已经不在乎张路让了,可相处这么久,他居然连一点信任都不肯给她。在他心里,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吗?他好像从未真正了解过她,或者说,他根本不想了解。
江予琳觉得心里某个地方突然空了。
到了卫生所,护士一看到她的手,立马惊呼了一声:“同志,你这手烫得这么严重?怎么自己来的啊?”
护士是个年轻姑娘,一边给她上药,一边絮絮叨叨:“你不知道,刚才也有个女同志被开水烫了,她对象一路抱着来的,我还以为多严重呢,结果只是一点点烫伤。她对象还一直问医生注意事项,紧张得不得了。”
江予琳当然知道她说的是谁,但她没接话,只是默默听着,点了点头。
护士处理好伤口后便离开了。江予琳看了一眼桌上的日历,算了算日子,还有十天,她就要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江予琳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学习用品,仔细检查了一遍,又把录取通知书小心地放了进去。正当她拿出北平大学的招生简章时,一道冰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江予琳,你好像还没跟红月道歉!”
她抬头一看,张路让正冷着脸站在她身后。
江予琳捏紧了手里的招生简章,没说话。
见她沉默,张路让的脸色更难看了。一直站在门口的李红月赶紧走过来,拉着他的手,柔声说:“路让,你别为难江姐姐了,她也不是故意的。”
李红月的“宽宏大度”让张路让更加气愤:“你看看人家红月,多懂事!你呢?让你道个歉还装哑巴!果然是没读过几年书,连基本的礼仪廉耻都不懂!”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