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免费试读

「曹爽」[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小说无删减版在线阅读

作者: 柯久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01 10:28:28

状态: 完结

字数: 10.33万字

阅读人数: 15.9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朱棣,你死到临头了,洪武皇帝很快便会下旨,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孙。""等朱允炆即位,必然会削藩夺爵,你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宗室藩王难逃一死!""国赖长君,这大明江山唯有托付于你,方才可傲立于世界之巅。""暗中蛰伏,积蓄力量,待到洪武皇帝病重,你便可亲率边军杀入南京请安,让洪武皇帝改立你为太子。""燕王,这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

第16章2025-04-01 10:28:28

【原文摘录】

"及至陛下病重,你便可亲率边军,进京探视陛下龙体,并请陛下修改诏书,改立你为太子!"

"届时,你便是我大明的太宗皇帝!"

幽静的南京锦衣卫诏狱中,曹爽躺在杂乱的稻草堆上,神情颇有些狂热的朝着角落处身材魁梧的壮汉揶揄道。

他其实是一个穿越者,在一次意外失足落水之后,灵魂便跨越数百年,穿越到了洪武年间,而且与眼前的”燕王”朱棣成了狱友。

闻听耳畔旁犹如惊雷般的呼喝,牢房中的另一侧,锦衣卫专门用于”监听”的特殊房间中,功勋彪悍的凉国公蓝玉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黝黑的脸庞上满是惊惶之色。

“陛下,此乃谋逆之言!”

“臣请即刻诛杀此僚!”

蓝玉没有料到,在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人胆大包天到蛊惑宗室藩王,谋朝篡位?!

这说话之人究竟是胡惟庸的余孽还是李善长的同党?!

"慢着。"

尽管内心的杀意和怒火已是强烈到了极点,但朱元璋仍是伸手拦住了作势便要发难的凉国公蓝玉,并以嘴型命令道。

前几日,自幼被他当作"接班人"培养的嫡长子朱标不幸病逝,诸王均是进京赶来吊唁,其中燕王朱棣于灵前晕厥失仪,被正处于暴怒之中的他下令廷杖四十,打入诏狱。

他今日至此,本是想在冷静过后,前来探望老四一番,却不曾想听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言论。

作为乱世出身的乞丐皇帝,他对于下一任的继承人,有着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并为长子朱标倾注了无数心血。

只可惜,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朱标命薄,于前几日病故,使得大明帝国的"国本"出现了剧烈的动荡。

现如今,他必须要重新思考,并选择一位新的"接班人",来继承这偌大的日月山河。

好巧不巧,经过这几日的考虑,皇长孙朱允炆确实是他心目中目前属意的"接班人",但还从未跟任何人透露过。

此人,究竟是怎么知晓的?而近些年军功愈发彪悍的老四,心中又是怎么想的?

瞧着身旁洪武大帝面沉似水的模样,凉国公蓝玉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随即一股凉意猛然传遍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难道真被牢房中的那人说中了?陛下真的有意传闻给皇长孙?

牢房中,一直淡然如水的燕王朱棣听闻耳畔旁的调侃声,俊俏的脸庞上第一次露出了些许慌乱,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着,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曹先生玩笑了!"

"陛下既是孤的君,又是孤的父,孤除却盼望父皇龙体康健之外,再不敢有半点奢想。"

"朱棣不是那不忠不孝,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

—— 引自章节:第1章

 

如此谋逆之言,若是被旁人听到,莫说眼前的曹爽,就连他这位洪武大帝亲子都免不了被夺去王爵,废为庶人的下场。

毕竟他的父皇一生都在教育他们兄友弟恭,生平最为在乎的便是骨肉亲情,谁敢在此事上乱嚼舌根子,无异于在坟头蹦迪!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此番令人骇然的言论确实直击他的内心深处。

倘若大哥朱标尚在,他朱棣此生都会完美扮演"兄友弟恭"的角色,毕生志向也无非是成为一名青史留名的"贤王",不敢有半点逾越。

毕竟在朱元璋的默许之下,放眼满朝文武,有半数以上都是他那位好大哥亲手提拔的"太子党",军中还有一群战功彪悍的"淮西勋贵"为其保驾护航。

自秦皇统一六国以来,论历朝历代太子的权势,无人能够与他的大哥朱标相提并论,哪位皇子敢觊觎太子之位?

真当他那位亲自操办"洪武三大案",杀得人头滚滚的好大哥,是个心慈手软的无软弱之辈?

毫不夸张的说,如若是他的大哥朱标下旨将他"赐死",他就算心中满腔不愿,但除却规规矩矩的领旨谢恩之外,再没有半点办法。

但若是侄儿允炆即位的话...

笑话,他可不是任人拿捏,不敢反抗的性子!

"哼,胡言乱语?!"

"尔等宗室亲王裂土封疆,这对于自幼养于深宫之中的皇长孙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不知道吗?!"

随着一道更加戏谑的呼喝声响起,情绪不断翻涌的燕王朱棣满脸狐疑,而牢房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倒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倒吸了一口凉气,不自觉便将耳朵贴在了潮湿的墙壁之上,生怕错过牢房中的只言片语。

"曹先生,本王裂土封疆又怎么了?!"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燕王朱棣有些不服气的挺直了腰板,满脸无所谓的呼喝道。

裂土封疆又如何?他不仅常年坐镇干旱少雨的北平府,而且时常率领麾下边军前往塞外游牧,搜捕逃窜至草原上的北元余孽。

他如此辛劳,都不曾喊过一声苦,于中枢坐享其成的皇长孙倒是不愿意了?

这天下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见朱棣如此执拗,曹爽一时间竟是有些语塞,略有些怜悯的瞧了一眼五大三粗的燕王朱棣,心道果然是个莽夫。

不过在调整了情绪之后,曹爽终是缓缓分析起了朝廷宗室藩王的处境。

"秦王朱樉,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节制当地三卫军马,并于洪武二十二年担任宗人令,乃是天下诸王之首。"

—— 引自章节:第2章

 

在他幼年的成长经历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其中一个便是前几日刚刚病故的大哥朱标,另一个便是同样英年早逝,号称开国第一猛将的"开平王"的常遇春。

而曹爽刚刚提及的"允熥"便是大哥朱标和常遇春长女之子,论身份之尊贵,远在"皇长孙"朱允炆之上。

只可惜太子妃常氏在诞下允熥之后不久便撒手人寰,这才给了朱允炆后来居上的机会。

"太子终日忙于政务,无力他顾,东宫大小事务皆是由允炆之母吕氏负责,允熥殿下的境遇自是不尽如人意。"

曹爽并不想在此事上浪费太多口舌,毕竟用了几日,等到朱元璋气消,便会将眼前的燕王朱棣打发回封地北平。

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朱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先生的意思是说,若是允炆即位,孤必然在劫难逃?"

朱棣虽然自幼在军中长大,但也捕捉到了曹爽脸上转瞬即逝的不耐烦,故而及时调整了话题。

"燕王玩笑了不是?"

有些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曹爽缓缓自湿冷的地砖上起身,逆着头顶窗柩处射进来的一道阳光喃喃自语道:"如若只是针对你,未免有些过于不近人情了。"

"新帝可是一视同仁呐.."

每每回想起真实历史上建文帝的所作所为,作为后世历史系大学生的曹爽便忍不住哑然失笑。

遥想前汉景帝,以"推恩令"的方式削藩,尚且引得藩王宗室不满,继而导致了"七国之乱";可在军中并无太多根基的建文帝却在即位之后,便马不停蹄的着手削藩,直接以各种各样的由头,将周王,齐王,代王等宗室藩王直接废为庶人。

手段之激烈,令人咂舌。

"敢问先生,朱棣何德何能,得以拯救大明?"又沉默了半晌,牢房中的沉默被朱棣所打破。

此时的燕王似乎意识到了自身岌岌可危的处境,不自觉便坐直了身子,而牢房外的朱元璋也是身躯一震,顿时来了精神。

对啊,老四有什么过人之处,得以拯救朕的日月山河?

"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便是传承有序,可为后世之君树立榜样,避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

尽管在原本的历史上,除却由眼前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之外,宗室藩王再没有发动过像样的叛乱,但曹爽仍是将这个理由放在了第一点。

自古以来,皇位传承便是王朝初建时最为棘手的问题,即便不考虑南北朝的乱世,汉各个大一统王朝也先后爆发过"吕氏干政",隋炀帝弑兄逼父,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前宋的斧声烛影。

这个理由在古人心目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引自章节:第3章

 

与此同时,正在偷听二人谈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是冷汗涔涔,成熟坚毅的面容上满是惊惶之色,紧握成双拳的手指已是微微泛白。

自古以来,人生三大悲莫过于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而他朱元璋生于乱世,十五岁时便没了爹娘,好不容易国运加身,驱逐鞑虏,恢复汉人山河,却在十年前失去了陪伴他半生的结发妻子。

除此之外,自幼被他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嫡长子"朱标也在几天前不幸病逝,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若非他的肩上扛着一个偌大的帝国江山,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只怕早已令他心灰意冷,乃至于浑浑噩噩。

现如今,他更是被人告知,在他心目中地位仅次于朱标的次子和三子也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遭遇横祸。

一时间,即便他心性坚毅如铁,也不免有些恍惚。

"不可能,三哥节制山西全境军马,丰功伟绩有目共睹,寻常宵小焉能谋害三哥.."

闻听晋王朱棡或许也会"英年早逝",燕王朱棣再也不复刚刚的镇定自若,转而有些癫狂的低吼道。

他虽然从小便和自己的三哥朱棡不对付,私下里摩擦不断,但毕竟是血浓于水的手足兄弟,自是做不到无动于衷。

"或许是我杞人忧天吧.."

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晋王朱棡的死因,故此曹爽也没有在此事上故作坚持,但牢房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却是眼神冰冷,转而看向身旁瑟瑟发抖的凉国公蓝玉。

"回头知会锦衣卫一声,让他们将秦王府和晋王府上上下下的宫娥内侍尽数核查一番。"

"并让太医院的人,即刻检查秦王和晋王的身体.."

作为乱世出身的开国之君,朱元璋深谙人心之险恶,故而尽管内心并不相信曹爽的"危言耸听",但仍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陛下放心.."

闻言,凉国公蓝玉赶忙躬身应是,但一双饱经沧桑的眸子却下意识投向不远处的墙壁,仿佛能够将其穿透,直抵曹爽的内心。

这说话之人究竟是何方"妖孽",竟是三言两语间便令身旁的洪武大帝产生了信任危机。

更要紧的是,这曹爽给出的诸多理由虽是听上去有些"荒诞",但又颇具说服力,令人细思极恐。

"燕王殿下,如若来日你御极称帝,会如何对待我大明的宗藩们?"

沉默不语间,牢房中的气氛愈发紧张,斜靠在稻草之上的曹爽一改刚刚的侃侃而谈,转而意有所指的看向眼前口干舌燥的燕王朱棣。

—— 引自章节:第4章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柯久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