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二默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10 09:29:36
状态: 完结
字数: 2.54万字
阅读人数: 19.64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底层弱主,触到各种权场风暴,刷新认知,文笔隐晦,真事真地暗藏,不敢揭露的各种*场,庸碌中年男人,心智不全老光棍,底层富家公门美女,最后命运如何?
【目录】
第二章 失去
第三章 应德
第四章 晓茹
第五章 洗澡
第六章 无库
第七章 县志
第八章 加入
第九章 出发
第十章 躲雨
...
第一章 庸碌2025-04-10 09:29:36
【原文摘录】
儿子到小学二年级时,牛芳芳进城了,理由是办公室工作能力强。进城后,牛芳芳的加班多,电话多,信息多,刘振东嘲讽着叫牛芳芳为“牛三多”。凭着对古代名男女小知识的储备和打虎之兄的警惕,如刘振东所想,牛芳芳跟人了,乡下农村人叫跟人婆。思想猥琐,道德纯洁,行为瘫痪的刘振东忍不了。为了自己的脸面,像是刘振东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仅在两家父母最早知晓和默认的情况下,办了离婚。而刘振东为了报复牛芳芳,唯一的条件是儿子由牛芳芳抚养,以达到牛芳芳带着儿子不好再找下家的腹黑想法去实现。
此后十余年,刘振东的工作地从农村到城里,从城里到农村,当过小班长,逐渐成了老油条里面的愤青。儿子由牛芳芳带着,自己也帮忙带,牛芳芳也时常带儿子到刘父刘母处过周末或假期。牛芳芳到是没再婚,可听说男人应该不缺,穿衣打扮比县城水准高一个档次,谁让她们单位在县城可工资福利水平是500强最好。牛芳芳没再婚使刘振东心里的报复感稍稍满足,但两人再在一起生活的可能性为零,这点刘振东有自知之明,刘振东十几年在原地踏步,牛芳芳早已不是他能觊觎的了,要不是儿子需要个父亲,说实话,走在马路上,牛芳芳看十眼,没有一眼是看向刘振东的。
时间如煎鸡蛋,一个晃神的功夫就糊了。此时,刘振东近四十,仍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好在以前和牛芳芳一起买了房,留给了他们母子。自己在父母的帮助下,也买了一个小窝。拿着县城不高不低的工资,也能生活下去。刘振东常想,一辈子就这样了吧,只要儿子能大学出来,找个安身立命的工作,也别无所求。其实这点刘振东过于操心了,牛芳芳的本事给儿子安排好了后面的路,就是在她们单位招聘入职,工资待遇不错。
西瀚万云浪千尺,东海沉沙峻百岭。刘振东认为,自己所处的西部,在人类出现前期很长一段时间,是海洋,当时海洋占整个的九成以上,大陆很少。等到地壳运动,日月潮汐演变,慢慢构成了现在地球的基本形态。过程中,微生物的进化和细胞组织的出现,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物,之后,就是国外学者分的几个纪元时期。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失去
小时候他把这个发现给父母说过,父母说离应德远些,万一他会发疯,会打你。父母还说,有精神病的人眼里就是有一道光,凶光。现在,刘振东认为父母说的不对,因为到刘振东这个年龄了,从没见过也没听说应德发过疯,打过人。他永远是那种见人傻笑,给东西就吃,叫帮忙就去。应德的帮忙永远是村里人家有红白事上最脏最累的活,什么倒洗锅水,打水,收拾院子等,虽然活多累,架不住应德会干。
往往应德到主家,先吃饭,然后干活,干上半个小时或一件活,就坐下不动弹了。大家见其孽障(北方方言,在这儿是可怜的意思),就不再使唤了。刘振东想,给应德管饭,他不挑剔,发烟,他啥烟都抽,给自己做个伴足够了。而且应德单身一人,没人找后账。到时给大家说自己在邻近几个县收点药材,做点小生意,让应德押个车,看下货,村里人会觉得应德有用处,还解决了吃饭问题,没人会说啥。主意已定,立马行动。此时正是夏天,天黑的迟,刘振东开着自己的国民神车到村里找应德。当初,刘振东的车可没让同事和老婆儿子嫌弃,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能拉人能装货,性能优,简直是为了刘振东这次寻找量身定做。路上,经过县城,刘振东在县城人民广场附近的手机城门口的二手贩子手里买了一个智能老年二手机。应德没有电话,先给他,教着会用,再给办卡。
应德家在村子中间,据说是很早以前一大户人家的堡子,堡子包括周围二三十户人家,没落和历史发展使得堡子分成了几十户人家。应德家基本在中间,房屋是明代后期风格。还有一截高墙,据说是原先堡子的围墙。小时候刘振东和村里小孩爬上去玩,感觉很高,墙上的宽度像一条小路。虽然是土墙,但很硬,很难从上面抠下来一点。
刘振东找到应德时,应德正在靠着那截墙蹲着,卷着旱烟。刘振东走上前去,问:“应德,饭吃了没?”应德用不太清晰的上颌音说道“吃了”,刘振东随手递上一根纸烟,说:“吃这个”,应德伸手接过,别在自己右耳朵上,咧嘴一笑,把卷好的旱烟往嘴里一塞,从脏巴巴的外衣兜里掏出打火机点着,吸了一口后,对着刘振东笑。刘振东说:“应德,走你屋里走,给你说个能吃饭能吃烟的事。”应德应一声“好”,起身往他住的房子里走,刘振东跟上。应德的院子里刘振东小时候玩,很熟悉,但住的屋子里却没去过,因为大家见应德穿的脏,衣服整个反着光,身上散发着恶水味(泔水),都认为他房子里脏臭,没兴趣进去。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应德
第二天,刘振东到单位打了个照面,一如往常,设备正常运行,两个同事依旧挺尸状。刘振东打了个招呼,说最近家里店里需要帮忙,单位领导过问了应付一下。其实也没人过问,只要设备正常运行就行,况且总控制室24小时远程监测,有异常会打电话给站所值班人员。刘振东上班以来,设备更新换代了几次,都没有出现过异常,刘振东时常感叹制造强国的厉害。
刘振东回转到县城,在一家通信营业厅用自己的身份证办了一张电话卡,随便选了一个号,尾号还挺吉利,5188。有点有神论的刘振东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之后刘振东找了一家较大的五金店,把昨晚写的清单给店老板,说把这上面的东西准备一下,过会来取。说完刘振东转身准备离开五金店,去超市再买些水,方便面和速食食品。
刚走到店门口,刘振东想,怎么这店家答应都不答应一声。于是返回去,向堆着各种五金的柜台后的头顶问:“老板,这些东西你们有没有,得吱个声吧”?这时柜台后抬起一个头,是个女的,看上去不到二十五六岁,面容不能说很好看,也达到好看级别了,而且有点邻家小妹的感觉。这让刘振东心中一跳,一秒内心思翻了180个个,随后心一顿,把杂念抛弃,一是伤了,不想了,二是不可能,太年轻,在自己待的县城这样姿色算上等了,不是自己能拥有的。
有部电影中主角的母亲说过一句话,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不能相信。刘振东很认同这句话。就在刘振东稍一失神完,柜台后女的说话了:“大哥,东西基本上我们都有,但我找不见,等我妈来了给你配,你看能等住不。”刘振东问:“你妈什么时候来?”柜台后女的说:“她说早上打扫一下家里,等中午做完饭就过来。她还要给我带饭,这样你等住不?”
刘振东一看时间,才十点多,买完吃的也就一个小时,回来还得等半个多小时。想换家店,怕东西不齐,还得折腾,刘振东是个怕麻烦的人,想了想就说:“能成,我等,到时结账时便宜些就行。”柜台后女的笑着说:“好的,到时你给我妈说。”刘振东给柜台后女的说先去买点其它东西,等会过来取。
由于时间不急,刘振东在超市慢慢挑选着能用到的吃的。要探寻所谓遗迹,需要准备的东西都是从网上,那些小说和影视上了解的,不知道是真是假,第一次准备尽可能充分,行动时再谨慎些,慢慢积攒些经验了再深入有危险的地方。把常用的水,易保存的食品选购了些,刘振东觉得差不多了,装车后去了那家五金店。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晓茹
离开五金店,刘振东随便在一家面馆吃了点面,开车去了村里。中午炎热,大家都在家中纳凉,等下午三四点热度减一些后才下地干活。刘振东趁着村里人少,去庙里找自己以前看的那本书。在庙的正殿前,刘振东拜了拜,嘴里念叨:神君在上,我想借你的那本书用用,不会损坏的,你看,我准备了保鲜膜,一张一张把他包好。说着,刘振东掏出兜里准备的一团保鲜膜。感觉诚意到了,刘振东起身去库房找那本书。
看来没人进过库房,书还在上次刘振东看完后放的地方。刘振东用保鲜膜把书小心的在外面包裹上,装到在单位常用的公文包。返回家里后,刘振东把书仔细一页一页用保鲜膜隔开包好,把脏的地方用细毛刷轻轻刷了刷,破的地方用静电贴贴好,掉落的用保鲜膜封好,粘在后面。弄好后,在家里找出了早都不穿的几套衣服,皮鞋和运动鞋五六双。这些准备给应德,他穿的实在太脏和破,和拾荒的一样,出去影响自己的形象。刘振东还打算把应德家稍微收拾一下,当做大本营。
研究路线,物资存放等在应德家比较隐蔽。家里虽说有自己的房子,可他父母把一多半当库房,也时不时回来住,不方便。而应德家几乎没人去,就连村里的小娃因为全部到城里上学,院子里都几个月不见人影,简直是深藏功名,神出鬼没之宝地。
刘振东找了些曾经在单位用的床单褥子毛毯等,拿了几样电器,装车直奔应德家。应德家没有大门,代表大门口的土墙豁刚好能进去车。把车停院子里喊应德,没人应声,刘振东在院子里边打量边找应德,发现应德住的房子后面是一片空地,不大不小,大约半个篮球场,房子后面土质围墙一人高,好像是个小菜园子。现在上面稀疏的长着野草。
刘振东决定问应德同意了把靠房子的半米土墙推了,车就能停后面,以防村里人看到他的车,好奇过来问这问那。转到房前,看到应德不知是从哪儿出来的,正绕着车看。刘振东说:“应德,把东西搬到房子里,你再把卫生打扫一下,太脏了,以后有时间我要在你这儿做咱们的药材生意,太脏了人家笑话哩。”说着刘振东打开车门,给应德说那些东西他的,那些是自己要用的。看应德懵懵的样子,刘振东心里又一冰。转眼一想,就当领应德玩了,他也是个可怜人,出去后把他照顾好,求个自己心安吧。
“应德,把你房子里没用的,脏的全部扔出来,到处把土擦一擦,地上也收拾的净些,完了我给咱们分东西。”刘振东安排道。应德也听话,昂昂了两声进了房子收拾起来。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