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段文章描绘了一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面对家乡亲戚误解和压力的故事。亲戚们对主人公的消费水平和婚姻状况产生诸多猜测和质疑,甚至涉及到一些不实的揣测,这反映出社会对单身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对于成功的评判标准过于物质化。
剧情解析
情节围绕清明节回乡祭祖展开,主题是关于身份认同、家庭期待和社会观念的压力。亲戚们的言论让主人公感到深深的不被理解,最终导致她身心疲惫,甚至健康受损。
精彩节选
我才35岁,我家的亲戚就已经开始计划继承我的遗产了……
清明节,我从北京赶回老家祭拜我去世的父母。
出发时,我还按照户数带了好些礼物和北京特产回了老家给家里的亲戚长辈们。
祭拜过后,大家去叔叔家准备吃饭。
我叔叔让我去喊大家吃饭。
经过客厅的时候,几个亲戚正聚在一起聊天。
聊的不是别的,大家正在聊我。
说我在外面工作这么些年,听说混的也还挺好,但是每次回来却都是带什么烤鸭和稻香村糕点。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发叫花子来着。
我小婶婶又说,“好不好不知道,但是你看欣欣都穿的名牌,提的那包也可贵了。”
“现在的名牌包假的多了去了。”
我大姑磕着瓜子吐出一口皮来,又说,“年纪也不小了,也没见她正经带过对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被包养了……”
我小姨又开始附和,“就说,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买的起这些名牌,还有上次她朋友圈发的提车的照片。”
“对,还听说打算在北京买房了,北京是哪里?一般人买的起?”
“买房?到时候别再问我们借钱就行,这个年纪还不结婚,真不知道脑子想什么。”
“还有她网上拍的那些视频,一看就不是正经人做的……”
话题一打开,她们讲的更加绘声绘色。
就跟真的亲眼见过我被哪个男人包养似的。
我听的很生气,正想开口时,我刚进门的大伯就走了过来。
他开口问我,“你怎么站在这里……”
听到声音的我家亲戚们纷纷转头看向我,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
最后他们都打着哈哈尴尬的起身去吃饭了。
除了清明节,我一年到头基本都不会回老家,所以也就没闹的太难看。
但是心里还是怎么都不得劲儿。
我化妆是因为我的工作性质习惯了,而我提的包也是我特意挑了个最便宜的包回来。
就这样,他们也认定了我做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吃饭时,男人们坐一桌,女人们坐一桌,小孩子端着碗围着电视看的正欢。
桌上,她们开始打听我收入,话题来来回回,又问到我找对象结婚的事情。
听到我最近没结婚打算的时候,看我的眼神和说出来的话就跟我犯了什么大罪似的。
“年纪也不小了,再大点,孩子都要不上。”
“就是,女人总归还是要嫁人的。”
“你不结婚,你爸妈在地底下都不安生。”
“买什么房子,压力多大,找个有房子的男的结婚,不好吗?”
话里话外,说的女人除了结婚生育价值,再没有别的价值一样。
我端着饭碗低头吃饭,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
但是她们还在变本加厉,“也就是你爸妈命苦,走的早,要不然,现在看你这样,不知道该多难过……”
“之前就劝你爸妈再生一个,这样你就算不结婚,还能有个人留个后。”
直到我大伯见提到我死去的爸妈,才开了口,“这好端端的,你们又提这事干什么……”
我大姑开口,“我这不是怕她爸妈没在,走错了路吗?”
“你看那老周家的孩子,当时年轻的时候不也是不想结婚,后来大家才知道啊,那个时候怎么会想结婚哦。”
她说的老周家的那个女孩我倒是知道,大概就是年轻的时候误入歧途被包养的。
说着这话的我大姑还斜睨了我一眼。
我放下碗来,还是没忍住开口问她,“大姑,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我大姑被我在大家面前扫了面子,脸色难看至极,
“我什么什么意思,你别不知好人心,我就是怕你没结婚,没个孩子,以后老了病了,身边都没个人。”
如果没听到她在大厅里闲聊的话,我倒是会信。
但是现在,我看着她那假惺惺的样子,我气更不大顺了。
我大姑的话一出,其余长辈们也纷纷拿出长辈的身份来理所当然的教育我,
“欣欣,你大姑这也就是随口聊天,你这孩子。”
“大家都是为你好,想你早点结婚喝你的喜酒啊。”
“这结婚了,以后身边有个人照应,要不然你这一个人,孤零零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伐我。
最后,我扔下碗没吃饭起身出了客厅。
身后还传来他们喋喋不休说我不听话、我爸妈没在,没人能说的了我的说辞……
老家待不下去了,我准备收拾东西提前回北京。
老同学陈静怡给我发来消息,说从乡下祭祖赶回来了。
趁我回北京之前,还能聚一下。
我确实和她好久没见面了,大学一毕业,我就到北京打拼,而她则听了家里人的话,考了本地的公务员。
我们约了一处烤肉店。
她和我聊着婚姻和工作上的琐碎,一边抱怨不该这么早结婚生子,羡慕我还单身。
但是提到孩子时,又觉得女人还是该结个婚。
我笑说,“好和不好,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
她笑了笑,又和我这个未婚人士说起结婚的好和不好。
这个话题,我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么接。
对她说到亘古难题的婆媳关系更不知道该怎么宽慰她。
直到她又换了个话题,问起我现在的近况,我才回答了她。
前两年我转型做了自媒体,目前正在经营一个账号。
听到我说在做自媒体账号,她有些意外,也是,这些年,我们只断断续续的联系。
她连忙问我账号名叫什么,她来关注。
等一看到我的账号粉丝量已经有近两百来万时,她有些咋舌。
接着是震惊,最后是由衷的为我高兴。
但是我没和她说,其实粉丝越多也就意味着压力越大。
从开始赚一千块都无比激动到现在一笔广告我能赚几十万都已经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
相反的却是,我心里压力越来越大。
如果广告植入没有达到品牌方的要求的话,不仅影响到品牌方的收益,更影响我后续接其他品牌的收入。
为了能拍出更多粉丝喜欢,品牌方也受益的内容,我经常晚上失眠,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尤其是最近,我没有新的题材和话题可拍,压力大的我连烟瘾都变大了很多。
陈静怡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她开口问我,“你帮我拍个视频吧?”
我有些诧异,“你们工作还要拍视频?”
原来,她让我帮忙拍的视频是一个带货视频,扶农助农的性质。
她最近下派到我们老家乡镇基层工作。
很多农民种的桃子都滞销,水果这种东西保鲜期又短,钱基本都被中间商给赚了,桃子最后卖不出去就是烂在地里。
经济上不去,农民也焦心,他们领导也很愁。
这两年,网络博主带货很火,他们也联系了很多博主。
可是很多稍微有点粉丝量的博主不是要价太高就是人家压根不接这类的。
所以在看到我的号有这么多粉丝后,她拜托我考虑一下帮他们带货。
至于价钱的话,她可以去和领导再争取一下看能不能多给一点。
家里的桃子我一直都知道,味道新鲜可口,堪比市面水果店里进口的价格昂贵的水蜜桃。
眼见这马上桃子就成熟了,陈静怡不想要今年这些桃子再白白烂在地里。
看着她恳求祈盼我的眼神,最后,我答应回去考虑一下。
回家后,我靠在阳台上静静的抽着烟看着家乡的万家灯火。
直到烟盒抽空了,我也没能给陈静仪一个答复。
我从来没做过这类公益性质的带货,这和我平时的视频内容不太符合。
再说,我也有我自己的团队要养,如果这个没成功,很可能造成我粉丝量骤减……
深夜,在北京的助理给我发来消息,她问我什么时候返程,说是上次我拍的视频品牌方要求重新拍过。
而我那条视频底下的评论也多了很多负面的评论。
我看着那些留言,就知道,这条视频,我拍的不成功。
回到北京后,我和品牌方重新洽谈工作。
最后的结论是,我需要重新拍摄相关广告植入视频。
创作遇到了瓶颈期,我的烟抽的也越来越大。
连着好多晚我就算吃安眠药都睡不着。
最后我晕倒了,被送去了医院急诊。
据医生说,我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回来的。
如果再晚一步,我就要去阎王爷那边报道了。
人物分析
主人公欣欣是个独立且有事业心的女性,她在北京工作并试图通过自媒体创业,但面对亲戚们的误解和压力,她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矛盾。陈静怡则是她的老同学,虽然生活状态不同,但同样面临生活的挑战。
章节评论
"现在的名牌包假的多了去了" 这句话揭示了亲戚们对主人公职业能力的怀疑,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名牌消费的误解和偏见。
"老家待不下去了,我准备收拾东西提前回北京",主人公在压力之下决定离开,显示出她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我价值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