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你携手三世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08 10:05:35
状态: 连载
字数: 3.13万字
阅读人数: 1.4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她本是现代医生,却意外穿越到了大唐盛世。她凭借着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一位即将死于非命的贵公子,也因此名声大噪,誉满京城。她开馆行医,治病救人无数,用现代医学知识救活了许多难治之症,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她不畏权势,敢于揭露官宦人家的丑恶嘴脸,让百姓们纷纷称赞她的医德高尚。然而,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嫉妒
【目录】
第1章 穿越唐朝初遇
第2章 医术初展锋芒
第3章 惊艳众人目光
第4章 美食与礼仪
第5章 招收学徒入门
第6章 授课现代医学
第7章 解决疑难杂症
第8章 危机四伏时刻
第9章 寻找幕后黑手
...
第10章 揭露阴谋真相2025-04-08 10:05:35
【原文摘录】
长安,这座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古老都城,承载着无数的传奇与故事。当穿越的那一瞬间,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仿佛是守护这座城市的巨人。城墙由巨大的砖石砌成,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据史料记载,长安城墙周长约36公里,其规模之大在当时的世界上首屈一指。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赶着马车运送货物的商人,车上装满了丝绸、茶叶等珍贵的商品。丝绸在唐朝时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沿着丝绸之路远销中亚、欧洲等地。还有背着行囊的旅人,他们或许是前来长安谋求发展,或许是游历四方的诗人墨客。街道上,各种店铺琳琅满目。有卖陶瓷的店铺,唐朝的陶瓷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如唐三彩以其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还有卖笔墨纸砚的店铺,这是文人雅士们喜爱的地方,唐朝的书法艺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作品流传至今。
走进城中,便能听到各种叫卖声。卖小吃的摊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其中胡饼的香味最为浓郁。胡饼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美食,在长安深受百姓喜爱。住宅区域也是风格各异,富贵人家的府邸雕梁画栋,庭院深深,里面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而普通百姓的住所则较为简陋,但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在长安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原来是一群人围在一起观看什么。拨开人群,只见一位年轻男子正在表演剑术。他身姿矫健,剑法凌厉,剑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剑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寒光,宛如流星划破夜空。这男子正是侯翌,面容英俊,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他身着一袭白色的长袍,腰间束着一条黑色的腰带,更显身姿挺拔。那飘逸的衣袂随风舞动,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鹤。他的眼神中透出一股坚定与自信,仿佛天地间再无难事能扰其心神。
周围的人不断发出喝彩声,有人认出他是城中有名的青年才俊——侯翌。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饱读诗书,对兵法也颇有研究。每当谈论起《孙子兵法》或《吴子兵法》,他总能侃侃而谈,见解独到,令人折服。他常常帮助城中的百姓解决一些难题,比如调解邻里纠纷时,他总是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用智慧化解矛盾;遇到贫困人家需要帮助,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甚至亲自送去粮食和衣物。在这个崇尚武力和文化的唐朝,他无疑是众多年轻女子心仪的对象。每当他路过街头巷尾,那些姑娘们总会投来倾慕的目光,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 引自章节:第1章 穿越唐朝初遇
在唐朝的长安城中,有一位名叫张烁的贵族身患绝症。张烁出生于显赫世家,家中庭院深深,雕梁画栋,然而如今却因他的怪病而蒙上一层阴影。张烁时常昏厥,气息微弱,身体日渐消瘦,面如死灰。尽管府中请来了五位知名大夫,仍无济于事。此时,一位名叫夏倾寒的女子带着希望走进了这座府邸。她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裙,乌黑的长发盘成精致发髻,眉目如画,举止优雅。夏倾寒自幼便对医药有着浓厚兴趣,经过多年苦学,不仅精通现代医学知识,还熟练掌握了各种草药的使用方法。轻轻推开房门,看到床上奄奄一息的张烁,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仿佛预示着即将带来转机。她的到来如同春风拂过寒冬,给这个忧心忡忡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夏倾寒凭借着现代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始对这位贵族进行诊治。她首先详细地询问了贵族的日常起居、饮食喜好以及发病的具体症状和周期等情况。每句话她都仔细倾听,生怕错过任何细节。经过仔细的检查,夏倾寒发现贵族体内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并且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身体内部的器官功能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她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病人的脉搏上,感受着那微弱的跳动,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与疾病的斗争,更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
夏倾寒采用了现代的驱虫方法,结合中药的调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她知道哪些药物可以精准地杀死寄生虫,并且副作用较小。利用中药来滋补受损的脏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例如,她使用了含有青蒿素成分的药物来驱虫,青蒿素对于多种寄生虫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再配合人参、黄芪等中药材熬制的药汤来补气养血,调理身体机能。每一次煎药时,她都会亲自守在炉边,看着袅袅升起的蒸汽,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的脸上带着专注而坚定的表情,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
经过一段时间精心的治疗,贵族的症状开始逐渐减轻,身体也有了起色。他不再频繁昏厥,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夏倾寒每日都会来到府邸,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每当看到病人微微一笑,她的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渐渐地,关于夏倾寒的故事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人们纷纷称赞她的医术高超和仁心仁术,她的名字如同春风一般,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田。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她怀有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 引自章节:第2章 医术初展锋芒
夏倾寒还详细介绍了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的理念。当时的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意识非常薄弱。她指出,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她举例说,如果家中通风良好、定期打扫灰尘、清除积水和垃圾,可以有效减少病菌滋生。她还强调了勤洗手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家在饭前便后以及接触病人后务必认真清洗双手。
为了进一步说明卫生习惯的作用,夏倾寒用数据展示了现代社会由于注重卫生,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比如,经过卫生习惯的推广,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相比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降低了约60%。她解释道,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这些理念和知识的展示,让在场的唐朝大夫们大开眼界。他们意识到,预防疾病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治疗,更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夏倾寒的形象在他们眼中瞬间变得高大起来,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她的名字也因此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随着张烁的成功救治,夏倾寒的名声在京城迅速传开。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着她那神奇的医术和新奇的理念。她的听诊器能够诊断出隐藏在体内的微弱杂音,令众人叹为观止。短短一个月内,她收到了超过二十份来自不同阶层的邀请。达官贵人们纷纷登门,请求她为自己或家人诊治疑难杂症。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们,原本被病痛折磨已久,听闻夏倾寒的名声后,都怀着一线希望,期待她能妙手回春,解除他们的痛苦。
民间关于夏倾寒的传说也越来越多。有人称她是天上的神医下凡,特意来拯救世间疾苦;还有人说她得到了仙人的指点,才拥有如此超凡的医术。这些传说不仅没有削弱她的威望,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她在京城的知名度。她的名字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无论是在繁华的市集还是宁静的庭院,人人都在谈论这位医术高超的女医生。她不仅治愈了病人,还通过普及卫生常识,改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方式,成为京城中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长安的街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在这繁华的景象中,能看到许多有趣的画面。例如,有杂耍艺人在街头表演,他们技艺高超,引得众人围观。其中一位艺人,能够将七八个碗依次抛向空中,然后稳稳接住,碗与碗之间还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周围的观众无不拍手叫绝,时不时还会有人往艺人面前的小盒子里扔几枚铜钱作为赏钱。
—— 引自章节:第3章 惊艳众人目光
唐朝的美食丰富多样,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羊肉在当时是备受喜爱的食材,有一道炙羊肉,做法十分考究。厨师会先选用鲜嫩的羊肉,切成薄片,然后用各种香料腌制,这些香料包括胡椒、孜然等。腌制好之后,再用竹签串起来,放在炭火上烤制。烤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翻转,确保两面受热均匀。等到羊肉表面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并且滋滋冒油的时候,就可以撒上一些盐和芝麻,香气四溢。咬上一口,外焦里嫩,羊肉的鲜美与香料的味道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胡饼,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面食。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面粉揉成面团,擀成薄饼状,然后在饼上涂抹一层羊油或者植物油,再撒上芝麻、葱花等调料。做好的胡饼放入特制的炉子里烤制,烤好的胡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葱香和芝麻香弥漫在口中。据说,在一些热闹的集市上,胡饼店的生意总是十分兴隆,每天都能卖出成百上千个胡饼。
除了这些,唐朝的糕点也别具一格。像重阳糕,在重阳节的时候尤其受欢迎。这种糕是用糯米粉、红枣、栗子等食材制作而成。将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分成小块,把红枣和栗子切碎后包进面团里,再放入蒸笼蒸熟。重阳糕口感软糯,红枣的甜味和栗子的香味相互交织,而且还有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张烁身为长安城中的贵族,深知礼仪的重要性。夏倾寒初入长安时,便被邀请至张家学习礼仪。见面礼是礼仪之始,稽首礼尤为庄重,常用于臣子拜见君主或晚辈拜见长辈。行此礼时,需双膝跪地,双手伏于地面,额头缓缓触碰双手之间,并停留片刻以示敬意。这种仪式在宫廷和重要家族聚会中屡见不鲜,它不仅是对身份的确认,更是对长者与尊者的敬重表达。
日常交往中,作揖礼则更为常见。男子行作揖礼时,需将双手抱拳,左手置于右手之上,然后弯腰致意。女子则有所不同,双手需置于腰间,微微屈膝下蹲。作揖的幅度与姿势随场合而变,在正式社交场合,如朝堂议事或大型宴会,作揖幅度较大,弯腰更深,以示隆重;而在朋友间的随意会面中,则较为简洁,体现出亲昵与自在。夏倾寒在张烁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这些细节,礼仪动作愈发娴熟。
除了见面礼,宴会礼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宴会上,座位排序严格遵循身份地位。通常面向大门的位置最为尊贵,其他宾客依序分列两旁。张烁解释道,这一安排不仅体现了等级制度,也便于宾客之间的互动交流。夏倾寒注意到,即便是在家宴中,这一规矩也不可忽视,否则会被视为失礼之举。她仔细观察,牢记每一个细节,以便日后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 引自章节:第4章 美食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