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钩不是钩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3-23 10:20:17
状态: 完结
字数: 10.33万字
阅读人数: 20.5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架空历史+庶子无敌+基建+谋略+争霸+宝藏】这是个不见于史书记载的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度低下,几十年没有打仗,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强敌环伺,暗流汹涌。穿越而来的现代人,附身在平城首富最不待见的庶子身上。他杀伐果断,重感情讲义气,偶尔有些蛮不讲理,利用信息差迅速做大做强,各路豪俊聚拢在他的英雄氅下。
【目录】
第1章 崔家老六
第2章 不许对任何人卑躬屈膝,包括我!
第3章 吃什么我负责,委屈你做回钱袋子
第4章 小弟一贫如洗,只能用些微末手艺借花献佛
第5章 清妃酒馆
第6章 擅入半步者,死!
第7章 谁敢靠近,给我拿刀子捅!
第8章 东院独立,无须再看西院脸色
第9章 赌你怀里的东西
第10章 针到病除
第11章 一指断阴阳
第12章 六虎锁龙局
第13章 代郡郡守
第14章 千年不千年,还不是你一句话?
第15章 清妃酒馆的启动资金,全靠他
第16章 一百两,没开封的黄金
第17章 县大堂借题发挥
第18章 开箱验货
第19章 亦师亦友
...
第20章 终有一日,研究出惊天动地的响头2025-03-23 10:20:17
【原文摘录】
没等他理清头绪,木门被人一脚踹飞,有个闷雷似的大嗓门震得他耳膜发胀。
两个家丁模样的人,拽住他的胳膊往外拖。
女人跪在门口苦苦哀求,被站在院子里的华服少年薅住头发,甩手一个大嘴巴。
“死女人,敢护着小贱种,拖出去吊起来打。”
于此同时,崔平猛地睁开眼睛,看见室内陈设极其简陋。
破旧的小床,褪色的木柱,一只破碎的土陶碗反扣在地上,半只包子被人踩得稀巴烂。
角落里,趴着只伺机而动的老鼠,缺了左耳,露出半颗脑袋,小眼珠子滴溜溜乱转。
什么鬼地方?
没等他理清头绪,脑子里“嗡”的一声,无数陌生信息涌入脑海,搅得他头痛欲裂。
不会吧,这就穿越了?
穿越到大宸朝,附身在这种窝囊废身上。
原主与他同名同姓,除了年龄相差悬殊,五官样貌如出一辙。
如今是康平三十八年,这是个史书上没有留下半点痕迹的古代。
社会发展水平极度低下,几十年没打仗,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强敌环伺,暗流汹涌。
老爹崔长宁,本是博陵崔氏的旁支庶子,倒卖陶器发了财。
一心想得到本宗认可,拼命巴结郡守大人,打算让儿子举孝廉,出仕做官,从此脱离卑贱的商籍。
不过这样的好事轮不到崔平。
他是崔长宁醉酒之后,和暖脚侍女生出来的儿子,十八岁了,连最起码的符契都没有。
在崔家排行老六,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
可怜的母亲,生下儿子后仍要当牛做马,崔长宁的妻妾们对她非打即骂。
缝衣针扎嘴,鞋底沾了水抽脸,大冷天逼她跪在冰水里洗衣服,往嘴里灌脏水。
崔平七岁那年,母亲受不住折磨,将一块黑石吊坠套在原主脖子上,投井自尽了。
不知崔长宁发了哪门子慈悲,暖脚侍女死后,突然想起还有这么个儿子。
安排丫鬟照顾崔平,这丫鬟,便是被华服少年拖去殴打的女人。
因为护着生病的崔平,得罪了崔府最残忍的三少爷。
理由很简单,二小姐的发簪不见了。
半个月前崔平路过芳德斋,怀疑被他偷去换钱,崔老三替姐姐上门报仇,抽了崔平一鞭子。
之所以说原主是个窝囊废,因为这小子看着他娘被欺负时不敢出头。
七岁的孩子,情有可原,如今十八岁,还是那副鸟样子。
丫鬟名叫白薇,比他大九岁,搂他睡,喂他吃,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经常为了他挨饿挨打。
俗话说,抚育之恩大如山。
眼见着自己最亲的女人被人欺辱,你再无动于衷,还是男人吗?
—— 引自章节:第1章 崔家老六
面如冠玉的年轻男子掀开车帘,伺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青髯老者,踩住丫鬟单薄的脊背从车上下来。
这老头便是崔府主人,靠卖陶罐发家的平城首富崔长宁。
年轻人是他儿子,崔家大少爷崔乾。
他是崔府最有学问的人,也是崔长宁最看好的儿子。
老头几乎将全副心思放在大儿子身上,崔氏旁支能不能纳入博陵本宗,就靠大少爷了。
下午参加完荫馆诗会,父子俩刚从郡守府回来。
一首《群芳赞》,赢得满堂彩,郡守赞不绝口,说崔乾有古贤仁之风,甚至有把小姨子许给崔乾做妾的意思。
“春风得意马蹄疾,桃李争芳斗新妆。乾儿,别急着吃饭,把这首诗写下来,大堂张贴。”
话音未落,二小姐崔芸娘一阵风似的跑过来,挽住崔长宁的胳膊左右摇晃。
“爹,你们可算回来了,若再晚些,老三都要疼死了呀。”
“怎么回事?”父子俩几乎异口同声。
崔芸娘翻了个小白眼:“被人打了呗,躺在床上直哼哼,大夫说,很难治好。”
崔长宁急了:“到底怎么回事?把话说清楚。”
崔家四个儿子,老三最霸道,平时只有他打人,哪有别人打他的道理?
至于二丫头,早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没生孩子,丈夫在广宁戍边,她赖在娘家不肯走。
见父亲不信她,崔芸娘一跺脚,扭着小腰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说:“反正我通知过了,说是打的子孙根呢。”
闻听此言,崔长宁魂都飞了,拉着崔乾,风急火燎往西院跑。
大宸朝以右为尊,崔家大院占地几十亩,分为东西两部分。
主屋在西院,崔平住的东院,原先是关牲口、堆放杂物的地方。
可想而知,同样是儿子,崔平的地位有多低。
没进院门,便听到瘦家丁撕心裂肺的惨嚎:“三少爷挺住啊,六少爷,你怎么下手这么狠……”
听到六少爷几个字,崔长宁慢下脚步,不可能是那个小崽子吧,他敢打人?
进门跪着两个丫鬟,崔家老三直挺挺躺在床上,额头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汗珠子,褥子和床板上一大片水渍。
“老三,怎么回事?大夫怎么说?”
“爹,那个贱……就是老六,他偷二姐发簪,让他还给二姐,就拿铁鞭打我。”
“伤在哪里?为父看看。”
崔长宁去掀褥子,被崔坤死死挡住。
瞥了一眼褥子上的水,以及儿子额头上假到不能再假的汗珠,老头哼了一声没说话。
一旁的崔乾却是慌了。
“爹,此事不能听之任之,今天他对三弟动手,明日便敢出去胡作非为。眼下正是举孝廉的关键时期,不能让他坏了崔家大业。”
—— 引自章节:第2章 不许对任何人卑躬屈膝,包括我!
姓崔的老小子本事不小,既然他能做到,我便做不到么?
先搞钱,解决温饱,再想办法弄到符契,离开这个鬼地方,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想到这里,不由得笑出声。
见他如此,女人愈发焦急,她和原主相依为命,名义上是主仆,实则胜似母子幼弟。
这种微妙的关系,仿佛浴室里挥之不去的迷雾,又像森林里盘根错节、绕在一起的两株幼苗。
“二小姐和三少爷不会放过我们的,老爷还好,惊动夫人那就惨了。”
女人心烦的时候最好看,尤其低头的瞬间,白嫩嫩的雪颈,我见犹怜。
她嘴里的夫人,便是崔长宁的正妻蒋氏,逼死崔平生母的主凶。
崔长宁一妻三妾,蒋氏善妒,年轻时以凶悍著称,曾经救过崔长宁的命。
大少爷、二小姐、三少爷,是蒋氏所生;四少爷和五小姐是对龙凤胎,乃是媵妾凤鸣的子女。
其余两个小妾,要么胎死腹中,要么生下来的娃娃莫名其妙死掉了。
罪魁祸首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此时此刻,崔芸娘拉着崔坤,在佛堂前的空地上走来走去。
“娘,什么时候了,您还不出来呀?小坤快要被人打死了,就是那个暖脚丫头生的贱种。”
佛堂里鸦雀无声,只有她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
见老娘不理不睬,崔芸娘往崔坤腿上掐了一把,那小子憋得脸红脖子粗,捂住大腿跳起来。
“哭呀。”
崔坤忙不迭地点头,“啊啊啊”的干嚎起来。
佛堂里仍然没有动静,气得崔芸娘一个劲地吹刘海。
就在二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耳边响起不紧不慢的木鱼声。
佛门打开,里面出来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美妇:“二小姐,三少爷,回吧,夫人不想见客。”
见客?崔芸娘气得不行,挽住那妇人的胳膊使劲摇。
“二娘,我们是客人吗?小坤被人打了,爹不管,崔乾也不管。你们就知道吃斋念佛,家里都要着火了。”
“傻丫头,这么点小事,至于惊动夫人吗?”
那妇人慈眉善目,抚摸着崔芸娘的秀发,在她额头上戳了一指。
“两个小屁娃,无非是想出口恶气,如此这般,不就行了?”
听完她的悄悄话,崔芸娘两眼放光。
姜是老的辣,二娘的计策好啊,釜底抽薪,加上守株待兔,再来个天罗地网,我怎么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
跟二娘比起来,姑奶奶简直弱爆了。
“凤鸣,又多嘴。”木鱼依旧,佛堂里响起个冷冰冰的声音。
中年美妇垂首合十,在崔芸娘背上拍了一下,催促姐弟俩赶紧走。
离开佛堂,崔坤纳了闷,二娘跟二姐说了什么?让她如此高兴。
—— 引自章节:第3章 吃什么我负责,委屈你做回钱袋子
第一眼便觉得此人气度不凡,让他推荐美食,这不明摆着对本地行情不熟悉吗?
伙计看银锞子时的表情也有问题,让崔平对这位晋大哥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于是他问伙计:“大叔,银子有问题吗?我看你方才不敢拿。”
伙计急了,举着银锞子让崔平看:“这是什么?晋阳两个字看见没有?”
听他话里有话,崔平笑而不语。
他知道这两个字不简单,但他更知道,聆听是门高深的学问,很多时候,可以让你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就听那伙计说道:“这可是晋王府亲掌的银号,纯度九成九,一两能顶普通银号的一两三。”
见崔平笑而不语,伙计觉察到不对劲,甩手抽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冲着崔平一个劲地赔笑作揖。
“公子爷,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呵呵,别跟小人一般见识,您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井底之蛙,让您见笑了。哪能让您亲自动手?小人这就去把大厨喊来。”
崔平随口说了句:“大厨无所谓,见见掌柜的倒是可以。”
伙计打了个愣。
好在崔平没有继续往下说,先一步进了厨房。
大宸的厨房和现代不一样,以肉食为主,烹饪方式除了蒸就是煮。
此刻厨房里雾气腾腾,厨子们忙得热火朝天。
崔平留意到,都是陶制的锅碗瓢盆,角落里摆着两只木架,架子上放了不少用坏的陶罐。
靠近灶头的墙上,挂着张巴掌大的蛤蟆皮。
怪不得崔长宁能做到平城首富,仅仅一家小酒馆的陶器用量,已达数百上千只之多。
关内关外,崔家拥有两百七十三家商号,据说西域商路也打通了,富裕程度可想而知。
民以食为天,若是从厨具改良、厨艺提升,以及调料配制上入手,岂不是天大的商机?
想到这里,他决定让白姨饿上半宿,招待晋大哥吃好再说。
在伙计的安排下,厨房里最好的灶头借给崔平,配了个手脚伶俐的小厨子供他差遣。
没有铁锅怎么办?
难不倒新时代的大暖男,就地取材,砂锅瓦罐照样炒。
他让小厨子弄来一大块猪肉,选嫩的地方割下来,切成猪肉条,放在葱姜酒配成的调料里腌制备用。
借助这个时间,挑了些山楂、酸果、青梅,切成碎果丁。
往陶碗里倒了些醋和蔗糖,担心味道不够,加了半勺蜂蜜,把果丁放进去捣烂。
一切准备就绪,起油锅开炒。
“呲喇”
葱姜和肉条入锅的瞬间,厨房里的人齐刷刷回过头。
好香的味道,怎么会有这种声音?
掌厨大铛头姓陈,是个六十出头的红脸老者,看上去凶巴巴的,实则很是诙谐。
—— 引自章节:第4章 小弟一贫如洗,只能用些微末手艺借花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