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07 04:31:36
状态: 连载
字数: 11.93万字
阅读人数: 9.5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我一个生来与鬼同行的赶尸人,无意中救下被追杀的长公主萧盈。 全村的赶尸人以赶尸为名,借暗夜为衣,为萧盈输送军队,助她推翻平江公主成为第一位女帝。 萧盈登基后,我如愿成了皇夫。 可三年后,男宠孟天楚却以凤凰花不够红为由,命人偷走我和萧盈刚出生的孩子,以胎血染红了殿前的凤凰花树。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四章2025-04-07 04:31:36
【原文摘录】
可三年后,男宠孟天楚却以凤凰花不够红为由,命人偷走我和萧盈刚出生的孩子,以胎血染红了殿前的凤凰花树。
萧盈闻讯赶来,说的却是寒透人心的混话。
【江怀让,当年要不是你赶尸吓死了天衡,皇夫之位怎么可能是你的?】
【这是你欠天衡的!】
【天楚是天衡的亲弟,这孩子权当赎罪吧!】
可孟天楚不依不饶:【陛下,我哥哥最害怕赶尸人,有他们在一日,我哥哥泉下只会永无安宁!】
因为一句话,萧盈暗中捕杀了所有帮助过她的赶尸人,用他们的血染红了整片凤凰花林。
鲜血印红了萧盈的脸,也淹没了我全部的爱意。
我徒手挖出凤凰花林中的七十二具尸体,一一捆好。
三天后的中元夜,我要让百鬼开道,带族人回家……
侍从夜临一边挖土一边啜泣:【大人,陛下怎会如此狠心?七十二条人命啊,说杀就杀了……】
【还有小殿下,他是陛下十月怀胎的亲骨肉啊!任凭孟天楚虐杀陛下竟然不严惩?!】
我的泪早已哭干,麻木地挖着土:【是啊,这么多人命都抵不过一个死去的孟天衡……】
夜临愤愤不平:【大人,孟天衡根本不是被你吓死的,他明明是恨透了陛下,为平江公主殉情的,你为什么不说呢?!】
我没告诉过夜临,其实我对萧盈说过真相。
可她打死也不信,认定了是我为自己找的借口。
她用全族人的性命威胁我,不许再提此事。
我妥协了。
却没想到换来的竟是一样的结果。
想起旧事,心痛得像是被扎了无数把刀子。
夜临见我不想回答,没有逼我,只是默默地陪着我挖尸体。
身后突然亮起火把,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
【皇夫大人,陛下说了,孟大人最近染了风寒,身体不好,不许您再挖尸体,以免冲撞了孟大人。】
萧盈身边的大监手一抬,禁军便上前来想要抢夺尸体。
我死死护着那些血淋淋的尸体,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大监却一点也不着急,道:【陛下还吩咐,若是大人不听话,那便一把火烧了这凤凰花林。】
【大人,老奴听说赶尸人最重入土为安,您的族人是灰飞烟灭,还是早日往生,全在大人一念之间!】
夜临气急败坏地想要理论,被我拦住。
帝王之怒没有人承受得起,我能做的只有伏低做小,暗中行事。
我将刚挖出来的尸体放回土坑,平静道:【陛下的命令,臣不敢不从。】
夜临不甘心道:【大人,陛下太欺负人了……】
我厉声打断:【埋回去!】
我没得选择,中元节是我唯一能逃离皇宫的机会。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陛下已经安排过了,以后每年中元节都会有人给小殿下烧纸钱的……】
原本以为心已经不会更痛了,可大监的一句话却再次让我心如刀绞。
我的孩子不是萧盈的第一个孩子,却是她最期待的孩子。
怀孕期间,她只愿喝我炖的汤熬的药,但凡有一点点不舒服,她比我这个做父亲的更加着急。
那时我还打趣她,说她一点没有一国之君的稳重。
她却靠在我肩膀上,温柔地抚摸着里头的小生命,道:【在孩子面前,我只是母亲,不是什么天下之主。】
【作为夫人和母亲,我只想要我的夫君和孩子平安顺遂就够了。】
每一句贴心的话语言犹在耳,说话的人却已经卸下伪装,露出獠牙。
我从小学习赶尸,日夜颠倒,患了严重的咳血症,如今被萧盈伤害,气血攻心,忍不住吐出几口鲜血。
夜临吓坏了,立马让大监帮忙请太医。
大监支支吾吾了半天,才道:【陛下吩咐了,孟大人今日气坏了身子,太医院所有人留守青龙殿……】
夜临气得不得了:【到底是孟大人的一时气恼重要,还是我家大人的性命重要?!】
大监犹豫了半晌,一咬牙道:【老奴这就去禀报陛下,大人坚持住……】
血咳得越来越多,失血过多的我倒在床上觉得越发晕沉。
迷迷糊糊中,我看见大监带着一个丫鬟急匆匆地进来了。
我本以为萧盈还顾念一丝旧情,谁知却听到夜临摔杯子的声音。
【陛下就那么想让我们大人死吗?!】
大监劝诫道:【夜侍卫别乱说话!陛下怎会不顾大人性命?】
【你看,这不是派了人过来吗?这孩子年纪虽不大,但她说她曾学过两年医术。】
夜临声音里满是愤怒:【六个太医守着孟天楚,我们大人只要一个都不可以吗?!】
【安排个扫洒丫鬟过来给大人看病,陛下这是存心要我们大人的命吗?!】
大监也有些不忍,但却不得不传达萧盈的命令。
【夜侍卫别固执了,陛下让大人好好想想族人的尸体再决定要不要看病……】
我痛极反笑,留下了丫鬟。
【罢了,夜临,保命要紧。】
是呀,我得先保命,才能带族人回家啊。
当初我决定帮助萧盈时,外爷曾劝过我,说皇室无情,不可轻信。
可萧盈对我那么好,不嫌脏陪我打理尸体,不嫌累陪我整夜整夜地赶尸。
我认定了她是值得托付的人,便拼尽全力劝说族人相帮。
我的族人都是良善之辈,他们虽不想卷入纷争,却为了我,对萧盈伸出援手,倾囊相助。
如今,他们全都躺在这冷冰冰的深宫中,我怎么能任性,放任他们不管?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丫鬟压低了声音道:【奴婢有一颗假死药,想帮大人逃出皇宫。】
我愣了一下:【你为何帮我?】
丫鬟跪地,重重地磕了两个头:【因为赶尸人帮过我。】
我没有多问,选择了相信她,但我没有接受假死药,而是请她帮我另一个忙。
【五阳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一种还魂花,能让病人短时间内恢复如常,能不能劳烦你帮我摘一株?】
丫鬟不解:【大人,这皇宫只有死人才好出去。】
我坚定地摇摇头:【我不要一个人离开。】
【我要活着,哪怕是回光返照,我也要把大家带出去。】
丫鬟前脚刚走,大监后脚又折返了回来。
我见他欲言又止,苦笑道:【大监有话不妨直说。】
大监赔笑道:【孟大人惊了魂,司天监说是邪灵入体,需要一个八字硬的阴阳人侍奉在侧才能入睡。】
【陛下说大人行阴走阳,最是合适,让大人去青龙殿为孟天楚守夜……】
夜临气极反笑,冷哼道:【八字硬,阴阳人,这不摆明了就是针对我们大人吗?!】
【还请大监转告陛下,我们大人受了刺激,动弹不得。】
【若是强撑着守夜,恐怕性命堪忧。】
【还请陛下念在旧日的从龙之功,体恤我们大人!】
听到从龙之功,大监一时也不敢多言。
看着他左右为难的模样,我按住了夜临。
【夜临让我惯坏了,总爱胡言乱语,大监别放在心上。】
大监犹豫道:【不然老奴再去禀告一下?】
我摇摇头,平静道:【不必麻烦。】
【我去就是了……】
青龙殿里,萧盈正靠着孟天楚在榻上说说笑笑。
见我进来,萧盈立马变了脸。
她指着我凌乱的衣袍,不悦道:【堂堂皇夫,如此衣着,成何体统?!】
【回去换了来!】
我在夜临的搀扶下艰难地跪地行礼,解释道:【臣已经换过了。】
【只是身体有恙,无法控制咳血症,还请陛下见谅。】
萧盈有些失神,盯着我半晌没说话。
孟天楚见状,故意提醒道:【陛下,皇夫大人一过来,臣心里的不安好了许多……】
萧盈这才回过神来,她将脱在一旁的披风扔给我,命令道:【盖上点,看着恶心。】
我平静地谢恩:【多谢陛下怜惜。】
萧盈见我面无波澜,有些不太高兴,指了指榻旁的脚凳,道:【你今夜就坐在这里陪着,天楚何时睡着,你便何时离开。】
许是为了折磨我,大半夜过去了,孟天楚都没有入眠。
他将萧盈搂在怀里,故意问:【陛下,皇夫不该是身份尊贵的世家子吗?】
黑暗中,我感受到萧盈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只是看不清里头的情绪。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大概是觉得自己答得太过爽快,萧盈赶紧解释道:【朕虽不爱皇夫,但如今已成事实,自然不能随意更改。】
我心如刀绞,满心寒凉。
在萧盈最狼狈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与她成亲。
云西村本就偏僻,条件不好,婚礼更是简陋极了。
可那是我此生最开心的时光。
萧盈拉着我的手跟所有的族人大声宣誓,愿与我踏风雨,共白首。
天上的云和山间的木都听到了,她说她爱我。
可如今,她却轻描淡写否定了所有的过去。
每一句深情的誓言,都仿若大梦一场,梦醒尽散。
我生生压住喉间的酸涩,回应道:【陛下他日若有意另立皇夫,臣愿退位相让。】
【胡闹!】
随着话音落下,我的脸上挨了重重的一巴掌。
萧盈意识到了自己的情不自禁,有些愧疚道:【朕说过,你永远都是朕的皇夫,这一点绝不会变。】
【将来,莫要让朕再听到这样的气话!】
那一夜,床榻上的两个人相拥而眠,睡得很是安稳。
我却整宿未合眼,过往如同走马灯一般划过脑海。
我想着,等天亮了,回忆空了,血流干了,眼泪自然就流不出来的。
可我没想过,我欠萧盈的眼泪竟然那么多。
次日,疲惫的我一觉睡到半夜。
再睁开眼,正好看见大监端着一个空瓷碗,对夜临说:【孟天楚今晚还是心悸得厉害。】
【司天监找到一个秘方可以医治,但需要跟皇夫大人请一味药引。】
夜临警惕地问:【什么?】
大监长长地叹了口气:【阴阳人的骨肉。】
【陛下说,小殿下有大人的血脉,也算半个阴阳人。】
【所以让老奴趁着小殿下的尸骨未腐,将他……挖出来。】
【不许!】
我强撑着起身坐起,愤怒地拒绝。
可大监却无奈道:【许与不许,大人说了不算,陛下说了算。】
【陛下让老奴前来告知,已是给足大人颜面,老奴劝大人一句,能忍则忍吧。】
话音刚落,侍卫已经端着那只小小的棺材过来催促大监了。
大监犹豫了一下,从尸体上砍下一截小腿骨递给我。
【大人,老奴知道这是造孽,可老奴没办法啊。】
【这一去,大人也许再也见不到小殿下了,留着做个念想吧。】
我顾不得身体的疼痛,光着脚一路追到青龙殿,却被禁军拦在殿外。
我只能用尽全力哀求:【请陛下顾念旧情,将孩子的尸骨还给臣吧!】
我跪在冰冷的地上磕了足足两个时辰的头,却始终求不来萧盈的一点怜悯。
直到宫女端着一锅热腾腾的汤药过来,我终于心如死灰。
看着里头炖烂的骨头和发白的肉,我终于明白了当初外爷的话。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