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新婚之夜的内心挣扎和失望。她原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但现实却与她的期望背道而驰。文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场景刻画,展现了她从最初的期待到最终的绝望,以及对婚姻和爱情的重新思考。文章中不仅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探讨,还隐含了对封建礼教和社会制度的批判。
剧情解析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在新婚之夜的遭遇展开。她原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丈夫的到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逐渐破灭。她最终选择了主动下车,并且在得知丈夫因为公务无法前来后,仍然选择上了状元府的轿子。这一系列行为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她不愿意再继续等待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人;另一方面,她又希望通过行动来挽回这段婚姻。整个剧情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精彩节选
而现在,老娘不装了。“来人,停车。””
不顾 谢瑜 的制止,我执意下了马车。
我想最后赌一把,赌谢瑜会追上来,赌他对我还残存几分情意。
可是直到我把手中的 和离书 捏皱,他也没有追上来。回府之后,我连夜发起了高烧。
烧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吐了一口血。
看着满地殷红,我想到了大婚那日,眼前也盖着一样红的喜帕。
闺蜜大手一挥,给了我十里红妆的牌面,而我端坐闺中,难得压下了浮躁,规规矩矩的戴着盖头。
因为喜娘说,盖头要等夫君来掀,才能长长久久。
听到夫君二字,我想起了前日在谢瑜状元游街时的惊鸿一瞥,内心悸动。
为了美人,多等等也是可以的。
可是直到落日西沉,那道如玉的身影,始终没有到来。“小姐,要不要奴婢进宫问问皇后娘娘?”
我自然是知道我闺蜜的性子,她要是知道状元郎可能逃婚了,谢瑜难逃一死。
我知道谢瑜早上进了宫,便招来下人让他入宫探探消息,别惊动皇后。
入夜,谢瑜的小厮终于姗姗来迟。可他身后,空无一人。
安宁 谢瑜不负家国不负卿无弹窗阅读">
“启禀大人,状元郎说现下南方干旱,他走不开身,让我先接您过府。"
没事,男人知道搞事业是好事,没什么好说的。
我安慰自己,随即掀起了裙摆,毫不扭捏的上了状元府的轿子。
而状元府一片萧条,一点大婚的样子都没有,连客人都寥寥无几。
一直跟着我的丫鬟玉盘见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眼看她就要破口大骂,我急忙拉住了她。
““大人,我家大人还说,拜堂只是一个起誓形式,若你在意,可将此枚 玉佩 当作盟誓,作用一样。”"
我接过手中这枚白玉佩,沉思良久。
玉佩甚至不是一个活物,在拜堂一事上与一个死物起誓,于女子而言,乃是亘古未有之 大辱 。
人物分析
主人公:这位女子表面上看似柔弱,但实际上有着坚定的内心。她敢于挑战封建礼教,不顾他人劝阻,执意下车,并且在面对丈夫的缺席时,依然保持着理智和冷静。她的性格中既有传统女性的温柔与内敛,又有现代女性的独立与果敢。她在婚礼当天的等待和最后的决定,展示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谢瑜:虽然谢瑜在这段文字中并未直接出现,但通过其他人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他为了国家大事,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婚礼。然而,他的缺席也暴露了他对婚姻的忽视,以及可能存在的冷漠或逃避心理。这使得他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变得复杂而多面。
章节评论
评论一:这一章节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把手中的和离书捏皱”、“掀起了裙摆,毫不扭捏地上了状元府的轿子”,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奈与决绝。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评论二:文中的对话和场景转换非常流畅,尤其是通过丫鬟玉盘的反应来衬托出主人公的克制与冷静。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谢瑜的缺席和状元府的萧条,进一步加剧了故事的悲剧色彩。